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力保韩萧,但无法阻止程序的启动。
而只要程序一启动,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韩萧因作风问题被纪委谈话”的消息,就会像病毒一样,在安平县这个不大的官场里,瞬间传遍每一个角落。
杀人,不见血。
这才是刘振华最阴狠的目的。
扶贫办的办公室里,韩萧正在打电话。
他刚刚和秦老通过气,把张猛案子里那个致命的程序漏洞捋了一遍,心里有了底,正准备找律师商量下一步。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一个穿着白衬衫、神情严肃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韩主任,我是县纪委的。”
韩萧放下电话,看着来人,心里“咯噔”一下。
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不是针对项目的攻击,也不是针对他手下的人。
这是直接冲着他本人来的。
“有事吗?”韩萧的表情很平静,他示意对方坐。
年轻人没坐,只是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函件。
“韩主任,我们收到省纪委转来的一份群众举报,内容与你有关。根据纪律条例,我们需要请你本人,就举报信中的内容,进行一次谈话问询。”
“好,什么时间?”
年轻人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痛快,愣了一下。
“如果你方便,现在就可以。”
“行。”
韩萧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外套,动作干脆利落,仿佛只是去隔壁开个会。
没有愤怒,没有辩解,甚至没有一丝惊讶。
他越是这样平静,那个年轻的纪委干部心里反而越是没底。
一路上,整个县委大楼里,无数道目光,或好奇,或幸灾乐祸,或担忧,像探照灯一样打在韩萧身上。
“看见没,扶贫办那个韩萧。”
“怎么跟着纪委的人走了?”
“听说了吗?省报那个漂亮女记者,跟他有一腿!”
“啧啧,年轻人,爬得快,栽得也快啊”
流言蜚语,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也最恶毒的武器。
韩萧面无表情地走着,将所有的声音都隔绝在外。
他知道,从他跟着纪委的人走出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刘振华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一半。
深夜,韩萧才从纪委的谈话室出来。
整个过程,他有问必答,逻辑清晰,态度坦然。他详细说明了与苏沐清的每一次接触,全都是在公开场合,为了工作。
但他也明白,这种事情,你说破了天,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是一笔糊涂账。
信的人,不需要证据也信。
不信的人,你拿出铁证他也会说你作假。
他没有回家,也没有去秦老那儿,而是回到了自己冷清的办公室。
打开灯,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
他需要绝对的安静,来思考破局的方法。
一味地防守,澄清,解释,只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无止的被动,最终被口水淹死。
他必须反击。
而且必须打到对方的痛处,让刘振华再也不敢用这种招数。
桌上的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他拿起来,是一个陌生的省城号码。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