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自站起身,将何老将军搀了起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将军忠肝义胆,豪情不减当年,朕心甚慰。就依老将军之言,择日为大公主加封。”皇帝说完忽又笑道:“既是老将军为大公主请封,不如,就请老将军拟定一个封号,如何?”
何老将军向来知礼,自然不会僭越,就道:“陛下学识渊博,老臣却是不通文墨,不敢在陛下与诸位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大公主的封号,还是由陛下来择定吧。”
皇帝笑道:“也罢,那就由朕来为大公主定个封号。”说完便沉吟起来,竟是要当场拟定。
这自然不甚合理,诸皇子公主的封号一般由中书拟定,皇帝圣裁,可眼下皇帝显然是等不及了,当场便要将大公主的封号定下里。
何皇后皱了眉头,正要开口,忽见父亲何老将军望过来一眼——不似平常的慈爱随和,而是展露出了一个将军的严厉冷酷。
何皇后一惊,下意识地闭了口。
她本不爱管这些琐事,可太子毕竟是她唯一的孩子,皇帝忌惮何氏,对太子防备的紧,太子渐大,也不甘示弱,身为母亲,她自然要帮太子,可何氏的郎主还是父亲,父亲不许她再多言,她也不敢违背。
就这样,众人皆默然,只有皇帝踱了两步,道:“大公主常在经山,也算长于吴地,封号便为吴兴,封地就在吴地,也算相合。”
何老将军王冯严等人一一点头附和,皇后虽未开口,却也未反对,这样一来,便无一人有异议。
皇帝立时便叫钦天监翻黄历择吉日,定在三日后,正式册封大公主为吴兴公主。
消息传到校场之上时,最终的比试结果也出来了。
吐谷浑队的旗帜到手后,长华便带着人向穆元景驻地驰援。
之前太子带着何家军围攻穆元景,但穆元景守得颇有章法,太子与何家军两队人马夹攻都未讨到便宜,长华见状,便带人悄然去了太子与何家军的驻地,然后在这里碰见了同样鬼鬼祟祟的二皇子队与荆州军队,长华一句废话都无,直接叫人上箭然后,她就拿到了四个队的旗帜。
加上此前拿到的吐谷浑的旗帜,长华手中已有五面旗帜,是这场大比之中的绝对胜者。
此后穆元景队攻扬州军队拿到了旗帜,北营军队攻南徐州队也获了胜,两队便各有一面旗帜。
前三甲已经产生,校场大比结束,日上中天,恰是午膳之时。
本是三场比试中最为激烈持久的比试,竟因大公主的参与而呈现了一个摧枯拉朽的进展,两个时辰内便结束了全部比试。
这种戏剧化的结果是众人都没想到的,毕竟,大公主队一个凑数的,最后竟成了这场大比的胜者,这谁能料到呢?
众人还在瞠目结舌连连惊叹,皇帝却已叫人去取了大公主队的弓箭,亲自拿在手中拉弦试射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