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沐起了个大早,无事可做,唯有穿针引线。
她的绣工其实并不出挑,但绣出来的东西十分好卖,盛京不少秀坊都愿意收她的成品,
无他,就是因为她点子足,敢在题材上创新。
她尤记得许多年前,那时的她站起来还没灶台高,坐在梧桐树下,绣出了人生中第一只小香囊,
绣的是只白兔,但看起来像个瘪了气的馒头。
丑是丑,殊不知这只香囊后来帮了她的大忙,甚至可以说救了她的命。
那年阿沐六岁,跟着阿娘一起去叶家田庄巡视,她贪玩,自己跑去小溪边看小鱼,看到傍晚才回去,
一回去,人傻了。
阿娘带着阿姐走了,把她独自留在了田庄里。
阿沐人生地不熟,沿着田埂的小路边哭边找,在摔了好几个跟头后成功迷了路。
田庄住的都是佃户,正逢三年旱灾刚结束,哪家哪户都没余量,更何况她是女孩,没人愿意领回家养,
妇人们围着她指指点点,有人说:“这么小,养到能出嫁换钱得吃多少粮食,不划算。”
另一个马上接话:“张家媳妇不是刚生了个男娃么,把这个领回去当童养媳就是。”
张家媳妇的婆婆立马摆手:“不行不行,这胳膊这腿,一看就干不了活,别白吃我家几年粮,还没长大就给累死了。”
众人哄笑着四散开来,
阿沐饿着肚子,蜷缩在树下,听了一晚上的溪水流淌声。
第二天她听见小溪边有动静,
揉着眼睛找过去,看见一个小哥哥正在小溪里抓鱼,
溪水潺潺,晨曦照的水光粼粼,
他很瘦削,顶多比她大个三四岁,碎发散在额前,穿着带补丁的粗布衣裳,裤脚卷起挽到膝盖,身后还背着个鼓鼓囊囊的东西,
她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个襁褓,里面包了个很小的孩子,顶多一岁,正沉沉地睡着。
她安静地看他抓鱼,他站定在溪水中,弯着腰静候,时机一到,徒手就能抓到条肥的。
竹篓满了,她上前开口想求一条,
那人眼睛的颜色比别人深,看她的时候神情也是淡淡的,问:“为什么要给你。”
说完便提着竹篓头也不回地走了
阿沐叹口气,也学着小哥哥的样子抓鱼,一条没抓到,又蜷在树下饿了一晚。
第二天小哥哥又来了,她饿到站不直,还是没求到鱼。
第三天她豁出去了,抱着他的腿大哭,掏出袖子里的丑香囊,说是自己做的,想用这个换鱼吃。
说完就两眼一黑晕了过去。晕了没多久,就被一阵香味给勾醒了,那人席地而坐,面前生着小火堆,用树枝搭的架子上架着两条鱼。鱼皮焦香酥脆,破开的地方露出白白的蒜瓣肉。
他拿着她的香囊把玩,身边的小人突然醒了,他熟练地抱起来哄。
“吃吧。”他拿起串好的鱼给她。
阿沐狼吞虎咽地吃完鱼,终于才有力气仔细看了看他的脸,
他很好看,好看到让人移不开眼,但太瘦了,加之脸上很少出现表情,整个人显得很疏离,像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然后迷路回不了家的神仙。
“你会针线活?”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