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血书休妻后,我成大周最强异姓王 > 第100章  三百亲卫,临机募兵之权!

三日后,寅时,天色未明。
京城的城门在沉闷的绞索声中缓缓打开。
城门的守卫打着哈欠,手持长矛,一如既往的站着岗。
城外早就候着的百姓开始按部就班的进门。
但就在这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由远及近,好似催命的战鼓。
“让开!”
“都让开!”
“北境!北境八百里加急!”
守卫们悚然而惊,立刻将城门口的百姓驱赶开。
下一秒,一个擎着钦差旗帜,满面风霜的骑士就冲过城门。
“快!快让开!是钦差大人的信使!”
街道两旁的百姓和行人纷纷向两旁躲避。
那名斥候骑士此时早已摇摇欲坠,嘴唇惨白,全靠着意志力才撑着没有坠马。
他手里怀抱着一个木匣,口中不断嘶吼着,一路冲向皇宫门口。
“这谁啊?!敢在京城内这样纵马?!”
“是林大人的信使,北境怕是出什么事情了。”
“真的假的?不是才有消息回来说雁门关外的蛮子退走了吗?!”
“天晓得!北境那个地方,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金銮殿上,气氛压抑,阴沉的似是能滴出水来。
龙椅上的周皇赵乾面沉如水,听着下方兵部尚书蔡庸和户部官员为北境军费的事情争论。
左相秦汝贞则是垂手立在百官之首。
他微眯着眼,像是在打盹。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声一声的急促的通传。
“北境——八百里加急——!”
“钦差林大人奏报——!!!”
“什么?!”
满朝文武,包括龙椅上的周皇,皆是悚然一惊!
话音未落。
那名亲卫斥候就已经踉跄着冲入金銮殿,他将手中木盒高高举过头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陛下!钦差林大人亲笔信!”
说罢,他两眼一翻,直接栽倒在地上,俨然是累晕了过去。
十日的路程,三天赶到。
一路换马不换人,便是神仙来了,也只能躺下。
殿外侍立的金瓜力士立刻上前,抬着亲卫下去歇息,而李德全则快步上前,将那盒子小心翼翼的捧起,递到了周皇的面前。
周皇面沉如水,将盒子打开,下方的秦汝贞也睁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
周皇取出盒子里最大的一个包裹,将其拆开。
顿时,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飘来。
周皇眉头微皱,将那本录状打开,仔细翻阅起来。
一页一页的翻看过去,他的脸色也随之变幻不定。
从一开始的震惊,到中途的沉默,再到最后的暴怒。
他望着那密密麻麻的足有上千枚的血手印,仿佛看见了那些永宁县百姓过往的遭遇,看见了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惨样子。
一股压制不住的怒火涌上心头。
“念!”周皇,将那份录状交到李德全手中。
李德全展开录状,颤颤巍巍的一个字一个字念了下去。
从风沙渡被截杀,到入城,撞见火龙烧仓,再到审问周显查抄周府,开仓放粮,周老汉之死和公审周显,万民血书请愿
一个字一个就好似杜鹃啼血,诛心至极!
“……罪官周显伏诛,所有罪责,由臣一力承担!与百姓无半点干系!”
“臣林昭,叩首!”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就像是往池塘里丢了块石子,沉默的群臣中终于有了波澜。
“陛下!林昭身为钦差,竟敢煽动百姓,私自处死朝廷命官!”
“此等乱法之举,若不严惩,只怕北境群臣离心背德!国不将国!”
秦修远第一个跳了出来。
左相一党也纷纷附和,声势浩大。
“放你娘的狗屁!”卫骁直接指着秦修远的鼻子开骂了,“周显这种畜生!杀了也就杀了!”
“和永宁县上万名百姓比起来,他算个什么东西?!”
“也配让我大周国不将国?!”
“要是放任这种人继续在北境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我大周才是真的要完了!”
“放肆!”秦修远毫不退让,“国有国法!若是人人都学着林昭,那这天下迟早大乱!”
周皇听着下面的争吵,脸上怒意更盛。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都给朕闭嘴!”
卫骁和秦修远都闭上了嘴。
周皇从龙椅上站起身,扫视过下方群臣,难掩脸上的失望。
“朕让林爱卿做钦差,持尚方宝剑,巡查北境……”周皇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可朕没想到,他还没到雁门关,这柄剑,就已经先见了血!”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龙目之中,燃烧着熊熊烈焰!
“你们告诉朕!他杀的是谁?!是一个从五品的朝廷命官!”
“可你们再看看这份血书!告诉朕!他救的又是谁?!是永宁县上万名被逼到啃树皮、吃草根,甚至被一碗肉粥活活撑死的……朕的子民!”
周皇将血书高高举起,声若雷霆,震彻整个金殿!
“一个臣子,脱下官袍,为民覆尸!”
“而你们,朕的股肱之臣,却在这里跟朕争论……国法?!体统?!”
“朕现在就想问问你们,这天下,究竟是谁在守朕的国法?!谁在护我大周的体统?!”
周皇走回龙椅,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一字一顿地说道:
“若不是林爱卿,朕到现在还蒙在鼓里!还以为北境真是官民一心,共同抗敌!”
“朕现在才明白,北境,早就烂到根子里了!”
“告诉朕!这天下,究竟谁是匪,谁是官?!”
群臣沉默。
秦汝贞微微眯眼。
“传朕旨意!将此录状原文抄录百份,张贴于六部九卿衙门之外!令百官观之!自省之!”
“永宁县一案!林昭处置果决,无罪!有功!”
“赏金千两!绸缎百匹!”
“令,赐林昭临机募兵之权!”
“可在北境流民,军户及良家子中,自行招募兵勇,组建三百人亲卫!”
“其兵员、粮饷、军械,由兵部户部支持,即刻运往北境!”
“此三百亲卫,不入北境都护府兵册,不归北境节制,只听林昭一人号令!”
“待北境事了,此卫队可择优保留,随林昭一同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