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庆给前面的客人进行登记时,又有新的客人来到铺子里,在伙计的引导下排起了队。
待徐庆终于能稍事休息时,他翻看了一下这本登记簿,今日前来定制绣品的客人,竟然已经有六十多人!
“得问问楚娘子,这些绣品需要做多久,若后面几天再有客人来,是否继续接单。”徐庆喃喃自语道,转身朝着楼梯的方向走去。
此时第一批上楼的客人,已经有人拿着定金单子从楼上下来,每下来一个人,二楼便有伙计喊下一位客人上去,进入指定的隔间之中。
虽然接待客人的绣娘都是随机的,但此次只是登记客人定制绣品的具体要求,以及根据绣品的样式、幅面以及具体细节来商议价格,收取定金。
至于后面绣品的完成,还需要楚言根据每个人的能力,进行重新分配,亦或者是两三个人合作完成一幅绣品。
徐庆来到二楼楚言的隔间外面时,里面的客人还在与楚言商讨绣品的细节。
徐庆在门外等了一刻钟的时间,那客人才付好定金,从隔间离开。
客人开门时,楚言正好看到徐庆站在门外。
“可是来下订单的客人太多了?”楚言问。
徐庆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登记簿拿给楚言看:“如今已经登记了六十几个客人,按照这个架势,下午以及之后的几天,应该还会有人来。”
楚言仔细翻看了一下登记簿,又将登记簿交还到徐庆手里:“这些在册子上登记的人,未必每个人都会下订单。”
“另外,根据客人身份的不同,这上面虽有六十几个人,但是有一半应当都是中等幅面或是小幅面的绣品。这些绣品不占什么时间,咱们绣坊的绣娘,三四日便能完成。”
“若是接下来的两日再有人来下单,尽数接下来便是,等到前来预约的客人数量到三百人,你再来知会我。”楚言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
徐庆没想到楚言只看了一眼登记簿,竟然就能得到这么多信息,便是他自己,一时间也没想到这些,看来他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其实这倒也不怪徐庆,楚言毕竟多活一世,如今她能提前想到的许多,都是前世曾经摔过的跟头。
真正痛过,才会记得曾经伤这何处,再遇到同样的情况,该如何去规避。
从如画绣坊开业以来,楚言便已经将县城各个富户都调查清楚,每一户家中有多少产业,平日里消费习惯如何,她都花了心思去调查,再将调查结果记下来,这才有了只翻看一遍登记簿,便能将上面客人的消费能力摸清的举动。
至于徐庆,哪怕楚言不提起,他琢磨上一两日,也能想明白,今日只不过是忙于给客人们登记,有些焦头烂额,这才没有时间去细想。
让徐庆下了楼,楚言又叫楚朵儿喊下一位客人上来,便回到隔间里面。
将今日十位客人的订单全部接下,楚言带着所有绣娘一同来到三楼。
“今日接到这十件绣品的订单,有七件都是小幅面的绣品,顾客的要求不高,你们每个人都能独自完成,七个订单我放在这里,一人抽取一个,五日之内完成,待你们完成第一个订单,我再为你们安排后续的工作。”
如今绣坊正是最忙碌的时候,楚言可没有时间统一将所有的订单都安排好,索性先让大家手头有事可以做,再由她将大家后续的工作内容梳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