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室友们山呼海啸般的“切”声和调侃,王腾重新躺回硬板床上:
“一群俗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睡觉,明天还要刷三套卷子。”
宿舍里再次爆发出一阵更大的哄笑声和嘘声,充满了欢乐。
周一上午的历史课,历史老师张海洋正站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地讲述着世界近代史的篇章。
他讲课的语调抑扬顿挫,带着一种对西方文明的推崇。
“同学们,你们看。”张海洋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敲击着“工业革命”四个大字:
“瓦特的蒸汽机,爱迪生的电灯,福特的生产线,这些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发明,无一例外都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上!”
他语气陡然一转:“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发展!全都是被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理念所带动的!”
他顿了顿,带着一种自己不能出国感慨:“就说日本,人家马桶都要刷6遍,马桶里面的水可以直接用来喝。”
“再说德国在一百年前青岛建造的下水道,现在还能找到用油纸包着的图纸和零件。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和高素质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走到讲台边缘,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所以,你们要好好读书,拼尽全力争取考出去。去美国,去英国,去那些真正代表了先进文明的地方,那里才有更广阔的天地,更自由的空气,更光明的未来。”
这番慷慨激昂的演讲,配合着张海洋那副痛心疾首又充满向往的表情,极具感染力,教室里一片寂静。
大多数同学都听得心潮起伏,不少人下意识地点头,被老师描绘的“发达国家”所打动。
然而,在这片近乎虔诚的寂静中,一个极其轻微、却异常刺耳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嗤——”
声音不大,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和不屑。
是王腾。
他平静地看着讲台上的张海洋,带着一种嘲讽。
公知当道,崇洋媚外!
这个年代的校园里,这种论调无处不在!
张海洋这番看似深刻,实则充满了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的陈词滥调,在他这个重生者听来,简直可笑至极
张海洋的目光聚焦在王腾身上
姜丽红坐在王腾旁边,紧张地揪紧了衣角,担忧地看着他。
王腾迎着张海洋审视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惧色。
他甚至带着挑衅微微扬了扬下巴,心想你要是再继续bb,我会让你下不来台。
张海洋张了张嘴,似乎想训斥几句,但想到王腾的成绩,最终,他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总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希望同学们认清现实,把握机遇,下课!”
姜丽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忍不住小声问道:
“王腾,刚才张老师说的其实也挺有道理的。你成绩这么好,以后会出国留学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