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的甲板上,魏长青的身影甫一出现,码头上嘈杂的议论声便戛然而止。
众人纷纷躬身行礼,山呼“恭迎学政大人”。
魏长青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走下舷梯,脸上挂着温和得体的笑容。
他对着众人微微拱手,声音清朗,字正腔圆。
“诸位同僚,不必多礼。”
“临安府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本官奉皇命而来,只盼能为临安文坛,再添几分气象。”
“日后,还需仰仗诸位鼎力相助。”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有上官的气度,又全了同僚的面子。
听着这番场面话,柳老爷站在人群之后,嘴角带笑。
果然是宴党中人,惯会说这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
不过,这样也好。
璘哥儿,终于可以下场了。
翌日,府城,圣院学宫。
这里是大夏王朝派驻各省的科举主官,学政大人办公与居住之所。
学宫朱红色的高墙上积着厚厚的白雪,檐角的神兽在寒风中沉默肃立。
魏长青的管家福伯正指挥着仆役,清扫庭院中的积雪。
他刚安排妥当,一个衣着华贵的男子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手里还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福管家,小人是府城张家的,特来拜见学政大人。”
福伯脸带微笑,目光却并未在那个锦盒上停留分毫。
“我家大人昨日才刚刚到任,一路舟车劳顿,今日怕是没空见客。”
“您的拜帖,自然会为您呈上去。”
“至于大人见与不见,就不是老奴能决定的了。”
对方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看着对方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只能讪讪地将拜帖留下,退了出去。
福伯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摇头。
老爷这才上任第一天,想走门路的人,就已经快把学宫的门槛给踏破了。
福伯转身,捧着一叠厚厚的拜帖,穿过回廊,走向后方的书房。
书房内,魏长青并未在处理公务。
他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庭院中那棵被白雪覆盖的古松。
听到脚步声,他才回过头。
“老爷,这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拜帖。”
福伯将那叠厚厚的拜帖,轻轻放在了黄花梨木的书案上。
魏长青的目光扫过那高高的一摞,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张。
“府城张家,有子八岁,能诗善对,望大人一见”
魏长清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又拿起第二张。
“府城李家,有孙九岁,过目不忘,三日成诵”
第三张,第四张
无一例外,全是举荐家中神童的。
魏长青的脸色一点点的沉了下去,但却一点也不意外。
自己决定投身宴党,明哲保身,就该想到会有被首辅大人的声名所累一天。
世人皆以为他魏长青,也是走了首辅的路子,靠着神童的名号才平步青云。
上行下效。
临安府这些世家大族,便也以为他好的是这一口,削尖了脑袋想往他这里塞人,好走一条捷径。
可笑。
若是真正的神童也就罢了,可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敢妄称神童。
魏长青心中冷笑,随手翻开拜帖后附上的几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