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言说出这话,并不是为了敷衍族长,她的确需要两个能够一心将她当做师父,认真同自己学习绣技的徒弟。
花儿和朵儿这两个孩子,楚言瞧着便觉得喜欢,如今自己在塘梨村没多少交好的人,每日只和殷氏两人在家,若是多了这两个孩子每日陪着她们婆媳二人,家里也能更热闹些。
得知楚言应下要亲自教导楚花儿和楚朵儿,六堂叔楚河高兴得不行,语无伦次地朝着楚言道谢,又带着两个孩子一同给楚言行礼,若非还记得自己是楚言的长辈,他几乎要给楚言跪下。
瞧着楚河这般模样,楚言好生劝慰:“六堂叔,我既然答应了,自然是因为喜欢花儿和朵儿这两个孩子,您不必如此。”
“明日开始她们先随我学着,等到过几日孩子们的师公回来了,再让两个妹妹给我敬拜师茶。”
如此一说,楚河更觉得心安:“言丫头,你的恩情,六堂叔记下了。”
因着楚言让族长帮忙放了话出去,接下来的几日,又陆陆续续有村里的女子寻来谢家。
楚言并没有因为同时塘梨村的村民,就对挑选绣娘的标准有任何放松,即便没能入选的人对她颇有微词,楚言也并不放在心上。
几日下来,在塘梨村的村民中,楚言只选了二人。
其中一人,便是先前族长提过的周家娘子周茹,另一人则是许家的小女儿许四娘。
眼下已经入秋,一场秋雨之后,如画绣坊已经彻底修缮完成,则一吉日便可正式开业了。
楚言特地在县城请了先生测算,最终将开业定在了八月初八这一日。
眼下离开业还有五日时间,楚言也没闲着,她已经画了不少花样子出来,如今便叫已经定好的几位绣娘,每日去绣坊的三楼做工,就按照自己的花样子绣荷包和绣帕,工钱也从她们上工的第一日就开始算。
至于楚言自己,她特地选了上好的绢布和丝线,绣了一幅赏菊图。
这幅赏菊图长约两米,幅面不小,楚言在决定开绣坊那一日,便在准备了,其中用了足足十六种绣法,整幅画面花团锦簇,各色菊花争相绽放,在这秋日里十分应景。
这几日楚言几乎是夜以继日的赶工,只赶着在如画绣坊开业前一日将这赏菊图绣好,装裱完成,待到开业当天展开,挂在一楼正中央的位置,当做镇店之宝,也叫人知道自己的绣坊里有何等精湛的绣技。
白日里,楚言接着这赏菊图上的绣法,指点楚花儿和楚朵儿二人如何用针,再让她们在棉布上练习,这些天下来,两人的绣工虽还不能直接做绣品,却也初见成效,想来只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绣些简单的绣帕了。
终于,到了八月初八这一日。
楚言几乎两天都未合眼,总算将赏菊图赶工出来,一大早便去了县城铺子里。
如画绣坊中,四位绣娘早已到了。
“娘子,距离开业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咱们的绣帕和荷包都已经摆好,爆竹已经准备妥当了,娘子还有什么吩咐?”郑月月上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