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言也听出了赵钰的言外之意,又道:“赵掌柜想要定制的绣帕和荷包,是由赵掌柜提供花样子,还是”
“自然是用楚娘子的绣样,”赵钰一脸坦荡地开口,“我当然也不会让楚娘子吃亏。”
“所有用了楚娘子绣样的绣帕和荷包,除了该付给绣坊的费用,只要是在我的成衣店出售,我再另外分给楚娘子三成利润,楚娘子觉得如何?”
对于楚言来说,这是一笔稳赚不亏的买卖,她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但既然是谈生意,在商言商,她不会因为和赵钰关系好,就稀里糊涂地接下订单。
“赵掌柜要定多少绣帕和荷包?材料是由成衣店出,还是我们绣坊自行采购。另外还有,荷包和绣帕的工钱”
两人一番讨论下来,最终定下了第一批货要二百条绣帕和一百个荷包,十五日之后交付,由赵钰来提供材料和绣线,至于工钱,便按照一件二十文来计算。
两人定好契书,签字画押之后,赵钰一次性付了六两银子的工钱,便回去了自己的成衣店。
再过几日还要去知县府参加老夫人的寿宴,如今又有了赵钰新下的订单,绣坊开业的事,一时间便忙不过来了。
今天出来得急,若是再不回去,殷氏恐怕会担心,两人索性先回了塘梨村。
回村的路上,谢淮问:“言娘,这几日我没有别的事,修缮铺子我可以帮忙。另外,绣坊开起来之后,是否还要找几个绣娘?”
楚言点头:“绣娘是要找的。”
“不过我并不打算从县城找绣娘,庄户人家也有许多女孩子有刺绣天赋,若能找些这样的女孩跟着我学,一来能剩下一笔银子,二来,她们若学会了,将来也有一门手艺,能给自己赚出安身立命的银钱。”
看着身边娇小的女孩,谢淮更觉得她和旁人不同,分明自己才从一个火坑里出来,就已经开始想用自己会的东西,去帮助更多人改变命运了。
两人回到家里时,殷氏已经做好了午饭。
吃饭时,她特地说起早上的事。
“淮儿,言丫头,早上你们离开之后,张氏马上就来打听咱们家的事,怕是从哪里听到什么风声了。”
楚言若有所思,随后问:“娘,我记得从前张婶子和我大伯一家来往得颇多。”
殷氏点了点头:“我倒是没想这个,不过我还记得之前你们跟娘说的,言丫头绣那屏风的事,别叫外人知道,所以就把她给骂走了。”
听着殷氏喋喋不休地跟自己说起这些,楚言笑得眉眼弯弯:“娘做得对,咱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没道理还得跟旁人解释什么。”
说罢,又提起今天在县城:“赵掌柜帮我物色那铺子果然不错,我今日已经买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待铺子完全修缮完毕,咱们家在县城便也有一间铺面了。”
“那不是还不等淮儿考中举人,言丫头就先在县城当上女员外了?”殷氏同楚言玩笑道。
楚言也笑:“哪有这么容易?便是想把铺子的本钱赚回来,恐怕都得个一两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