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主编的主座 > 第一章

第一章必须赢的理由
清晨八点半,潮流视界新媒体公司的开放式办公区早已人声鼎沸。中央空调低声嘶鸣,却压不住键盘急促的敲击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以及那种无形的、如同低气压般笼罩下来的焦虑。原总经理Charles上周五毫无征兆地另谋高就,留下一个权力真空,像一颗投入静水的炸弹,其震荡的余波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在过去这个周末发酵得愈发剧烈。
新闻编辑部区域,弥漫着一种混杂着隔夜咖啡的苦涩和油墨清味的独特气息。林兰——大家都叫她小兰——将一杯速溶黑咖啡灌进喉咙,滚烫的液体勉强压下一夜未眠带来的眩晕和喉咙深处的干涩。她眼底带着浓重的青黑,像晕染不开的墨,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紧锁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发出清脆又密集的嗒嗒声,正在给一篇通宵跟踪的网红餐厅集体食物中毒突发新闻稿做最后的润色和事实核查。
不远处,运营部的几个年轻同事正围在一起,压低声音争论着某个新渠道的投放数据,语气激动。但小兰能像拥有主动降噪功能一样,屏蔽掉所有无关的杂音,她的全部世界浓缩在那方屏幕之上,精准地捕捉到稿件里一个略显夸张的形容词——惊天黑幕,她眉头微蹙,果断按下删除键,替换成更客观的涉嫌违规操作。这是她的职业洁癖,也是对新闻最基本的敬畏。
兰姐,这篇可以上了吗客户端那边在催第三波热点了,热搜位等着呢。负责推送的编辑小李探头过来,脸上写满了急迫,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隔断板的边缘。
再给我三十秒。小兰的声音有些沙哑,像被砂纸磨过,目光没有离开屏幕,进行着最后一次闪电般的扫读。她的专注力是一种淬炼过的武器,能瞬间劈开所有混乱与噪音,直抵事件的核心与真相。这是她八年一线调查记者生涯锤炼出的本能,也是她能在人才济济的潮流视界迅速站稳脚跟,成为首席记者的根本。
手机在她手边不合时宜地嗡嗡震动起来,屏幕上跳跃着市第一医院-李医生的字样。小兰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她快速对小李说了句可以了,按流程发,重点监控评论区舆情,随即抓起手机,像逃避什么似的,快步走向走廊尽头相对安静的茶水间。她的背影瘦削却挺直,白色棉质衬衫的袖口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纤细但线条分明的小臂。
喂,李医生她推开茶水间的门,侧身进去,背对着外面喧嚣的办公区,声音压得很低,几乎成了气音。
林女士,打扰了。关于您母亲接下来的微创手术和后续靶向药治疗方案,费用方面……院里催得比较急,财务科这边我已经帮您沟通了两次了,您看最快什么时候能先补缴一部分电话那头的声音保持着职业性的礼貌,但那份不容置疑的催促感,还是透过听筒清晰地传递过来,像细针一样扎在小兰的神经上。
小兰的指尖用力掐着另一只手的掌心,留下几个浅浅的月牙印。她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可靠,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的、讨好的歉意:我知道,我知道的李医生,真的太感谢您了,每次都麻烦您……您再宽限我几天,就几天!我这个月的项目奖金下来立刻就去交,绝不会耽误治疗……是,是,我明白,药不能停……好的,谢谢您,真的太谢谢了……
她又低声下气地保证了片刻,才等到对方先挂断电话。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忙音,她肩膀猛地垮下来,一直强撑着的精气神仿佛瞬间被抽空,沉重的疲惫感如冰冷的海潮般漫过头顶。她靠着冰冷的瓷砖墙壁,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压下鼻尖的酸涩和眼眶的热意。手机银行APP的推送通知还残忍地停留在锁屏界面,那可怜巴巴的四位数余额,和医院发来的长达一页的、数字惊人的费用清单之间,隔着一道令人绝望的、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唯一的桥梁,就是那个刚刚空出来的、能让她年薪翻倍不止,并拥有可观绩效分红的总经理职位。
她睁开眼,目光穿过茶水间磨砂玻璃门模糊的影子,精准地投向远处那间挂着CEO名牌的办公室方向,眼神里焦虑与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剧烈地交织着。
与此同时,运营部区域弥漫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空气。这里的装修风格更显时尚明亮,工位上点缀着绿植和个性摆件,空气中漂浮着若有似无的香氛气息。
