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收刀抬手示意亲兵取来酒坛,鎏金酒碗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琥珀色的马奶酒在碗中轻轻晃动,倒映着众人复杂的神情。
当也先与噶尔丹郑重地碰杯,将酒一饮而尽时,帐内压抑已久的气氛瞬间如冰雪消融。欢呼声、碰杯声此起彼伏,仿佛刚才剑拔弩张的对峙只是一场虚幻的噩梦。但噶尔丹知道,这只是他为族人争取到的一丝喘息之机,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未知与凶险。
至此,瓦剌各部终于被也先收入囊中。也先的野心并未就此满足,他立即着手实施下一步计划——颁布《瓦剌军律》与四翼军制,对麾下的战士进行全面整编与规范。在那以鲜血写就的军律中,一条条严苛的刑罚令人胆寒:“临阵后退者,斩全家;私通外敌者,剥皮示众”,如此残酷的律令,如同一记记警钟,时刻提醒着每一个士兵,背叛与怯懦的代价是何等沉重。
“缴获不献者,断手足弃于荒野”这条律令更是直击要害。也先深知,瓦剌各部向来以战养战,若战利品分散,必将导致后勤混乱,进而在战争中陷入困境。他要用这铁一般的纪律,将各部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打造出一台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当第一个因私藏战利品而被斩断手足、丢弃荒野的士兵发出凄厉惨叫时,整个瓦剌都为之震颤,也彻底明白了新的规则。
军纪整肃完毕后,四翼军制的构建有条不紊地展开。在巍峨的阿尔泰山麓,也先的长子博罗纳哈勒骑着高大的枣红马,威风凛凛地巡视着营地。他身后,八千准噶尔部精骑整齐列队,挽弓如满月,箭矢破空的呼啸声此起彼伏。博罗纳哈勒凭借精湛的箭法,被族人尊称为“小哲别”,他亲自传授士兵“三矢连射”的绝技,训练出的骑射手能在疾驰的马背上,于百步外精准射穿铜钱,他们将成为战场上用箭雨压制敌人的关键力量。
杭爱山下,次子阿失帖木儿的营地终日回荡着战马的嘶鸣声和金属碰撞的铿锵声。他麾下的和硕特骑兵,在黄沙中反复演练骑兵突击、长途奔袭与包抄分割等战术。阿失帖木儿身材壮硕如蛮熊,指挥作战时声若洪钟,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军队如同草原上的猎豹,随时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克鲁伦河畔,由土尔扈特部组成的前军先锋军旗猎猎作响。也先亲自坐镇中军大帐,巨大的沙盘上,石子与羊毛束标记着每一处潜在的战场。他时常登上高台,远眺麾下将士操练阵型,夕阳的余晖洒在铁甲与弯刀上,泛起如血般的光芒,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而在科布多,被收编的草原杂部正忙碌地搬运粮草,搭建仓库。新打造的皮筏载着成捆的箭矢和粮草,顺河而下,为战争储备着物资。也先将后勤辎重交给他们管辖,看似是边缘安排,实则是巧妙地将这些力量纳入体系,确保整个军队的运转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