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全班天残,毕业全成大帝 > 第112章  登台表演

巨大的环形会场座无虚席,声浪如潮。
中央的舞台流光溢彩,在清晨的阳光下折射出眩目的光晕,与环绕广场的浓郁灵气相映生辉。
后台候场区,气氛紧张而充满活力。
数千名来自黔省各地高中的少女们聚集于此,她们或低声交谈,或闭目凝神,或反复调试手中的乐器。
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气息、灵力的波动以及难以言喻的竞争感。各色校服交织在一起,宛如一片流动的花海,展现出黔地新一代的蓬勃朝气。
金雨一身金色演出服,像一颗耀眼的小太阳,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她正拉着略显紧张的张悠悠,声音清脆地给她打气:“悠悠别怕!就像平时练习一样!深呼吸,想想黔灵山的清风!我们的曲子绝对惊艳全场,让那古钟都忍不住要响!”
张悠悠紧抱着她的长笛盒,用力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加速的心跳。作为“黔东第二武道高中”的代表,她们此刻肩负着学校的荣誉。
前排观赛区,林溯舟和江蓠并肩而坐。
江蓠依旧穿着那身素雅的月白长裙,神情专注而平静,周身散发着沉静的气场,仿佛喧闹的赛场也无法撼动她的心神。
副校长与师娘的双重身份,让她此刻显得格外沉稳可靠,是学生们坚实的后盾。
而林溯舟脸上依旧保持着轻松写意的笑容,心中快速盘算:栖梧姐作为评委,她的评分点必然在于音乐与自然灵气的契合度、对黔地风物的演绎深度……这对悠悠和金雨来说,既是优势也是考验。不能指望人情,但她的标准至少是清晰可循的。保底?不,我们要的是靠实力打动所有评委!至于小寒那边……一百张嘴,变数更大。
音乐组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闪耀的皆是黔省少女的光彩。
首先登场的是一位来自黔东某民族中学的少女,她身着绚丽的苗族盛装,手持一柄古朴的芦笙。
当悠扬清越的笙音响起,仿佛山间清泉叮咚,林间百鸟初啼。随着她灵巧的指法和蕴含灵力的吹奏,舞台上空竟幻化出淡淡的、带着晨曦露珠的竹林虚影,清新灵动。
评委们纷纷点头,张栖梧眼中流露出欣赏。
最终得分:86分(满分10分),肯定了其对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传承与灵气具象化的巧妙结合。
紧接着,一位来自黔北地区重点高中的选手登场,她演奏的是一架特制的、镶嵌着当地特有“水韵石”的古筝。
指尖拨动,琴音时而如黔北梯田层层叠叠的波光粼粼,时而如乌江奔流的雄浑激荡。
灵力灌注下,琴弦震颤间仿佛有水汽氤氲升腾,营造出独特的山水意境。评委对其技巧的娴熟和意境的宏大表示赞赏,但对情感层次的细腻度略有保留,给出了83分。
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演奏改良侗族琵琶的少女,指尖轮扫如急雨,乐声欢快热烈,仿佛再现了侗寨鼓楼前热闹的“踩歌堂”,灵力激荡间似有银饰叮当作响(85分);
有专注于黔地古调吟唱的女生,嗓音空灵如幽谷回声,配合着简单的手鼓,将一段关于夜郎传说的歌谣演绎得神秘悠远,引动广场中央那尊青铜古钟发出低微的共鸣(88分,张栖梧给出了全场目前最高的92分)。
一位来自黔西南的选手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叶笛”表演,她选取了黔灵山中数种灵植的特殊叶片,吹奏出的声音或如微风拂过松涛,或似山涧滴落幽潭,充满野趣和自然的呼吸感。
虽然技巧难度不算顶尖,但其独特的音色和对自然之音的捕捉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87分)。
每一组选手表演完毕,台下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加油声,为自己家乡的学子喝彩。
分数在80到89之间胶着攀升,竞争异常激烈。金雨和张悠悠在后台看着,既为精彩的表演赞叹,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作为“武道高中的学生”,她们的音乐之路或许没有专业艺术生那么纯粹,但那份融入了武道坚韧与爆发力的独特表达,正是她们的武器。
终于,报幕声清晰地响彻会场:“下一组选手,来自黔东第二武道高中——金雨、张悠悠!”
金雨深吸一口气,如同即将踏上擂台的武者,眼中燃起斗志的光芒。
她用力握了一下张悠悠的手:“悠悠,轮到我们了!让大家听听我们武道之音!”
张悠悠虽然紧张,但眼神也坚定起来,用力点头。
金雨如同金色的火焰,张悠悠则似沉静的碧水,一前一后,步伐沉稳地走向光芒汇聚的舞台中央,带着武道高中特有的精气神。
舞台灯光聚焦,全场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这两位来自武道高中的少女身上。
张悠悠将长笛优雅地横在唇边,闭上双眼。第一个音符流淌而出,清越、悠远,带着黔灵山清晨的薄雾与露水的凉意。
笛音如同一条蜿蜒的溪流,在寂静的会场中静静铺开,描绘着山峦的轮廓,唤醒了沉睡的古木。
她的气息悠长而稳定,显然融入了武道修炼中对内息的控制。
紧接着,金雨的琵琶声铮然切入!
她的手指在弦上飞快轮扫、弹挑,动作迅捷如电,带着武道指法的凌厉与精准。
音色明亮、跳跃,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与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感。
那乐声如同穿透林间的第一缕阳光,灼热而欢快,又似武者骤然爆发的寸劲,驱散了薄雾,唤醒了百鸟。
琵琶声与笛音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奇妙的交融与追逐——笛音是山岚的飘渺与坚韧,琵琶则是阳光的炽烈与力量的脉动。
两者共同演绎着黔地山水的灵韵与武道精神的蓬勃生机!
