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 第10章  江东绝色:寂寞梧桐——大乔。

“你们去院门口守着,我与妹妹有话要说。”
大乔拉着小乔进入闺房,立即吩咐两名陪嫁侍女去外边站岗。
“阿姊,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何至于如此小心?”小乔忍不住发问,道:“而且你院中怎么就两个侍女?”
大乔的住处太清冷了,一眼就能看出不正常。
“妹妹。”大乔黛眉紧锁,“我们母子被软禁了”
“什么?!”小乔蓦然瞪大杏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大乔何人?孙绍何人?
母子二人作为孙策的遗孀,竟然被软禁?
说出去恐怕没人会信
“到底什么情况?”小乔安抚道:“阿姊你别急,公瑾已经回来,定能为你主持公道!”
“好”
大乔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这些年的遭遇。
自孙策去世之后,孙权继任吴侯的位置。
刚开始的时候,大乔还没觉得如何,除了没了丈夫,生活基本没什么改变。
但随着时间推移,府上的情况出现微妙的变化。
孙权以照顾寡嫂、侄子的名义,安排了大量下人在院中。
对于这种好意,大乔总不好拒绝,当时欣然接受。
可渐渐的,大乔隐隐察觉到不对劲,有种吃喝拉撒都被注视的感觉。
内心不安之下,以寡居之名把所有下人遣散,只保留可以信任的陪嫁侍女。
之后相安无事,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度过。
可随着孙绍年岁渐长,总不能一直窝在小院子里。
大乔再是一介寡妇,也总会有出门上街的诉求。
可每当要出门时,就被会直接拦下。
偏偏这种软禁,还被冠以保护之名。
众所周知,孙策乃是死于仇家刺杀,而孙绍又是仅存的骨血。
每当大乔有外出的请求,都会被孙权阻挠。
一句“担心孙绍被仇家报复”,就能直接堵死,毕竟大乔也不敢赌
“这摆明了就是软禁,老夫人都不管吗?”小乔听罢义愤填膺。
“我跟婆婆说过,反倒挨了训斥。”大乔凄苦道:“骂我不知轻重,万一绍儿遇险怎么办?总之也不支持我们母子出门”
“唉~”小乔叹息道:“先主毕竟就留下这点骨血,紧张点也正常,以后我就留在京口,可以多过来陪陪您。”
这些年,周瑜不是在外征战,就是在鄱阳练兵,小乔一直陪在左右。
若非这次回来,都不知道大乔处境这般艰难。
“往后有我陪着,看在公瑾的面子上,阿姊总归能自由些。”
大乔黯然摇头,无所谓道:“本就是寡居之人,什么自由不自由,对我而言都没差别。”
“如今只有一件事。”大乔恳求道:“还望公瑾出面相助。”
“你我姐妹,何须多言。”小乔开口道:“需要我们做什么?”
“绍儿今年已经八岁,早该读书启蒙的年纪,奈何一直拖着。”大乔诉苦道:“还望公瑾出面,说服吴侯给绍儿找个先生。”
听着自家姐姐卑微的要求,小乔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太过分了!”小乔难以理解道:“为何连一个先生都不给安排?”
“没说不给安排。”大乔苦涩道:“只说事关重大,需要找一位闻名天下的良师,来教导绍儿成才”
大乔找过孙权几次,而每次孙权都满口答应下来。
表面上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实则是用一手拖字诀。
不是说不找,而是要认真找、慢慢找、好好找
次数多了,大乔都有些不好意思,可偏偏这种事情拖不得。
哪怕求助婆婆吴夫人,也是没什么结果,最多不痛不痒催孙权几句。
吴夫人甚至还会反过来说大乔,说孙权忙于军国大事,别总拿这些琐事打扰。
“唉~”大乔叹息道:“我现在已经不奢望什么,只求绍儿能像个正常孩子一样,平平安安长大,然后娶妻生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借“照顾”之名,安排大量下人监视。
借“保护”之名,变相把大乔母子软禁起来。
借“良师”之名,尽可能拖延孙绍启蒙。
软禁在小院中,不能与外界接触,还一直拖着不给启蒙。
长此以往,不傻掉才怪!
“此子愚钝,不可托付大事!”
未来,孙权只需一句话,就能否掉孙绍的继承权。
如此一来,孙权就能名正言顺,把江东之主的位置留给自己儿子。
权力,是最上瘾的东西!
一旦获得就再也不想失去,并且还想不断传承下去。
江东是孙策打下的基业,但现在落到孙权手中,后者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撒手。
待到孙绍长大成人,还政于孙策一脉?
别开玩笑了历史证明孙权绝不会撒手!
其实大乔心里门清儿,知道孙绍的存在,会让孙权非常尴尬,更知道孙权打的什么主意。
但她一介妇道人家,丈夫去世、儿子年幼,大乔又能如何呢?
婆婆吴夫人又不想管,如之奈何?
毕竟孙权也是亲儿子,对吴夫人而言,哪个儿子当吴侯不一样?
表面上,大乔顶着江东最尊贵的身份,连孙权见到她都客客气气。
但实际上处境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就连府上的奴仆都知道,如今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都不需要特意吩咐,自上而下都会形成默契。
表面上恭敬对待,实则孤立大乔母子。
毕竟,下人们也都不想惹祸上身,还是躲着点更好。
“小妹。”大乔哀求道:“我知道大敌当前,不该让公瑾干涉如此敏感的事情,可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事关继承人,这种事情对臣子而言,插手向来是大忌讳。
“一旦开战,公瑾去往前线,说不得又是一年半载。”大乔紧紧握着妹妹的手,“绍儿不能再耽误了”
与联刘抗曹相比,孙绍启蒙简直微不足道。
可对大乔而言,孙绍就是她的全部。
不趁着周瑜身在京口,把启蒙之事落实下来,恐怕又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
“阿姊放心,我这就回去。”小乔起身道:“会把情况如实告知,求公瑾出面相助。”
“好”
大乔送小乔离开,直到背影消失在视线内,才依依不舍收回目光。
周瑜,已经是大乔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