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月离开后,赵扶莹看向玉竹。
“明日就是中秋宴了,宗亲里面,我记得姨太太的身体不太好。”
玉竹当即翻看了一下宗亲记录表:“回姑娘,是的,姨太太的身体确实不太好,府中经常请大夫,据说花了不少钱。”
“她一向不喜欢我,每次见到我,总要想办法打压我,我这个人脾气又不太好,不喜欢被打压,她不会被我气出个好歹吧。”
玉竹瞬间明白了赵扶莹的意思,是希望明日府中有个大夫,有个什么时候的事情,能派的上用场。
“姨太太性子急,身子又不太好,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回发病,奴婢去请个坐堂大夫,明日在府中候着,以免宾客发生什么头疼脑热的,还要临时去请大夫。”
赵扶莹有些不赞同的蹙眉:“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请大夫不吉利,祖母最不喜欢不吉利的事情。”
“唉,真叫人为难。”赵扶莹挥了挥手,示意玉竹下去,玉竹一时之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姑娘的意思是希望有个大夫在,但是又不希望这个大夫是府中的,避免落人口实那这个大夫是姨太太带来的,不就没问题了?
次日一早,赵扶莹跟赵明月用过早饭,便开始在门口迎接宗亲族人。
因着老太太的缘故,宗亲纵然不喜欢赵扶莹,却也没有当面为难,不过夸奖赵明月的时候,却不会忘记踩赵扶莹。
赵扶莹也不生气,留赵明月在门口迎接客人,她则是在安排府中其他事情,姐妹俩配合到也颇为默契。
宗亲进了府,自然要先去南山堂拜见老夫人,与老夫人一起家长里短,张氏抱着翰哥儿规规矩矩的立在老夫人的身边,陪着见客。
“有段时日不见了,翰哥儿长得愈发的好了。”二房的秦氏见了礼之后,立刻去逗弄张氏怀中的孩子,“嫂嫂近来瘦了,你可要撑住了,不为别的,哪怕只是为了翰哥儿,你也得撑住了。”
张氏眼眶微红,笑着点头:“多谢你记挂着我们。”
秦氏一边逗弄孩子一边道:“这孩子将来是个干大事的,你瞧,无论我怎么逗他,他都稳如泰山。”
张氏看了一眼怀中的孩子,脸上总算有了笑容,这个孩子如今是她唯一的指望了。
三房的媳妇儿也凑上前逗弄孩子,不过她瞧着这孩子不像是稳重,倒像是没有灵气,一双眼睛死气沉沉的,完全没有小婴儿的灵动与好奇。
“这孩子瞧着怎么没灵气了,上次来的时候,一双大眼睛还滴溜溜的转。”
秦氏忙扯了她一下:“这小孩子一天一个样,翰哥儿这是稳重。”
三房媳妇儿顿时不说话了,坐到一旁听老夫人与宗亲说话,这时,一道披红挂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我没来迟到吧。”赫然是赵氏宗族的姨太太,一把年纪了,依然喜欢将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将眼中的不屑压了下去:“还早呢,怎么会迟到。”
姨太太身边跟着了姑娘,大约三十来岁的年纪,模样生的周正,却梳着姑娘的发髻,肩上还挎着个药箱。
姨太太在老夫人的身边坐下,当即朝着张氏伸出手:“来,把孩子给我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