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什么华西村,什么猎德村,都要靠边站。
这些万亿产业,陈安平必须牢牢掌握在手里。
他还要让村里人,跟着他的指挥棒走;要有一支强力民兵队伍,防止什么亮证姐、二代哥、天龙人来摘桃子。
蜂蜜这点小钱,他没放在眼里,送给家族的人,让家族的人先吃点肉,吸引村里人紧紧向自己靠拢。
挺好!
“安平你真是好样的!”
“但我还是那句话,亲兄弟明算账,不能让人白干!
白干的事情,长久不了!”
陈福康给陈安平,竖起一个大拇指,满脸夸赞。
“现在很多人,在议论分队的事,尤其是孙家的人,天天上蹿下跳,恨不得马上分出去。”
“我看,不如趁这个机会分了队!”
陈福康沉吟着,提出一个建议:“咱们自己人,搞一个生产队,办一个养蜂的队社企业,或者其他的什么队社企业。
队社企业由安平当家,让安平带着我们大家,过上好生活!
咱们自家人暗中,还能签一个契约,队社企业由安平拿一部分股子,不白干!
一旦国家政策变化,变回以前那样,允许私人持股,咱们就把契约拿出来,那一部分股子,就是安平的!”
“安平,你真能带着咱们这些人富起来,我保证不让你白干!
我说一个数,5成股份!
只要能带领我们本家二十多家人,每年赚到一万块钱,你就拿5成股份!5成股份就是你的,我们其他所有人,占剩下的5成股份!
你们怎么看?”
咝!
一桌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地看着陈福康。
这简直惊天动地。
完全违背当前政策啊。
陈安平也很惊讶。
陈福康这货,人才啊!
这已经是80年代企业所有制改革了,是真正的,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其动作之大,远远超过小岗村包产到户。
陈福康的计划,无疑非常好,放在80年代后期,就是完美的家族企业创业计划。
但是放在70年代,太超前了。
即便80年代前期,这样的企业,也很难生存,很容易被政策变化击倒。
陈安平思考着可能性。
毫无疑问,陈福康的提议是最好的,完美解决了陈安平的疑虑。
既保证了陈安平的利益,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利益。
陈安平非常满意。
他甚至不需要5成股份。
他不缺钱,他只要控制权!
问题是政策!
现在大风即将要过去,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平反。
很快,城里就会允许,小摊贩生意。
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有3年!
做生意的时机,即将到来。
问题是,直到80年代中期,政策一直有反复。很多人,不仅产业没保住,自己还进了牢房。
不过,我最不怕的,就是政策。
真有人想动自己的产业,去问问孙有仁。
对了,孙有仁已经火化了!
当地全是土葬,讲究点的,还会偷偷做法事。
孙有仁活着是孙家的主心骨,带着孙家人喝酒吃肉,横行霸道,没少捞好处。
死了以为孙家人,会很心疼,会有一场痛心疾首风光大葬。
结果,直接火化了!
国家还奖励了二十块钱!
就这
在村里人眼中,还不如一口薄棺裹着,随便喊几个人抬着埋了呢!
直接烧成灰了!
狗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