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未至,晨光熹微。
柳府的大门缓缓开启,吱呀作响。
寒风裹挟着冰冷的湿气,扑面而来。
卢璘与另外四名参考的柳府家丁,身着统一的青色襕衫,从柳府大门内走出。
五个人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背着沉甸甸的行囊。
厚实的毛毯,松软的褥子,甚至还有小巧的铜制手炉。
大夏的童试,一入考场便要待足一整天,吃喝拉撒,都需自备。
卢璘的身上,除了这些,手上还提着一个塞得满满当当的提篮。
提篮里,是父亲亲手做的卤味下水,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
还有夫人林氏准备的各色果脯糕点,以及一个装满了热水的竹筒水壶。
东西实在太多了。
尽管卢璘如今十二岁的身形,早已比同龄人高出大半个头,此刻却还是被这一堆东西压得都快找不着人了。
“璘哥儿,我来帮你拿吧。”同行中年纪最大的家丁刘安主动提议。
他们四人这次下场,纯粹是走个过场。
就是为了凑够五人联保的名额,好让璘哥儿能顺利报名。
至于考中,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不用。”
卢璘摇了摇头,拒绝了刘安的好意。
看上去东西多,可在他手里,却感觉不到多少分量。
这点重量,还不如他每日晨练时,悬腕练字来得费力。
一行人默默地走在清河县清晨冷寂的街道上。
不多时,县学考院那堵高墙,便出现在视野中。
考院门前,早已是人头攒动。
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前来应考的学子,粗略看去,不下数百人。
有的踌躇满志,自信满满,有的焦虑担心,胡乱张望,也有的学子波澜不惊,面不改色。
卢璘的目光在人群中一扫,一眼就看到人群不远处的大伯。
此时的大伯并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老老实实地排队。
正和自己友人,站在队伍一旁的大树下,指点江山,唾沫横飞。
察觉到了卢璘的目光,大伯也看了过来。
而后拨开人群,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径直走了过来。
“璘哥儿,别紧张。”
大伯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拍了拍卢璘的肩膀。
“这次就当是来见识见识,考不上也没关系。”
“你年纪还小,机会多的是。”
卢璘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还没考呢,就唱衰我考不上是吧!
大伯见卢璘没有反应,尬笑了两声,又慢悠悠地走了回去。
卢璘见大伯如此悠闲,暗自摇头。
大伯早已是童生。
县试与府试,都已通过,不用排队下场,只等着最后一场院试,去府城一决高下。
可不在家好好准备院试,来这里凑什么热闹?
时间一点点流逝,队伍也在缓慢地向前挪动着。
接近半个多时辰过去,终于轮到了卢璘。
负责检查的小吏一脸的公事公办,先是示意卢璘把东西都放下。
紧接着眼睛在卢璘身上仔仔细细地扫了几个来回。
从卢璘脸上察觉不出任何异常后,才开始小心仔细地翻检着卢璘的篮子。
卤味闻了又闻,各种糕点果脯用针插进去。
又抖了抖他的被褥,确认没有任何夹带。
接近一炷香的时间,检查完卢璘随身携带的物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