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强的理科尖子班,五班有自己的教学管理要求,单说早读和晚修,到教室的时间就比学校规定早了足足十五分钟。
陈拾安六点十分出门,六点二十七分刚好抵达教室,比规定早了三分钟。
算是压点了,班上绝大部分同学这会儿早就在教室里待着了。
只是还没到正式早读的时间,班里显得吵吵闹闹的,有在聊天说话的、有在吃早餐的、有在打水的、有在赶卷子的、还有些在走来走去不知道干嘛的……
可这样的混乱,在陈拾安‘闯’进教室之后戛然而止。
最先瞥见他的同学脸上掠过一丝惊疑,随后这表情像水波般迅速蔓延到其他同学脸上,片刻间席卷了整个班级。
不是、哥们你谁呀?
是我们班的吗?!
干哪儿来了你知道吗?!
现在串班都这么明目张胆了?!
老梁!老梁呢?出来洗地了!
不对!桥豆麻袋……!好眼熟!好眼熟!我们是不是上辈子在哪里见过?あなたの名前は?(你的名字是…)
“道爷!”
“我靠!是道爷!”
当这位既陌生又熟悉的哥们走过讲台,径直走向林梦秋身旁的空位时,众人终于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昨天刚插班的陈拾安吗?那位来自净尘观、自幼修习道法,字尘安的‘道爷’!
罪过罪过!道爷穿上衣服……不对,换了身衣服差点都没认出来!
谁能想到陈拾安穿上校服、剪短头发之后,形象变化这么大啊,昨天他来班自我介绍时不过相处片刻,隔了一晚竟像换了个人似的,也难怪大家这么吃惊了。
“道友这是修了易容之术?!”
“坏了,我在班上不用背的吗?”陈拾安出声问小同桌。
“是。”林梦秋的回答很快。
“哪些要背哪些不用?”
“……”
林梦秋这次的回答就慢了,不是她故意不回答,而是没办法一句话说清。
于是讲究效率的林梦秋同学便反问了一句:“梁老师没有给你语文的背诵资料吗?”
“是你手里的那份吗?”
“嗯。”
“没有。”
“……晚点我帮你去复印一份,你先背这份吧。”
说着,也不管陈拾安要不要,林梦秋直接把她手里的这份背诵资料放到了他桌上。
陈拾安眨了眨眼睛,果然林叔说的没错啊,梦秋同学外冷内热,话是说的冷冰冰的,事儿却是做得暖暖的。
他拿起林梦秋给的这份背诵资料,不少重点词句上面她还有用红笔标注,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也有用小字书写的解析,字写得不错,字如其人,秀气中带点凌厉。
简单扫了一眼,陈拾安发现有不少词句是摘自他已经背得差不多的几篇文章当中的,于是转头好奇问道:
“这些背诵资料都是从语文书里摘取的吗?”
“嗯。”
林梦秋把语文背诵资料给了他,她这会儿已经拿出来英语的背诵资料了。至于今天早读该不该读英语,对她这种尖中尖的学生无所谓,哪怕继续琢磨她的数学题,老师也不会管她。
“我还以为有些是课本之外的……”
陈拾安笑了笑,在林梦秋疑惑不解的眼神里,他把手里的那份背诵资料又还给了她。
“谢谢你了,既然课本都有的话,我直接背课文就行,不然你的资料给了我你自己没得看了。”
“……”
既然陈拾安都把资料还回来了,林梦秋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她只是想不明白,你都基础落下那么多了,剩下的时间紧迫,直接背诵这些摘抄出来的必考内容不是更事半功倍么?又何苦舍近求远去背课文?
莫非是少年的自尊心作怪,又开始耍帅了?
还真不是。
主要是陈拾安跟绝大多数同学对待学习的心态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他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哪怕整个五班都充斥着应试教育的氛围,他依旧像在山里学道法、研教义那样,觉得既然学了,就要学懂、学透、要真正有所收获,这是他的本心。
诚然,直接背诵资料对于应试而言效率更高,但这种单拎出来的词句没头没尾,实在没法像阅读整篇完整文章那样能给到他收获。
他想知道整篇文章的全貌,想体会作者写下这些词句时的心境,而不只是‘这句要考,我得背’。
无非……多看两遍而已,全背下也不难。
这就不是人话了。
(加更求支持求追读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