张小然穿着一身剪裁极其得体、价格不菲的香芋紫西装套裙,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她踩着五厘米的裸色细跟鞋,鞋跟敲击在地板上发出自信又规律的哒哒声,步履生风地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杯刚从楼下那家网红精品咖啡馆买来的燕麦拿铁,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她嘴角噙着恰到好处的、仿佛经过精密计算的微笑,向起身问好的手下员工点头致意,目光却早已像雷达一样,将整个部门的出勤情况、工作状态扫视了一遍。
早会上我要看到‘星海计划’的完整流量预测模型,数据维度要细化到每一个渠道端口的分时转化率,和竞品同期的对比数据也要拉出来。她放下咖啡,对亦步亦趋跟在身后的助理吩咐道,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干练,每个字都像一枚小小的图钉,精准地钉在任务板上。她桌上文件堆砌得整齐利落,最上面一份文件的标题页赫然是——《总经理竞聘初步思路与资源整合方案》——在Charles离职消息传出的第二天下午,她就已经熬夜写好了这份洋洋洒洒十几页的计划书。
她的舅舅,公司CFO刘总端着那个不离手的紫砂茶杯从旁边经过,状似无意地在她桌边停留了半秒,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极其轻微地敲了两下,递给她一个只有两人才懂的眼色。小然心领神会,回以一个更加自信明媚、无懈可击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然而,在舅舅转身离开的瞬间,她端起咖啡杯的手指却微不可察地收紧,纤细的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那完美笑容的底下,藏着一丝只有自己才能察觉的紧绷和焦灼。她太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更清楚那个优势的名字不叫能力或业绩,而叫舅舅。这种认知像一根细刺,扎在她骄傲的心底,让她在志在必得的同时,又充满了某种难以言说的、急于证明什么的烦躁。
十点钟,全员大会在最大的会议室召开。长长的会议桌几乎坐满,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期待、观望、紧张、算计。
data-fanqie-type=pay_tag>
CEO王总坐在长桌尽头,面色平静无波,用一贯沉稳的语调宣布了董事会关于总经理人选的决定——基于公司长远发展和全球化视野考虑,将面向全球进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官样文章做得十足。但在场的每一个人,从部门总监到基层员工,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必要程序。真正的角力,就在内部这两位最耀眼的女性领导者之间:首席记者林兰,和运营主管张小然。
会议内容很快转向下一个重点项目的讨论,恰好就是小兰刚处理完的那个食品安全事件。小兰率先发言,她的声音还带着疲惫,但逻辑清晰无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追逐热点流量。这个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新兴餐饮行业监管的缺失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漏洞,有很强的社会警示意义。我建议成立一个深度报道组,跟进受害者情况、追溯供应链、采访业内专家,做成一期有分量的系列报道。这既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能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形成我们‘潮流视界’独特的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
