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郊,一座没有挂牌的四合院。
院里的海棠树开得正好,落英缤纷,却无人欣赏。
书房内,光线沉郁,空气里弥漫着老旧书卷和檀香混合的味道。
秦老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桌后。
他面前摊开的,正是那本从安州枯井下取出的,足以掀翻鲁东的黑色笔记本。
原件由王建国派出的最可靠的人员,搭乘专机,连夜护送至此。
秦老的手指,苍老而布满褶皱,却异常稳定。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动作很慢,仿佛每一个字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去消化。
书房里静得可怕,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站在一旁的秘书,连呼吸都刻意放缓,他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低气压,正从那位老人的身上弥漫开来,笼罩了整个房间。
秦老的表情,从最初的凝重,逐渐变得铁青。
这本账本,远比他想象中要可怕。
它记录的不仅仅是于正林个人的贪腐,也不仅仅是他向某个代号为“灰袍”的组织输送利益的流水账。
它更像是一份战略图。
一份“灰袍”组织如何利用这些黑钱,在鲁东,乃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权力渗透和布局的战略图。
“鲁东重工,海外并购案,通过离岸基金‘海鸥’,注入三亿美金,影响评估团队,使其放弃对德方核心技术专利的尽职调查。负责人,陈某。”
“北州电网,夏季峰谷电价调整听证会,安排五名‘专家’,引导舆论,为特定新能源企业获取超额补贴铺路。资金来源,香江信托。”
“某部委,青年干部遴选,将三人名单送至组织部刘某处。备注:未来可期。”
一桩桩,一件件。
涉及国企改制,金融政策,甚至人事任命。
这张网,织得又深又密,许多节点上的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这张大网的一部分,只以为是寻常的利益交换。
“灰袍”
秦老摘下眼镜,用手指用力按压着眉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腐败问题。
这是有组织的,以侵蚀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治根基为目的的犯罪。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小张。”秦老的声音有些沙哑。
“首长。”秘书立刻上前一步,躬身等候。
“你看看这个名字。”秦老的手指,点在笔记本的某一页上。
秘书凑过去,只看了一眼,瞳孔便猛地一缩,脸上血色瞬间褪去。
那个名字,他太熟悉了。
那是一位在金融领域德高望重,经常出现在国家级经济论坛上的权威人物。
而在这个本子上,他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一个境外银行的账户代码。
“他们他们怎么敢”秘书的声音都在发颤。
“不是敢不敢的问题。”秦老缓缓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是这张网,已经织了多久,织了多深的问题。”
他沉默了很久,整个书房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良久,他才重新睁开眼,眼神里已经没有了震惊,只剩下如万年寒冰般的冷静。
“通知下去。”
“从今天起,对名单上所有涉及人员,进行二十四小时一级监控。”
“所有进出境记录,资金往来,通讯信息,全部给我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