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大问题:自从陈安平回来,陈安平的本家几十人,全都以各种理由请假,已经好多天没上工!”
潘大成疑惑道:“他们不上工,队长不管吗?
地里的活干得完吗?
村民们没意见吗?”
“呵呵”
陈国华尴尬一笑,低声道:“这个他们不干活,村民们其实很高兴!
队长是不会管的!”
“为什么?”
潘大成奇怪了。
几十个人请假不上工,为什么村里人没意见,反而高兴?
“这个这个”
陈国华搓着手,干笑着不敢说。
“这里没外人,就咱们两个人,有什么事你直说!
出于你口,入于我耳,出了这门就当没说过!”
潘大成端坐身子,颇有威严地说道。
陈国华眼睛左右睃巡,紧张无比,低声道:“这个地里其实没那么多活”
“只有农忙、双抢、插秧、收割,才需要所有人下地干活。
平时活就那么多,随便几个人就能干完!
少一个人下地干活,就少一个人赚工分,他们赚的工分就更值钱!”
“所以,陈家人请假不上工,他们队上人乐得高兴!”
“不是!
你说地里没这么多活,全队的活,几个人就能干完?”
潘大成坐起身子,不敢相信地道。
“这个这个是的!”
陈国华搓着手,紧张地道。
“潘干部你知道老陈吧,就是陈安平的父亲!
他以前是村支书,大冬天踩着冰雪,带头赤脚下地耕田。”
陈国华问道。
“嗯!
我听说过!”
潘大成板着脸,一本正经地道:“虽然他是陈安平的父亲,但是不得不说,他是一位勤劳肯干,吃苦在前,乐于奉献,积极带领村民,支持国家建设的基层好干部!”
“屁!”
陈国华不屑骂道。
“什么?”
潘大成脸一板,眼一瞪。
陈国华吓了一跳,赶紧解释:“对不起,我不是说您,我是说老陈!
他就是个假积极,争表现!
村里人谁不说他,傻不啦叽的!
他做的都是无用功,没事找事瞎折腾,根本用不着干的!”
“地里压根没这么多活!
就这么多地,他就算天天埋地里,把地攥出油,也只是瞎折腾,不会增加产量!”
陈国华不忿骂道。
陈国华的话,揭露了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村民劳动力,没法转化成成果,只是瞎折腾!
后世人看所有书本、报道、回忆,都说这个年代的农村,农民磨洋工、吃大锅饭、不认真干活,导致吃不饱饭!
这全特娘是胡说八道,放狗屁!
前面已经说了,上缴的粮食打着滚往上翻,调出省的粮食翻倍再翻倍,怎么吃饱饭?
你说农民怠工不劳动,导致吃不饱饭?你去看看,全国全省的粮食产量,是不是一年年在增长!
1953年前后,湘省年产粮约1000亿公斤;
1975年,湘省年产粮约2800亿公斤!
磨洋工不生产吗?
粮食产量一年年增长,就那么点地,产量翻了28倍,还能怎么样?
有些人故意歪曲事实,抹黑农民,抹消农民的贡献。
首先,这些话是谁说的?
屁民不会说话,都是知青说的!
有些知青的立场,恨不得把村民说成笨狗
就算农村读书出去的人,也不一定干过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