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陈闲回到家,残破不堪的院子明显被打扫过。
屋内亮着烛光。
陈闲在门口稍作整理,并从身旁捡来块石头,抹去步履上的黄泥。
然后故意跺了跺脚。
以此提醒有人来了,免得待会儿吓到她。
可不料还没敲门,屋里的光就灭了……
没想到这小婢妻还挺机敏,看样子带在身边,未必就会是个累赘。
陈闲止步于门前,动容一笑:“我是你的苦籍夫君,陈闲。”
话音落下。
只见虚掩的房门,缓缓嵌开一道缝隙,随后半张涂满锅灰的小脸便呈现在了他的眼中。
陈闲踱门而入。
小婢妻明显有些害怕:“奴家刚煮了米粥,夫君一定饿了吧!”
说话间,慌忙揭开锅盖,里面滚烫的沸水中几片野菜飘在米粥上面,来回翻滚。
陈闲不由锁眉:“你去山上挖野菜了?”
小婢妻手抓衣角,糯糯应声:“是……”
陈闲欣慰点头,然后将手探向裤裆。
这一举动惊得小婢妻急忙别过脸去:“啊,奴家不想吃那个!”
陈闲:“……”
她在胡思乱想什么?
很快,他摸出装着九十两碎银的布袋,并从里面拿出十两来:“接着。”
小婢妻两手捂在脸上,颤抖着透过指间缝隙瞄来。
看到是银子。
这才松了口气,将十两银子接过,欠身一礼:“谢谢夫君,奴家一定勤俭持家,好好伺候夫君,不惹夫君生气。”
“你我即是夫妻,就不必这么客气。”陈闲说罢,进屋去了。
屋内一贫如洗,除了张木榻坐上去嘎吱嘎吱响,就连木柜,桌椅板凳等这些最基本的家具都没有。
如果只是挨饿年代,他完全可以靠自身本事,带小婢妻过上好日子,可现在北狄大军随时都会攻破燕州城,当务之急,囤积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乱世,有粮,才有兵马。
不多时,小婢妻捧着个碗就走了进来。
“夫君,粥煮好了。”
一碗热粥。
闻着就香。
里面还有几片野菜。
陈闲也看出来了,刚刚下锅的大多数米基本都在这碗里面。
也就是说,她打算喝点剩汤,把更多的米粥都留给了他。
这么好的媳妇,上哪儿去找?
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陈闲无奈一笑,接过碗,起身来到灶台前将米粥平分在两个碗中,然后叫她出来。
“这!使不得……”
小婢妻大急:“夫君为大,奴家喝点汤就行!”
陈闲:“让你吃你就吃,在这个家里,你我不分尊卑。”
小婢妻悻悻接过碗来,望着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的米粥,眼睛很快又红了。
她不再多言。
捧起碗就大口吃了起来。
……
不知不觉,夜已深。
榻上,二人背对着背,都难以入眠。
陈闲前世没有过恋爱经验,第一次和这么可爱的小婢妻同榻而眠,说实话,这干柴烈火的,搞得他心里头就跟钻进去一只大黑耗子似的,痒到抓肝。
小婢妻同样睡不着。
她本以为自己嫁出去会遭到各种毒打,欺辱,搞不好被打了桩子后,还会被卖进清馆去。
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身边这位苦籍夫君,竟完全超乎她的预料。
“你……睡了吗?”
陈闲突然开口。
小婢妻紧张到缩成一小团:“没。”
陈闲:“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婢妻糯声回应:“梅诗韵。”
嗯?!
陈闲翻过身来,有些诧异。
普通乡下家的女子,能起出这么雅致的名字?
可她瘦成这个样子,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也不太像是家道中落的千金大小姐。
不过。
撑起身子,从这个角度不小心看进去,陈闲眼睛都看直了。
都说大有大的饱满。
可他今天才知道,小也有小的妙啊。
漫漫长夜,烈火干柴,陈闲只觉得口干舌燥,难受得紧:“梅姑娘,我,我……”
梅诗韵纵然没有经验。
也明白夫妻之间同塌而眠,通常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
首夜!
她稍作挣扎,鼓足勇气平躺过来,将两手交叉叠放在胸前,害羞闭上了眼睛。
“嗯。”
回应,细弱蚊蝇。
得到了小婢妻的允许,陈闲不再犹豫,一手将她双腕牢牢按其头顶,另一只手抓住那布衣前襟,本能往下一扯!
眼睛瞬间雪亮!
仿佛黑暗中一束光刺来,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随着一件件衣物脱落在地上……
檐上麻雀,院中老鼠,听着嘎吱嘎吱愈发激烈的声响,时不时探头张望。
半个时辰后。
二人沉沉睡去。
……
翌日清晨,天还没亮陈闲就拿着柴刀来到了河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霍霍磨刀。
一想到昨天夜里的事儿,就越磨越起劲儿。
好像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
直至天明,好兄弟徐虎才从远处小路上跑了过来。
“老大,王寡妇答应了。”
“她说你只要能让她吃上肉,她就愿意入伙!”
陈闲点了点头。
王寡妇这个女人,还算有点姿色,而且她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黄鼠狼。
专门偷鸡。
还是个吃鸡高手。
家家婆娘看到了她都如临大敌,恨不得唾沫星子把她给淹死。
这么好的资源,一定要合理利用。
陈闲既然有野心,那就要善用身边一切可利用资源。
只是徐虎不太明白:“老大,你要她入伙干啥啊,难不成就为了让我快活一下?”
“你不懂。”陈闲将磨好的刀亮在他面前:“来,虎子,试试称不称手。”
“你不说,我怎么能懂。”
徐虎不明所以,拿起柴刀当空挥舞两下,道:“还行!”
陈闲起身从容一笑:“走,带你去打猎。”
挨饿年头。
山上猎物已经很少了。
唯有深山才有好东西。
而且深山里听说有大虫出没,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山兽之君,导致很多人不敢深入,这也就使得深山成为了一个天然宝藏,即便将来收留更多流民来玉沟村,也能靠带领他们去打猎,再用猎物换取粮食的方式,实现短时间内迅速屯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