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楚言好奇的样子,谢淮的语气变得柔和:“一共花了五千两银子。”
“什么?!”这下轮到楚言惊讶了。
“相公,你是说,一共五千两银子,不是一间铺子五千两,对吗?”楚言生怕是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看到谢淮对着自己点了点头,楚言心中仍是震惊。
“也包括铺子里所有的货品?”
这货品,指的主要是粮行中的粮食,据楚言所知,李员外的这间粮行,几乎是李员外名下所有庄子上去年秋天收上来的粮食,都存储在里面,折算成银钱,少说也得有一千多两。
这样算下来,这两间铺子买的,可谓是亏本。
只是楚言此时并不知道,这间粮行李员外之所以忍痛卖出去,是因为只要有宫家施压,粮行里的粮食,就没那么容易出手,继续放下去,只能放成陈粮,低价卖给穷人。
“我答应帮李府付清拖欠这两间铺子里伙计的工钱。”谢淮又道。
不过这些工钱,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虽说只要铺子卖出去,李家也不差这几十两,可从铺子卖出去,到李家拿到银子,中间总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谢淮主动答应付清拖欠的工钱,虽然钱的数目不多,但也算是帮李家解决了很小一部分的麻烦。
听谢淮说完这些,楚言也忍不住这心里感叹,谢淮果然聪明,这般下来,不但李员外能痛痛快快地接受低价,还连带着“收买”了两间铺子的伙计们,可谓一举两得。
既然已经问清楚原因,确定谢淮不会有什么危险,楚言便没有耽搁他的时间,只在之后与殷氏聊天的时候,又把这件事同殷氏说了一遍。
转眼间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这一日。
按照传统,上元节这一日,县城会办灯会,青年男女们也都会在这一日出门看灯。
“言娘,可要去灯会看看?”晚饭时,谢淮问起。
他记得年轻的姑娘们,都喜欢灯会这种场合,若是言娘也想去看,他一定给言娘把最漂亮的一盏灯买回来送给她。
对于等会,楚言上一世早就看够了,况且清安县办的等会,虽然热闹,但想必应该没有太多稀奇的花灯。
毕竟在上一世,楚言连京城的等会都看过,更是见过许多盏精美的宫灯。
再加上天气还有些寒凉,楚言实在是不想出门。
可是看着谢淮一脸期待的表情,她拒绝的话实在是说不出口。
“反正今天晚上没有别的事,不如去看看吧。”楚言叹了口气,说道。
灯会的事,楚言虽然答应下来,但谢淮却总觉得,楚言似乎不像是表现出来的那般高兴。
莫非言娘并不喜欢花灯?谢淮心里琢磨着,却不敢将心中所想问出来。
待到吃过晚饭,在殷氏的催促下,谢淮和楚言二人总算是携手出了门。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
即便这些花灯的样式,在楚言看来并没有什么稀奇的,甚至大多数的花灯,还有些粗糙。
可是随着谢淮一路逛下来,楚言竟也觉得有趣。
有些摊位设有灯谜,猜对灯谜,便可以免费获得对应的花灯。
灯谜有难有易,楚言试着猜了几个,手中已经拿了一盏白兔花灯,一盏金鱼花灯,还有一盏荷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