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府老夫人的寿宴结束之后,楚言在清安县也算是一战成名,但她并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出风头,因此她提前便告知知县夫人,若是有人打听她的住所,先帮自己隐瞒着些。
接下来的几日,谢淮虽回到书院继续读书,却也帮着楚言留心绣坊那边修缮的事情。
至于先前赵钰下的那一批订单,数量并不算多,时间对于楚言来说,也十分宽裕,到了交付订单这一日,楚言将荷包和绣帕都收拾好,放在一个箱笼中,便准备出门。
“言丫头,不如娘陪着你一起去吧。”瞧着楚言背着这么大一个箱笼,殷氏主动开口道。
“娘,您在家等着就好,我很快就回来的。”楚言笑着拒绝道。
她当然知道,殷氏是心疼她,想要帮她分担一些。
只是这箱笼看着虽然大,却实在算不得多重。
但殷氏却一点都不想楚言受累:“正好,娘今日也要去县城买些东西,咱们这就出门。”
说完,殷氏不由分说地将楚言的箱笼接过来,背在背上,锁好院门便拉着楚言往县城而去。
楚言无奈地笑了笑,心里却盘算开来。
将来绣坊开起来,她几乎每日都要在绣坊和塘梨村之间往返,时不时就要带些东西,不如给家里添一辆马车,日后不管是拉货还是赶路,都方便不少。
但是添置马车的事,还要等她赚到钱再说,现在为时尚早。
到了县城,楚言同殷氏先将绣好的绣帕和荷包送去成衣店。
仔仔细细地将楚言带来的绣帕和荷包检查过之后,赵钰两眼放光:“楚娘子,这几日已经有不少女子来问这种图样的绣帕何时会有了。”
“我这成衣店的绣娘绣技到底生疏,又有旁的事情要做,每日能绣出条绣帕已是极限,如今看来,我找楚娘子下这笔订单,当真是再正确不过。”
楚言微微颔首,又道:“这一批绣帕和荷包,赵掌柜可别一下就卖完了。接下来这一个月,我得将绣坊开起来,恐怕是没有时间接订单的。”
赵钰连连点头:“楚娘子放心,若是卖得太快了,反倒卖不出更高的价格。”
“至于绣坊那边,娘子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只管使人来找我,毕竟我住在县城,离得近,也方便一些。”
“放心,若真有要帮忙的地方,我也不会与赵掌柜客气。”楚言笑着应下。
从成衣店出来,她先带着殷氏来到一个卖面条的摊位上点了两碗素面,婆媳二人垫了垫肚子,这才往自己买下的铺面而去。
谢淮虽时时与自己说着铺子修缮的进度,但楚言毕竟还未亲眼见过,这次既然来了县城,再加上绣坊再过不了多久,便要开门营业,自然是得亲自看一看的。
到了绣坊的位置,只见绣坊的牌匾已经做好,挂在铺子大门的正上方,上面覆了一块红布,等到正式开张,才能将红布揭下来。
绣坊的名字是楚言起的,叫“如画绣坊”,至于牌匾,则是谢淮写的字,再送去制牌匾的铺子着人做出来。
铺子里面也被谢淮请人仔细打扫了一番,原本的铺子有三层楼和一间阁楼,按照楚言的规划,一楼摆放绣好的绣品和带有刺绣的物件,方便客人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