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毒日头,将下河村的土路烤得龟裂。
卢家小院里,唯一一张用了几十年的八仙桌被搬到了唯一有点阴凉的屋檐下。
一家十口人,围着桌子等着吃午饭。
卢老爷坐在上手埋着头,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
李氏拉着女儿石头眼巴巴的等着饭菜端上来。
说是饭菜,其实就是水煮放盐或者清蒸放盐,主食是杂粮掺着野菜做的窝窝头,以及杂粮粥。
而且饭菜是定量的,这个量由祖母来决定。
男人都是两个窝窝头,女人和小孩只有一个,粥也有区别,男的浓稠,女的和小孩大多汤汤水水。
不一会,一口大锅端了上来。
锅里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杂粮粥,几根蔫头巴脑的野菜在里面无力地漂浮着。
旁边,还有一小碟黑乎乎的咸菜。
唯一能见点油星的,是桌子正中央那一小盘炒鸡蛋。
金黄的鸡蛋碎被切得细细的葱花包裹着,看着诱人,可那分量,也只够每人尝一筷子。
祖母拿起长柄的木勺,在锅里搅了搅,先给大伯盛了满满一碗。
碗里的粥,堆得冒了尖。
“老大,你读书费脑子,多吃点。”
大伯点了点头,心安理得地接了过去。
轮到卢厚时,祖母手里的勺子只是在锅边浅浅一捞,半勺清汤寡水倒进了碗里。
虽然也是稠的,但比起大伯那碗就相差得多了。
李氏看着丈夫碗里那点可怜的吃食,忍不住开口:
“娘,我家男人腿伤还没好利索,白天又在地里干了一上午的活,您多给盛点,他才有力气。”
祖母瞪了一眼,又用木勺在锅里搅了一下,添了一点,看上去才好了一些。
但这个做法,却让大伯有些不悦,饭也没着急吃,放下了筷子。
“二弟妹,你这也太不懂事了,粥总归就这一些,你多吃了,三弟三弟妹是不是要少吃?”
见李氏目光放在自己面前的碗里,大伯又连忙解释:
“别看我啊,我读书费的是脑力,比下地干活辛苦多了。”
“咱家穷了几代,就指望着我这个读书人考上秀才,光宗耀祖呢。”
祖母用木勺敲了敲锅,打断了想要反驳的李氏。
“老二家的,操持一个家不容易,老大要读书,你就体谅一下。”
李氏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默默地低下了头。
分好了食物,卢老爷放下烟,准备吃饭。
他动了第一下筷子,卢家其他人才开始午饭。
卢璘妹妹小石头,一边喝着稀粥,一边嘴馋盯着那盘炒鸡蛋,诱人的油香,让小石头下意识的咽口水。
眼馋着盯了好一会,小石头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伸出自己的小筷子。
筷子才刚刚接触到炒鸡蛋。
“啪!”的一声。
一根筷子狠狠地敲在了她的小手上。
“小丫头嘴馋什么。”
“这鸡蛋是你堂哥吃的,他在蒙学念书,得补补脑子,你还小,别沾荤腥。”
说完,祖母又转头看向李氏:“没大没小,孩子都教不好。”
石头的眼圈瞬间就红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掉下来,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盘近在咫尺的鸡蛋。
李氏心里委屈,她刚才正把碗里的粥匀给卢厚,一下没看住小石头。
没有开口反驳,李氏连忙将女儿揽进怀里,柔声哄着。
“石头乖,吃饭,娘给你夹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