她的话音未落,一个清脆悦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打断意味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是张小然。兰姐的想法真的很有情怀,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她先捧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流畅地切换了PPT,亮出一排排色彩鲜明、走势陡峭的数据图表,不过,请允许我从运营和商业的角度补充一些数据化的思考。品牌影响力固然重要,但它需要巨大的流量支撑才能实现商业变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我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抓住这波黄金热点关注期,在未来48小时内,快速推出一系列轻量化、强互动、易传播的短视频切片和微博话题互动,最大化引流。同时,可以同步对接几个调性相符的健康食品品牌,进行广告植入或联名推广。而深度报道投入周期长、人力成本高,ROI(投资回报率)在短期内极不确定,对于公司现阶段,尤其是新管理层即将上任的关键节点而言,稳定向上的财务数据表现,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她微笑着看向王总,又环视四周,语气柔和的像棉花,里面却藏着锋利的针。
但新闻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快消品,媒体的核心价值也不应该仅仅被定义为流量变现工具。小兰微微蹙眉,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笔,失去公信力,流量也只是无根浮萍,说散就散。
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却需要实实在在的利润来支撑啊,兰姐。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并不景气的当下。小然立刻接口,笑容无懈可击,我们不能用编辑部的理想,绑架整个公司的财报吧
两人观点截然相反,一个重品牌深度,一个重商业变现,代表了媒体行业两种最主流的、也最难以调和的思路。会议桌上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在王总、小兰和小然之间悄悄逡巡。王总双手交叠放在光亮的桌面上,指节粗大,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直到两人发言结束,他才沉稳地做了总结,一如既往的和着稀泥:两个思路都有其道理,也代表了公司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这样,你们都再细化一下方案,尤其是风险评估和预算部分,下次会再议。散会。
人群像退潮般散去,低声议论着。小兰和小然在茶水间再次狭路相逢。
小然正慢条斯理地给自己的咖啡加一小份脱脂奶,用小勺缓缓搅动,动作优雅。看到小兰进来接热水给母亲泡医院要求的营养粉,她脸上立刻堆起毫无破绽的、甜度满分的关切笑容:兰姐,刚开完会啊真是辛苦你了,看你眼睛红的,又是一夜没睡吧既要抓新闻又要忙家里的事。她状似无奈地叹了口气,声音不大,却足以让茶水间附近几个竖着耳朵的员工听到,唉,听说阿姨身体不太好这竞争总经理的事儿劳心劳力的,强度可不是一般大,你可得多注意身体啊,别太勉强自己了。有些事,量力而行就好。
这话听着是同事间的关心体贴,实则句句精准地戳在小兰的痛处,暗示她家庭拖累沉重,个人精力不济,难以胜任更高强度的管理岗位。
小兰正接着热水,滚烫的水流冲击着杯底的粉末。她的手稳稳定住,连水线都没晃一下。她抬起头,看向小然,目光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清晰地回应道:谢谢关心。处理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不觉得勉强。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锋,碰撞,仿佛能听到噼啪作响的静电声。一个笑容灿烂明媚却暗藏锋芒,一个面色疲惫憔悴却眼神坚定澄澈。
战争的火药味,在这一方小小的茶水间里,真正弥漫开来,无声,却已震耳欲聋。总经理王座之争,在这一刻,彻底摆上了台面。
第二章无所不用其极
总经理竞聘的消息像一针强效兴奋剂,注入了潮流视界公司的血液,也让某些潜藏的暗流变得汹涌而赤裸。会议上的短暂交锋之后,张小然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林兰那份沉默坚韧的威胁。她收起了一切轻敌的心思,决定不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战争,从暗处的较劲,升级为了明晃晃的绞杀。
第一回合:釜底抽薪
小兰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资深调查记者赵伟,盯一条关于某大型电商平台二选一垄断的线索已经快一个月了,接触了好几个关键的内线,耗费了大量心力,眼看就要摸到核心证据。这是能引发行业地震的重磅新闻,也是小兰计划中竞聘总经理时最能体现实力和格局的硬通货。
一天下午,赵伟脸色铁青地敲开了小兰办公室的门。
兰姐,线索……可能断了。
怎么回事小兰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心里咯噔一下。
