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面面相觑,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
林悦掐灭了手里的烟,走过来,看着韩萧,点了点头。
“好,我们等你。”
人群慢慢散去,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满地的烟头和一室的疲惫。
韩萧没有停留,转身又上了车。
“去机床厂。”
车子穿过寂静的古城,驶向灯火稀疏的工业区。
机床厂项目办公室的灯也亮着。
车灯扫过,韩萧看到办公室门口,黑压压地站着一群人。
是厂里的老师傅,老技术员。
他们没有像指挥部的人那样喧哗,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像一尊尊沉默的雕塑。
车子停稳。
韩萧推门下车。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
几十双眼睛,混杂着担忧、期盼、还有最后一丝信任,全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们不说话,只是看着。
这种无声的注视,比任何声嘶力竭的质问都更有分量。
韩萧没有走向办公室,他就站在院子中间,站在这些朴实的工人中间。
夜风吹起他西装的衣角。
他看着一张张被岁月和机油刻画出痕迹的脸。
“各位师傅。”他开口,声音有些低。
“我从京城赶回来,就是为了这个厂子。”
“你们信我,就安心回家睡觉。明天,照常上班。”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厂子,倒不了。”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复杂的解释。
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
人群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钳工,眼眶突然红了。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人群没有散开,他们就用这种方式,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投票。
最后,所有人都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安静地离去,消失在夜色里。
赵立德站在车边,看着这一幕,喉咙有些发干。
他知道,韩萧把最沉的担子,自己扛了下来。
回到市委招待所的临时宿舍,已经接近凌晨三点。
韩萧没有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走到桌边。
他将秦老给的牛皮纸档案袋,和秦玥给的平板电脑,并排放在桌上。
一纸,一屏。
一个盾,一个矛。
他没有急着去触碰它们,而是转身,找出茶叶,给自己泡了一杯滚烫的热茶。
茶杯的温度,透过掌心,驱散了深夜的寒意。
水汽氤氲,模糊了他的脸。
千里驰援的焦灼,面对乱局的冷静,被工人们无声信任所触动的波澜,此刻都沉淀了下来。
他坐在黑暗里,静静地喝着茶。
于正林这一招“攻心为上”,确实狠辣。
他甚至不用亲自出面,只用一道模糊的指令,通过官僚体系的层层放大和猜疑,就足以引发一场雪崩。
差点就瓦解了他最根本的阵地。
茶喝完了,杯子也冷了。
韩萧站起身,走到桌前,却没有拿起那份能定鼎乾坤的红头文件。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明天早上八点的会,他决定,先不亮出这张底牌。
他要看一看。
在于正林掀起的这场风暴里,谁是真正顶着压力想做事的人。
谁又是那个在人群里煽风点火,眼神躲闪的人。
还有,赵立德提到的那几个突然“联系不上”的市里领导,他们又在等着看谁的笑话。
第一刀,要砍在哪里,必须精准。
他要让那些藏在暗处的人,自己先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