苏子衿回到家中时,杜明瑞已经洗漱好了,虽然看起来依旧憔悴,倒是恢复原本清朗的样貌。如今正在客堂焦急的来回踱步。
看到苏子衿,他立马迎上,“苏兄怎么样了?可见到陛下了?”
“见是见到了,你的事情,我也同陛下说了。”
“陛下如何说?可是要发兵平叛?”杜明瑞着急的问道。
苏子衿摇摇头,“陛下,只是说知道了。”
“怎会如此?”杜明瑞闻言,失魂落魄的踉跄两步,“莫非陛下要放弃岭南?”
若真如此,他岳丈就算现在不是叛匪,也早晚会是。他也将会永远失去金科题名的机会!
“苏兄!你乃陛下近臣,可知陛下”
苏子衿没等他说完,便打断了,“杜兄,圣心如何,岂是我等可以妄自揣测的?我明白杜兄心中焦急,但杜兄也要清醒些。此事不仅仅是你一家之事,更关乎大乾国运。陛下如何决断,你我安心等待便是,我相信陛下,希望杜兄也莫要自寻烦恼!”
皇帝心有城府,常常举一而谋十,虽然她也不明白陛下的谋划,但以她对皇帝的了解,皇帝绝不可能允许云南自立。
说不定此事也是皇帝的算计!
朝堂暗潮涌动,前面两代皇帝无所作为,国力衰弱,根基不稳,前朝余党未除,世家势大,外又有强敌觊觎,各个势力犹如猛虎盘旋在侧,既互相牵制又盘根错节。
苏子衿隐隐有种感觉,皇帝或许是在做件大事!
不过,这都是她自己猜测的,她自然不能说出口。
此事,他们所能做的,只有等。
苏子衿自认已经将话说得很明白了,若是杜明瑞还不懂,这科举不考也罢!
杜明瑞也是太过焦急,乱了方寸,经过苏子衿这么一提点,当即便明白了过来,他深深地一鞠躬,“多谢苏兄!那这段时日,在下便多有叨扰了。”
云南形势严峻,杜明瑞自然不可能这时候回去,留在苏府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杜兄安心住下便是。”
苏子衿交代了下人好生招待杜明瑞,便回房研究望远镜去了。
有了玻璃,制作望远镜就容易了,原本她是不这么急的,但是江南一行,或许能用到,便想着加紧赶制出来。
钦点钦差的圣旨还没下来,今日只是在皇帝的小会上做出了决定。明日还需过了金銮殿的明面。
第二日上朝时,苏子衿作为钦差,前往江南主持此次赈灾的事,还是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主要是御史台,反对原因和东广齐如出一辙。
苏子衿微微斜眼。
这御史台是真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