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与孙娘子正在南山堂小酌,酒至半酣,陈嬷嬷急匆匆的跑进来。
“老夫人不好了,出事了,金吾卫前来府中通知,说是大姑娘出事了。”
老夫人手中的酒杯瞬间跌落在地,摔的粉碎:“出什么事了?”
“不知,只是说,中郎将稍后会将人亲自送回来。”
老夫人与孙娘子面面相觑,随即起身,匆匆往大门口而去,刚赶到垂花门,就看到却浑抱着昏迷不醒的赵扶莹进来。
老夫人的目光落在赵扶莹胸口氤氲开的大片血渍,以及跌落在空中染满鲜血的手,眼前直发晕。
孙娘子也是心中一惊,连忙去看孙淑,见她除了衣衫有些脏污外,并未受伤,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老夫人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到却浑面前,伸手去探赵扶莹的鼻息,确认她还活着,险些喜极而泣:“快,快去叫大夫不,去请御医。”
“老夫人,赵姑娘没事,只是晕过去了。”却浑神色微赧,若不是他出言恐吓,赵扶莹大抵这会儿还醒着。
“没受伤?那胸口的血”
“血是六皇子的,大姑娘没事”孙淑连忙解释道,说罢又埋怨的看了一眼却浑,看得他颇为不自在。
陈嬷嬷连忙上前从却浑的怀中接过赵扶莹,老夫人这才冷静下来道谢。
“多谢将军送她们回府,侯爷不在府中,不便招待将军,改日备上厚礼,再登门致谢。”
却浑也担心六皇子的伤势,当即告辞离去,张氏听闻赵扶莹出事了,匆匆赶来,看到陈嬷嬷怀中生死不知,满身是血的赵扶莹时,嘴角下意识的上扬。
谁知老夫人突然转过身,自然没错过她上扬的嘴角,一时怒从胆边生,上前就是一巴掌扇在她的脸上。
“把你脸上幸灾乐祸的表情收一收!”
张氏挨了打,也不敢反驳,忙垂下头,见老夫人一行人带着赵扶莹匆匆离去,这才抬起头,眼中的幸灾乐祸更浓了。
“夫人,二姑娘没回来。”甄嬷嬷提醒张氏,大姑娘与孙淑都回来了,但是二姑娘却不见踪影。
张氏心中隐隐不安,连忙跟上去,跟了几步,又停住了脚:“若是明月有事,老太婆也不会打我了。”
“你派人去找找明月,确认她的安全。”张氏虽然觉得赵明月不会有事,可心里总觉得不放心,总要知道人真的没事才能安心。
甄嬷嬷当即派了人去寻赵明月,张氏则是眼巴巴的关注着南山堂的动静,等着赵扶莹伤重不治身亡的消息传出来。
然而,大夫进了南山堂,许久都没有出来,张氏等的十分焦心,却不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被老夫人看在眼中。
“老夫人,奴婢已经给大姑娘检查过了,除了手臂上有一道划伤外,身上再无外伤,衣衫上的血应该不是大姑娘的。”
陈嬷嬷仔仔细细的给赵扶莹检查后,替她包扎好伤口,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这才来禀报。
孙娘子带着孙淑在一旁等候,听了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
老夫人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放松,目光看向孙淑:“孙淑,你说扶莹身上的血是六皇子的,这是怎么回事?”
“遇刺的时候,六皇子也在,大姑娘推开了我,让我躲起来,六皇子则是带着她引走了刺客。”
“等我跟着闻讯而来的金吾卫寻过去的时候,便看到六皇子腹部中箭躺在地上,大姑娘跪在地上满脸无措”
孙淑偷偷看了一眼老夫人的脸色,见她眉头紧蹙,心中颇为担忧:“老夫人不用担心,大姑娘之所以会晕倒,是被中郎将给吓的。”
“却将军吓唬她了?”
“却将军恐吓大姑娘,说是六皇子伤重,可能会死,大姑娘就被吓晕过去了。”
老太太有些不安的拿起一旁的茶盏,却发现里面的茶已经喝完了,不由得放下:“六皇子伤的有多重?”
“这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瞧见一支箭刺穿了六皇子的腹部,我们赶到的时候,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孙娘子见老夫人面色凝重,让孙淑回去换一身衣服,将她支走,这才看着老夫人道:“你可是在担心,六皇子受伤是受了大姑娘的连累?”
老夫人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她不是怕六皇子是受了赵扶莹的牵连而受伤,她怕的是,六皇子因她而死!
六皇子是养在太后身边的,颇得太后喜爱,因扶莹受伤,或许太后只是不悦,可若因她丧命,太后怕是要拿她陪葬的,届时永定侯府也是要吃挂落的,老夫人心底升起一丝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