我们一直在接触的那个前高管,刚给我回了信,说……说已经有人比他出价更高,买断了他手里的所有信息和采访时间。赵伟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是‘星芒科技’的人,出手极其阔绰。
星芒科技小兰蹙眉,这是业内一家知名的公关公司,以手段灵活(或者说无所不用其极)著称,而它最大的客户之一,就是那家正被小兰团队调查的电商巨头。
小兰立刻意识到不对劲。这种针对性的截胡,绝不仅仅是商业竞争。她让赵伟先去忙,自己坐在椅子上,指尖发冷。几天后,公司内部论坛的一个匿名爆料帖似乎给出了答案。帖子隐晦地提及某运营主管动用私人关系,通过其CFO舅舅牵线,促成‘星芒科技’与‘潮流视界’达成一项‘深度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商业数据产品。而合作的附加条件之一,就是妥善处理可能对共同合作伙伴(即那家电商巨头)产生负面影响的不友善信息。
帖子很快被删除,但该看到的人都看到了。小然用一石二鸟之计,既给自己舅舅主导的商业合作添了笔业绩,又精准地废掉了小兰最有力的武器。小兰团队辛苦挖了一个月的矿,转眼就被小然派人把矿洞直接炸塌了。
第二回合:分化瓦解
小然的攻势并未停止。她深谙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
一天晚上,小兰团队的核心编辑,家境不太好的小王,被小然偶然约去了一家极其高档的日料店吃Omakase(主厨发办)。席间,小然绝口不提工作,只是闲话家常,不经意间展示着自己新买的卡地亚手镯,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假期去马尔代夫度假的计划。
小王啊,你跟兰姐多久了三年有了吧小然抿了一口清酒,状似随意地问。
快四年了,然姐。
四年,真是辛苦了。兰姐要求高,跟着她肯定能学到东西。小然笑了笑,话锋一转,不过,这互联网行业,光学到东西不行啊,得落到实处。你看你现在拿的薪水,在这座城市付完房租还剩多少听说你女朋友家里催买房催得紧
小王尴尬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小然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却充满诱惑:我这边呢,马上要启动几个大的商业化项目,正缺像你这样既懂内容又有耐性的得力人手。级别和薪资嘛,她报出一个数字,几乎是小王现在收入的两倍,都可以谈。跟着我,别的不敢说,让你两年内在这座城市安个家,问题不大。你考虑一下
类似的私下接触,在小兰团队的几个骨干中悄悄发生。小然给出的价码令人难以拒绝。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动心,但猜疑和不安的种子已经被种下。团队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过去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默契,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裂痕。
第三回合:资源钳制
小兰计划对一个边缘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深度报道,需要申请一笔特殊的差旅费和设备租赁费,用于无人机航拍和暗访设备的准备。报告提交到联合审批流程,很快就在小然那里卡住了。
小然的驳回理由写得冠冕堂皇:该项目商业回报预期模糊,投入产出比(ROI)可能不达基准线。在当前公司降本增效的周期内,建议优先保障能直接带来现金流的核心业务资源分配。她还贴心地附上了一份她主导的、与某美妆品牌合作的网红探店直播活动预算申请,作为高ROI项目的范例。
小兰气得差点摔了鼠标。她直接去找王总据理力争:王总,媒体的价值不能只用短期ROI来衡量!这篇报道的社会价值……
话没说完,就被闻讯赶来的刘总(CFO)打断:小林啊,你说得对,社会价值很重要。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几百号人等着发工资吃饭。小然从运营角度考虑成本控制,也没有错嘛。我看这个项目,要不就先放一放
王总看着争执不下的两人,最终揉了揉眉心:污染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报道可以先做前期案头工作,实地调研的预算……后续再议。
小兰再一次体会到了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小然和她背后的力量,正在用一种合规却冰冷的方式,系统地扼杀她的每一个机会,压缩她的每一寸空间。
家庭的致命一击
职场上的步步紧逼尚且可以咬牙硬扛,但生活的重拳却总是打在人体最柔软的地方。
深夜,小兰还在办公室加班,试图寻找其他突破口的可能。手机突然尖锐地响起,是护工张阿姨打来的,声音惊慌失措:小林啊!你快来医院!你妈妈突然喘不上气,昏迷了!医生正在抢救!
