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归说,乾隆却也翻了个白眼,还是拿出圣旨,叫来了军机大臣,把这件事落实下去。
做完之后,这才立马来到了白玄旁边,伸出耳朵想要听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案很简单,在大秦国内,不管我们花出去多少钱,这个钱,最终都会以其他方式回归朝廷。”
“例如我大秦的工商税,一直都是五成,而对于收入极高的商人,工商税甚至达到了六成,发放一个亿的白银下去,这些人的钱会拿去买卖各种东西,花出去之后,至少有五成,会因为税收而回归朝廷。”
“其次,这些商人赚到钱之后,他们又会进一步的花销,大部分是拿出去购置房屋土地,这些我大秦目前都规定了,需要付出一定的税收,而出售房屋土地,我大秦,也要照样收取百分之五十的税收。”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不需要白玄继续往下说下去了。
乾隆已经一下子就明白了。
经济学,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不怕花钱,就怕没钱花。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管花出去多少钱,只要是花在国内,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税收等等,收归回来。
“你们的税收如此之重,那么这些商人难道不会趁机抬高物价,来平衡收入?”
乾隆皱眉道。
因为大清的税率那距离百分之五十,差远了呢。
落地税这些,甚至都只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这些。
像是农业税就更别说了,日子好过的时候三十取一,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十五或者是十取一。
“当然会,所以我们推出了市场监管,在每个区域,都严格规定了货物的价格的最高,特别是农作物的价格,布料的价格,是严禁被抬高的。”
“当然,相较于大清,我们大部分的用品的价格,的确是要贵一些,类似于大清一般一头猪,也就卖个五两银子六两,我大秦一头猪起步都是十两银子以上。”
白玄开口说道。
这也让他摸了摸下巴,那是否可以代表着,自己可以从其他的国家,花大价钱购买这些肉食呢?
而乾隆,也看到了这个商机。
两人对视一眼。
随后相视一笑。
“取我笔来!”
很快,清和秦之间,就达成了贸易协议,拟定了大秦要从大清进口的各种东西,以及基本价格。
“大秦的物价如此之高,只怕会引起商人的极速发展,这对于社会稳定而言,怕不是一件好事。”
乾隆开口,也算是因为贸易协议的缘故,提醒了白玄一嘴。
对此,白玄笑而不语。
这乾隆,还是没有明白这最深层次的利害啊!
商人是你想挡,就能挡住的么?
资本化那是必然的结果。
而且,大秦不怕商人逐利,因为物价的全面提高,其实也伴随着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因为收支要达到相对平衡,社会才有相对稳定,市场才会被进一步开发。
就像现在,大秦除了米面这些东西之外,基本物价都是其他国家的两倍。
但是那又怎么样?
大秦的工资是其他国家的三倍!
农民百姓种田的粮食收入,是其他国家的十倍!
就算大秦的粮价被压的很低,老百姓单纯种植粮食收入,一年也是其他国家的五倍开外!
一万大军,很快就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紫禁城外,因为有汽车运输的缘故,效率自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