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手段?
朱元璋眉头一皱,不仅仅是他,连刘伯温和徐达也把眼光投射过来。
“海禁如若不解除,浙江一带的商人永远有钱资助这些海寇。”
刘伯温开口,摇了摇头,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再三打压浙江集团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能够解决问题么?
答案是并不能。
因为断了这批海商的活路,他们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再加上这里面得到利益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当初溃逃的张士诚的部队。
“想要不解除海禁而解决这些日寇,除非屠光整个江浙沪。”
徐达也是摇了摇头,江浙沪一年的赋税高达千万两,而治理当地的倭寇最多也就一两百万两,帝王要做的许多事情是权衡利弊,而不是一股脑去推翻。
三人均是表示,这是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且,海禁就是这么一条规定,难道你要让商人去从事海上贸易?
而白玄嘴角的笑容,却是没有停过。
“我明白陛下想要禁止海上贸易,防止商户私贩一些违法的东西,例如甲胄,例如盐巴,可是陛下难道不能把这些东西,交给官差做?”
白玄反问道。
“交给官差做?”
朱元璋微微一愣,这件事他还真没有想过,虽然大明和其他国家,向来也有一些贸易往来,其中也由官差把手,但是没有形成太大的组织。
“大明并非没有官差进行海上贸易,我们的海禁,只是禁止私人进行海上贸易。”
对此,徐达首先提出了否认。
他摇了摇头,心中也有嘀咕。
这位大秦的第一毒士,貌似这水平,也不过如此啊。
而朱元璋对此,亦是有些失望,他原本认为白玄之才,胜于之前的宰相李善长十倍有余,毕竟他干出的每一件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现在看来,貌似这里面水分不小啊。
唯有刘伯温,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又没有被点透。
“陛下,我说的并不是这般交易,而是官差和私人,一体进行交易,每一船上可以安排个官差,可以由官家进行备船,互通海上贸易,这样的话,贸易的物品能够得到保障,那些商户也不需要再担心动辄被海盗打劫,其三,也能收取部分的税收。”
白玄开口。
“当然,对外仍然是禁海,商户想要出行,就必须进入官府,与官府合作。”
白玄再度补充了一句。
这么一句话,让朱元璋微微一怔。
官差与私人一体?
他娘的,这家伙怎么能想出这等妙计来?
为什么那些商人要资助海盗,烧杀抢掠?
因为断了他们财路呗,那就只能通过抢钱来获取收入了。
可是如果自己这么一来,那商户都会纷纷来到官府的门下,他们甚至会自行出钱,来力保每一次的出行不被骚扰。
这一招,离间了商户和海盗,还照样维持了海禁,最重要的是,还赚取了其中的收入!
三环相扣,可谓是天衣无缝!
“妙,实在是妙!”
刘伯温心中的疑惑被点破,当即大喊起来。
“按照白大人这样的算计,日后谁敢劫船,那就是和所有的商户作对,他们还会反过来资助官府,去进行剿匪,这样的话,动辄百万的剿匪军饷,还能由商户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