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明:陛下,该喝药了! > 第52章 烽火

嘉靖二十一年十一月的这场大朝会。
整个大明京官还有外地来京办事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参加了朝会的,甭管是不是趴在奉天殿里面,都被皇帝那快要喷出来的冲天怒火给吓住了!
而商云良呢,则是把这场戏看到了最后。
看到一个个平常吆五喝六,端着架子当大爷的家伙趴在地上瑟瑟发抖,连鹌鹑都不如,商云良就觉得浑身舒爽。
现在他倒是无人敢惹,但以前还是八品太医的时候,偶尔被派出去参与诊病,这帮人一个个说话难听到活像死了亲爹。
整个大朝会几乎变成了嘉靖一个人输出的独角戏。
到了后来,给皇帝陛下越说越气,都从椅子上给站起来,梗着脖子红着脸开喷。
他对于筛子一样的大明宫禁表达了相当的不满,并讽刺大家说他这个皇帝可能是古往今来遭遇危机最多而不死的。
商云良想了想,颇为赞同道长的这句话。
万寿歪脖忠孝帝君这辈子也算是多灾多难了,刚上班没几年就遇到杨廷和的儿子组织几百号人堵在宫门前号丧哭宫,不知道的以为彼时还是小皇帝的他又驾崩了似的。
再后来,行宫失火差点没给朱厚熜活活烧死,要不是奶兄弟陆炳开了无双,自己冲进火场把他给背了出来,现在坐皇位上的都不知道是谁了。
还有现在,跟妃子睡个觉能被侍女物理性阻断呼吸差点升天。
商云良高低得给皇帝陛下上一个传奇耐杀王的称号。
大朝会在嘉靖陛下喷人喷到体力不支,商云良跟许绅冲上去,大呼小叫把皇帝陛下带走而结束。
当然,一般情况下,这种礼仪性的大朝会肯定不会这么草率。
但谁要是还拿今天的朝会当那种礼节性的,那纯粹就是脑子进了水。
官员们在锦衣卫和东厂阴冷的注视下,蹑手蹑脚地出了宫。
不过无论如何,嘉靖开这次大朝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像他第一句话说的那样,他还活着,你们满意不满意,也根本无所谓。
……
商云良和许绅簇拥着皇帝离开。
然而商云良很快发现,这位皇帝陛下其实根本就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难受。
都是装的!
老演员了!
知道自己这场朝会肯定不能正常结束,干脆表演一个朕都要被你们这些臣子气晕了来收场。
“朕无碍,你们且去,回头朕再找你们诊治。”
嘉靖对于两个太医的观感还是非常不错的,这可比他刚当皇帝时,太医院那一群虫豸要强多了。
商云良和许绅对视一眼,俩人刚想撤退,就见吕芳脸色严肃的走了进来。
嘉靖自然也注意到了自己的贴身太监脸色难看,他刚刚喷人喷爽了,胸中恶气消减,这会儿心情不错,于是便开口问道:
“有什么事儿就说,别一天天的愁眉苦脸的,朕遭遇刺杀都没你现在这个样子。”
商云良不着痕迹地瞅他一眼。
是,你当然不愁眉苦脸,你直接晕菜,那副惨样需要我现在给你描述一下?
嘉靖当然不知道他心里在想啥,他等待着自己贴身太监的回复。
吕芳没说话,走上前,将一封奏疏直接送到了嘉靖的手里。
一看这架势,商云良就打算拉着许绅撤退了。
然而,俩人倒退着没走几步,就看到盘坐在榻上的皇帝勃然变色,直接把奏疏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废物!张凤,郤永,都是废物!”
“宣府,延绥两万人驰援!居然连俺答汗的尾巴都咬不住!”
“朕要他们有什么用?!”
咣当一声,皇帝把榻上的小茶几给踹翻了。
眼见皇帝发火,商云良和许绅溜得飞快,不过皇帝的话商云良却是听了个明白。
边关这是出事了!
皇帝提到的宣府,延绥那都是大明九边的重镇,俺答汗更是闹出来庚戌之变的北方巨寇。
这几个名字出现,事情就小不了。
商云良依稀记得好像嘉靖二十一年,好像就有蒙古人大举入侵的事儿。
现在这是碰上了。
不过……他记得这应该是在壬寅宫变前发生的事儿吧?
怎么现在这都是十一月了才拿到后续的战报?
搞不懂。
商云良决定不难为自己,他现在就是个典药丞,屁股蹲在哪个位置上就操心哪个位置上的事。
军国大事还不是现在的他能插手的。
师徒俩出了乾清宫,商云良邀请许绅去自己的典药局转一圈。
许绅吹了吹胡子,没好气地说:
“你那地方我有什么好转的?在你还窝在太医院闲着没事下棋的时候,我过一段时间就得去一趟典药局,监督那帮家伙给太子殿下请脉。”
“我比你对典药局要熟悉多了,地上铺的砖哪几块是活的,下雨天容易踩一脚水我都一清二楚!”
嘴上吐槽着徒弟,但许绅还是跟着商云良朝着东宫走。
老家伙琢磨着自己得给徒弟站站台。
他也是听说了太子殿下的惊人操作,现在的典药局肥的很,走两步都喘气的那种。
太监那边他不用操心,他相信吕芳不会在太子的问题上胡来。
但跟着去的那些个医官,有不少就是从他手底下调走的。
为了徒弟不被这些人坑死,作为老大哥他得给这些人好好教育一番才是。
“话说师傅,刚才在乾清宫,九边的情况很糟糕么?”
商云良不能保证自己记忆里的事跟眼下发生的一定能对上,于是便开口问。
许绅官大,自然是知道一些,他叹口气,答道:
“今年九月,俺答汗亲率土默特主力三万骑,纠集兀良哈、喀喇沁等部,五万人入寇大同。”
“大同总兵李蓁在太原,当时只有游击将军张世忠在。”
“威远堡被攻破,大同重镇差一点被攻破,陛下得报后,立刻派宣府和延绥的兵去救。”
“结果就赶上了二十一日的那件事。”
“现在看来,两镇的兵马应该是扑空了,没抓到俺答汗的主力。”
商云良点了点头。
事情大体上没出入太多,这一次入寇,大明边防虚弱的本质暴露无遗。
后面的一系列入寇怕是都跟这次差一点拿下大同有关。
多事之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