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六皇子权柄滔天 > 第74章

苏彻没理他,只是对林砚道:“进去吧。《西境策》的作者,正好也想听听你的见解。”
林砚这才反应过来,双手接过腰牌,指尖触到铁牌的温度,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晚生不知是元帅,方才方才唐突了!”
“起来。”苏彻扶起他,“以诗会友,本就该不论身份。”
赵奎看着眼前这幕,腿肚子都转了筋。他想起爹说的“见了苏元帅要绕道走”,再想想自己刚才的嚣张,冷汗瞬间浸透了锦袍。没等苏彻开口,他“啪”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声音响亮得惊人。
“小人有眼无珠!不知是元帅驾到!”赵奎又连扇了自己几个耳光,脸颊瞬间红肿,“刚才是小人混账,冲撞了元帅,冲撞了林先生!求元帅饶命!”
恶奴们吓得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周围的看客也惊呆了,刚才还不可一世的赵公子,转眼就自己扇起了耳光,这反转来得比戏文还快。
“你爹教你的规矩,看来都喂了狗。”苏彻的声音冷得像西境的风,“秋雅会若容不下寒门书生,留着也无用。”
赵奎脸都白了,连忙爬起来往雅会锦帐跑,一边跑一边喊:“快!把帐里的地毯都撤了!给林先生备上最好的茶!不把所有先生都请来,就说苏元帅要点评诗文!”
人群爆发出哄笑,看着赵奎狼狈的背影,有人低声议论:“这就是狗仗人势的下场!”“还是苏元帅厉害,一句话就让他现了原形!”
林砚站在苏彻身后,看着赵奎的丑态,又看看手里的腰牌,突然觉得方才被羞辱的委屈都散了。他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元帅今日之恩,晚生没齿难忘。只是晚生还是想凭诗稿入内,不敢借元帅的光。”
苏彻挑眉,倒有些欣赏他的骨气:“好。你的诗,我先看看。”
林砚连忙递过诗稿,上面是一首《西境秋望》,字里行间没有风花雪月,竟写的是“戍楼孤月照征袍,万里风沙没战刀”,笔力苍劲,比寻常文人多了几分血气。
“不错。”苏彻点头,“这首诗,够格进雅会。”
秦槐在一旁看得直点头,低声道:“这林砚有胆识,也有骨气,倒是个人才。”
两人跟着林砚走进秋雅会的主帐时,赵奎正点头哈腰地给帐内众人解释,看见苏彻进来,吓得差点钻进桌子底下。帐里的文人们听说西境元帅来了,纷纷起身行礼,刚才还慢悠悠品茶的老者,此刻也挺直了腰板。
“诸位不必多礼。”苏彻走到主位旁的客座坐下,目光扫过全场,“今日偶然路过,听闻有雅会,便来凑个热闹。林先生的诗很好,值得一听。”
林砚站在帐中,看着满座文人的目光,又看看苏彻鼓励的眼神,突然定了定神,朗声吟诵起那首《西境秋望》。
“戍楼孤月照征袍,万里风沙没战刀”
诗句在帐内回荡,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西境的苍凉与将士的坚守写得入木三分。苏彻听着,仿佛又看见断魂崖的烽火,看见玄铁军的刀光,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赵奎缩在角落,看着被众人称赞的林砚,又看看气定神闲的苏彻,心里把肠子都悔青了。他总算明白,有些人的权势,不是靠爹的官位撑起来的,是靠实打实的功绩,靠那股子能压得住场面的气魄。
暮色降临时,诗会还在继续。苏彻没再多言,只是偶尔在林砚被问及西境细节时,插一两句话,句句都说到点子上,听得文人们连连点头。秦槐则跟账房先生聊起了西境的赋税,手里的小本子又记满了半页。
离开时,林砚送到寺门口,捧着苏彻还给他的腰牌,郑重道:“元帅放心,晚生若能得偿所愿,定不负今日教诲,做个为民着想的好官。”
苏彻点头:“西境需要人才,长安也需要。”
回到禅房时,月光已爬上窗棂。秦槐笑道:“今日这插曲,倒比诗会还有趣。那赵奎的嘴脸,活脱脱一个小人画像。”
苏彻望着窗外的银杏叶,声音平静:“小人不可怕,怕的是没人敢治。”他想起林砚眼里的光,又想起西境的绿珠,突然觉得,这趟回京的路,或许能遇到些不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