“《黔山破晓》!”
笛音描绘着山峦的幽深静谧,每一个长音都带着露水的重量,仿佛能让人看见薄雾在林间缓缓流动。
而金雨的琵琶,则如同初升的旭日,音色由最初的柔和试探,迅速变得明亮、炽热、充满穿透力!
她的轮指迅疾如暴雨,扫弦激昂似擂鼓,那份源自武道修炼的爆发力与精准控制,赋予了音乐一种普通艺术生难以企及的动态张力和节奏锐度。
“观众席上,人们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专注,渐渐变为沉醉,最终化为一种近乎痴迷的震撼。”
笛音清泉般流淌过心田,带来宁静与清凉;琵琶声则像注入了一股滚烫的生命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仿佛置身于晨曦初绽、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黔灵山巅!
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与气质,在精妙的编曲和深厚的灵力共鸣下,完美地交织、碰撞、升华。
当笛音攀上高音,如同山鹰唳鸣穿云裂石时,琵琶则以雷霆万钧之势落下,模拟出瀑布飞流直下的轰鸣,舞台上方甚至隐隐有细碎的光点和水汽幻影浮现!
后排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前排的则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
许多来自其他武道高中的学生更是激动地握紧了拳头,他们从这熟悉的节奏感和力量感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共鸣!
这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以音律为载体的、独属于武者的精神宣言!
林溯舟坐在观赛席上,脸上的轻松写意早已被专注和毫不掩饰的骄傲取代。
他紧盯着台上光芒四射的两个女孩,嘴角噙着温暖而欣慰的笑意。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们演奏中那份源自武道根基的独特韵律与爆发力,这正是他作为指导老师最希望看到的——将武道的感悟融入艺术,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他的目光微微转向身旁的江蓠。
江蓠依旧坐姿端庄,神情专注。
但林溯舟敏锐地捕捉到她细微的变化:那原本因张栖梧出现在评委席而悄然绷紧的下颚线条,此刻已完全放松下来。她放在膝上的手不再蜷缩,而是自然地舒展着。
她的眼神,不再是平静无波的深邃,而是清晰地映照着舞台的光影,专注地追随着金雨和张悠悠的每一个动作,那专注中蕴含着一种内敛而深沉的骄傲与欣慰。
她的唇角,甚至勾起了一抹极淡却无比真实的弧度,如同冰雪初融后绽放的第一朵小花。这份欣慰,不仅仅是对学生出色表现的肯定,更是对她们将武道精神如此完美融入音乐的赞赏。
台上,演奏进入最高潮!
张悠悠的长笛发出一连串晶莹剔透、宛如百鸟朝凤般的华彩乐句。
金雨的琵琶则以狂风骤雨般的扫弦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轮指相呼应,磅礴的灵力在乐器间激荡流转,整个舞台仿佛被金绿色的光芒笼罩,映衬着两位少女专注而充满力量的身影!
最终,笛音以一个悠长高远、直入云霄的颤音收尾,琵琶则以一个干净利落、余韵铿锵的扫弦戛然而止!
寂静!
绝对的寂静笼罩了云顶广场,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瞬。
下一秒,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
“哗——!!!”
雷鸣般的掌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口哨声瞬间席卷了整个会场!
观众们激动地站起身来,用力鼓掌,许多人脸上还带着未曾褪去的震撼与陶醉。
后排的武道学生们更是兴奋地高喊着金雨和张悠悠的名字。
这掌声,是对精湛技艺的肯定,是对美妙音乐的陶醉,更是对那份将黔山灵韵与武道之魂完美融合的独特表达的由衷喝彩!
金雨和张悠悠微微喘息着,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激动与成功的喜悦,并肩向台下鞠躬致谢。
掌声经久不息。直到主持人示意,会场才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评委席。
评委们低声交流着,表情各异,但都带着明显的赞许。张栖梧脸上带着温和而欣赏的笑容,她拿起评分牌,与其他评委一样,毫不犹豫地亮出了分数。
亮分牌依次举起:
91分、90分、92分、93分……
最后,张栖梧的评分牌亮起——94分!
目前全场最高分!
林溯舟看到这个分数,眼中光芒大盛,忍不住握拳低呼了一声:“好!”
他看向张栖梧,正好对上她望过来的目光。
张栖梧朝他微微颔首,笑容温暖而坦荡,眼神清澈,没有丝毫偏袒,只有纯粹的欣赏。
江蓠的目光也落在张栖梧亮出的94分上,那抹极淡的笑意在她清冷的容颜上加深了些许。
她放在膝上的手,指尖轻轻在月白色的裙料上点了点,仿佛在无声地敲击着满意的节拍。
她周身那股因比赛和审视而产生的紧绷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尘埃落定、静待花开的从容与欣慰。
“滴!宿主学生【金雨】、【张悠悠】在音乐组合赛中表现卓越,初步评分优异!请再接再厉,争取更高名次!”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一丝欢快。
林溯舟听着脑海中的提示,看着台上沐浴在掌声和灯光中的两位得意门生,再看看身边气质沉静却难掩骄傲的江蓠,心情无比舒畅。
他靠在椅背上,笑容轻松而满足,心中盘算着:‘武道高中又如何?我们的音乐,一样能响彻黔省!
接下来,就看小寒那边的‘战场’了……嗯,这奖励,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