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再给他任何挣扎的机会。
我让我的副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走上前来,开始宣读我亲手为他整理的十大罪状。
每一条都附有如山的铁证。
“罪状一,太子六岁时,于太液池,将年仅八岁的长公主,推入冰湖,伪造成意外,意图致其于死地!”
“罪状二,长公主十二岁时,太子于其战马的马料中,投放‘软筋散’,致长公主在皇家军演中坠马重伤,险些瘫痪!”
“罪状三,长公主十五岁时,太子买通其身边侍女,窃取其亲手撰写的《北境兵法心得》,盗为己有,欺君罔上!”
“罪状四,为打压异己,伪造证据,构陷前贵妃胞弟,忠勇侯沈家意图谋反,致其满门三百余口,蒙冤被斩!”
“罪状五,为贪墨军饷。
“罪状九,为夺我兵权,伪造前朝玉玺,构陷当朝驸马温如玉,意图谋反!”
当副将念到第九条时,整个大殿早已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大臣,都用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早已瘫软在地的太子。
副将顿了顿,念出了那最后一条,也是最致命的第十条罪状。
“罪状十!在你写给北境可汗的亲笔信中,你,大业王朝的储君,亲口承诺——”
“——待你登基之后,愿将我朝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
十条无可辩驳的罪状,念完了。
太子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已经再无一丝生路。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大臣都用一种看疯子和卖国贼的眼神,看着早已瘫软在地的太子。
就在这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从百官中走了出来。
是三朝元老,内阁首辅,张大人。
他一生刚正不阿,连父皇都要敬他三分。
他没有看我,也没有看龙椅上的皇帝,而是死死地盯着太子李承昭,老泪纵横。
“燕云十六州殿下那是老臣的故乡啊!”
“三十年前,老臣的父亲、兄长,皆战死于燕云关下!那十六座城池,是我朝百万将士,用尸骨一寸一寸从北境蛮夷手中夺回来的!你你竟要将它,拱手相让?!”
他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悲愤而嘶哑,充满了泣血的控诉。
他的质问,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朝堂的愤怒。
兵部尚书,一个以耿直著称的武将,也站了出来,对着满朝文武,声如洪钟:
“诸位同僚!我朝以武立国,寸土不让!此等勾结外敌,卖国求荣之辈,猪狗不如!岂能为我大业储君!若让他登基,我朝百年基业,必将毁于一旦!”
“臣,附议!”
“臣等,附议!请长公主殿下,清君侧,诛国贼!”
以两位重臣为首,朝堂上近七成的官员,无论党羽,无论派系,竟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他们不是向我,也不是向皇权,而是向着这个王朝的未来,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民心,军心,乃至朝心,在这一刻,都已不在太子,更不在那个默许一切的皇帝身上。
而在我,李昭夜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