小兰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她抓起包,疯了一样冲出办公室,高跟鞋在空旷的地下停车场发出凌乱而急促的回响。她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母亲已经被推进了ICU(重症监护室)。
冰冷的走廊,刺鼻的消毒水味道,抢救室门上那盏灼目的红灯,像一只巨眼,冷漠地注视着她的恐慌和无助。她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到地上,手指深深插入发间,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
不知过了多久,灯灭了。医生走出来,表情凝重: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暂时抢救过来了,但情况非常不稳定,必须立刻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否则下次可能就……而且,后续的治疗方案必须升级,靶向药需要换成最新一代的,费用……
医生递过来一张新的费用清单。上面的数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小兰的视网膜上,砸得她眼前发黑,几乎晕厥。那是一个她无论如何加班、接私活都无法企及的天文数字。
她瘫坐在ICU外的长椅上,看着那张薄薄的纸,感觉有千斤重。眼泪无声地滑落,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种彻头彻尾的、被逼到绝路的绝望。总经理的职位,不再是职业野心的象征,而是救命的稻草,是能让母亲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她输不起。
绩效评估:最后的审判
几天后,小兰拖着几乎被抽空的身体回到公司。母亲的病情暂时稳住,但仍在ICU,每天燃烧着巨额的费用。她强打精神,眼底是掩饰不住的疲惫和血丝,脸色苍白得吓人。
偏偏在这个时候,王总召开了那次至关重要的中期绩效评估会。这被普遍认为是总经理人选决断前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公开评估。
会议上,小然神采飞扬。她展示了运营部亮眼至极的数据报告:用户增长、活跃度、广告收入、利润率……所有箭头都是一片飘红。她的PPT做得极尽华丽,动画炫目,金句频出,大谈特谈流量池裂变、私域运营、商业闭环,描绘着一幅金光闪闪的变现蓝图。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里面不少业绩是踩着小兰团队的尸体,或是挪用了其他部门的资源才达成的,但数据本身,冰冷而有力。
轮到小兰时,她站上台。连日来的焦虑和
sleepless
nights(无眠之夜)让她反应稍显迟钝,声音也失去了往常的清亮。她展示了过去半年主导的几篇引发巨大社会反响的深度报道,阅读量或许不如小然的商业活动,但转载率、官媒引用率、行业评价都极高。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阐述这些报道带来的长期品牌价值,小然就微笑着打断了她。
兰姐的这些作品,专业性和影响力确实没得说,是我们内容团队的骄傲。小然先扬后抑,技巧纯熟,不过,如果我们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看,这几篇报道的直接广告收入几乎为零,投入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却是巨大的。换算成ROI(投资回报率)的话,恐怕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是否应该更审慎地评估这类‘叫好不叫座’项目的资源分配比例
刘总立刻接口,语气忧心忡忡:是啊,老王。公司不是评奖机构,咱们最终还是要对董事会和股东负责,看的是财报上的净利润。小然提出的商业思维,虽然直接,但确实更符合公司现阶段的生存需求。我觉得,总经理这个位置,需要一个能把公司带向盈利的人,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说最后几个字时,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小兰。
小兰想反驳,想告诉他们品牌公信力的无形资产有多重要,想告诉他们有些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但看着王总那副沉吟不语、显然更被小然的数据打动的表情,再看看台下一些同事(包括几个被小然接触过的自家团队成员)闪烁回避的目光,她忽然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和冰凉。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坚持,在冰冷的数字和赤裸的利益关系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会议结束后,没有人再多看她一眼。人群簇拥着春风得意的小然和她舅舅离去,讨论着晚上去哪里庆祝。空荡荡的会议室里,只剩下小兰一个人,对着依然投射在屏幕上的、那刺眼的ROI负值图表。
窗外天色渐暗,乌云压境,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就如同她此刻的心情。
手机再次震动,是医院发来的最新催款短信,金额栏那一长串零,像一个巨大的、嘲讽的句号。
她输了。
不仅输掉了竞争,可能,也要输掉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了。
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彻底淹没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