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没有浩荡的仪仗,也没有当众宣读的流程。
一名老太监,在何川的陪同下,走进了听竹小院。
老太监面白无须,气息渊深,竟是一位不弱于何川的金丹高手。
他见到洪玄,只是平静地打量了一眼,便展开了手中那卷明黄色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监察司密探玄一,忠勇果敢,于静王谋逆一案中,察微知著,雷厉风行,为国锄奸,厥功至伟。”
“然则,‘玄一’之名,乃暗夜之刃,不宜显于人前。”
“其表之身份‘韩立’,才学惊艳,风骨卓然,亦有大功于社稷。”
圣旨念到这里,微微一顿。
老太监抬起眼皮,看了洪玄一眼。
“今,京畿之地,历经清洗,百废待兴。原东城、南城部分区域,及孙、周两家故地,污浊尽去,然民心不定,治理由难。”
“特设‘新安’一府,总领上述诸地,府治设于原周家祖宅。”
“敕封‘韩立’为新安府首任府尹,正四品,赐紫金鱼袋,享三品俸禄,总领新安府一切军政要务。凡府内之事,可先斩后奏。”
“另,赐名‘韩立’为‘靖安君’,食邑三百户。”
“钦此。”
圣旨念完,院内一片寂静。
何川那张万年不变的死人脸,嘴角似乎抽动了一下。
周九更是直接傻在了原地,张大了嘴巴,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
府尹!
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升官了,这是封疆裂土!
虽然只是一个京畿之内的“新安府”,但圣旨里那句“总领一切军政要务”和“先斩后奏”,赋予的权力,大得吓人。
这意味着,洪玄,或者说“韩立”,将成为这片区域内,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从一个不知来路的“寒门才子”,一步登天,成为手握实权、位比封疆的“靖安君”。
这在大衍王朝的历史上,闻所未闻。
“靖安君,还不接旨?”
老太监的声音,将洪玄从思绪中拉回。
洪玄上前一步,跪倒在地。
“臣,韩立,领旨谢恩。”
他双手高高举起,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圣旨。
圣旨入手温热,蕴含着一股堂皇浩大的龙气。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道封赏,更是一道枷锁。
皇帝将这块烫手的山芋扔给了他。
新安府,囊括了孙、周两家以及此次被清洗的数十个家族的故地。
那里,人脉错综复杂,充满了怨恨与不甘。
让他一个毫无根基的外人去治理,就是要看他,除了杀人,到底还会不会做事。
做好了,他是皇帝手中的一把标杆,用来敲打那些老牌世家。
做不好,他就是被推出去,吸引所有仇恨的靶子,随时可以被牺牲掉。
“靖安君,请起吧。”老太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咱家曹正淳,忝为司礼监掌印。以后,君上若有什么事,需要和宫里通个气,可随时着人来寻咱家。”
曹正淳!
监察司镇抚使,与天工阁公输岩并列的巨头之一。
洪玄心中了然,这位,恐怕才是皇帝真正的心腹。
“有劳曹公公。”洪玄起身,不卑不亢。
“君上客气了。”曹正淳笑道,“陛下还有一句话,让咱家带给君上。”
他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
“陛下说,新安府这块地,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君上这把刀,用得顺手,不妨,多磨一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