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账本里的秘密
林晓推开家门时,客厅的灯还亮着,暖黄的光裹着一股酱油混着葱花的香味飘过来。王秀兰正弯腰擦茶几,蓝布围裙的边角沾了点面粉——下午蒸包子时,她特意多放了两勺糖,知道林晓爱吃甜口的。听见开门声,她直起身,手里的抹布还在半空中悬着:回来了饭在锅里温着,你爸刚还念叨,说你这礼拜加班多,肯定饿坏了。
林建国从阳台走出来,手里攥着个旧搪瓷杯,杯沿磕了个小豁口,里面是凉透的菊花茶。他看了林晓一眼,没说话,把杯子往茶几上一放,发出当的一声轻响。杯底还沾着点茶叶渣,是昨天泡的,他总舍不得倒,说再泡一遍还能出味儿。
林晓换鞋的动作顿了顿。这氛围有点不对,往常她回来,爸爸早该凑过来问今天地铁挤不挤领导没为难你吧了。她把帆布包往沙发上一扔,包带蹭到沙发扶手上的补丁——那是去年她不小心勾破的,妈妈舍不得扔,找了块碎花布缝上,针脚歪歪扭扭,却比新买的沙发套还让她心安。
爸,妈,跟你们说个事。林晓走到厨房,掀开锅盖,里面是一碗红烧肉,几块排骨炖豆角,还有一碟凉拌黄瓜——都是她爱吃的。肉炖得软烂,一夹就脱骨,是妈妈炖了两个小时的成果。她拿起筷子,却没动,深吸了口气,把早就在心里盘了无数遍的话咽了咽:咱们省不是出了新的养老金政策嘛,就是2019年以后的缴费档次能提,最多一年交8000,退休了每个月能领800多。妈要是按最高档补,每个月能领1000出头呢。
空气瞬间静了下来。王秀兰擦茶几的手停了,抹布上的水珠滴在茶几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林建国端起搪瓷杯,又放下,手指在杯沿摩挲着,那里有他几十年握杯留下的包浆。
领那么多干啥王秀兰先开了口,声音有点干,像被风吹久了的纸,现在每个月200,够花了。我跟你爸早上喝稀粥,就着家里腌的咸菜,中午炒个青菜,晚上煮点面条,一天花不了十块钱。菜市场下午五点以后菜价减半,我去捡点便宜的,能吃两三天。
200够啥呀妈!林晓急了,放下筷子,筷子碰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响,现在一斤肋排都快40了,你们要是感冒发烧,去趟医院挂个水就得好几百,200块钱够干啥的上次张阿姨她妈,就因为舍不得花钱看病,小感冒拖成肺炎,最后花了好几千!
感冒了喝碗姜糖水就好,哪用去医院林建国终于说话了,语气硬邦邦的,像他以前在工厂里用的铁块,你别瞎操心,我跟你妈过了一辈子,啥苦没吃过以前你爸我在车床厂,手指头被机器划了个大口子,就用碘酒擦了擦,照样上班,也没见咋地。
这不是省钱的事!这是保障!林晓的声音提高了点,嗓子有点发紧,以后你们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每个月多领800,就能请个钟点工打扫卫生,或者买点现成的饭菜,不用再自己买菜做饭了!我算了,一共要补9万,我出4万,你们出5万,这钱花得值啊——十年就能回本,以后都是赚的!
9万王秀兰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手里的抹布啪地掉在地上,她弯腰去捡,膝盖咯吱响了一声——那是年轻时在社区做保洁,冬天跪在地上擦瓷砖落下的毛病。这么多钱林晓,你知道9万是啥概念不我跟你爸以前在工厂,一个月工资才300块,9万得攒二十年!你爸下岗那年,咱们家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是你奶奶把她攒了一辈子的500块养老钱拿出来,才给你交了学费!
林晓鼻子一酸,想说我现在能赚钱了,奶奶的钱我能还,你们的病我能扛,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一个月工资1万2,在这座二线城市不算低,可房租3500,水电燃气500,通勤费200,再加上偶尔给爸妈买点牛奶水果,每个月能攒下3000就不错了。4万对她来说,是攒了大半年的钱,是她拒绝了同事无数次聚餐、没买过一件超过200块的衣服才攒下来的。可她觉得值,只要爸妈晚年能过得踏实点。
爸,那些事我都能想办法。林晓的声音有点哽咽,奶奶那边我每个月都寄钱,你那腿要是疼得厉害,咱们就去大医院看,钱的事我来解决。养老金这事更重要啊,这是每个月都有的钱,是给你们的定心丸!
林建国站起身,走到阳台,背对着她们。窗外的路灯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肩膀有点驼——那是年轻时扛机床零件压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是最便宜的红塔山,想点,又想起林晓不喜欢烟味,又塞了回去。我不同意。他的声音从阳台传过来,带着点沙哑,像砂纸磨过木头,这钱不能动。你奶奶今年82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住院得用钱;你爸我这腿,阴雨天就疼,万一以后要做手术,也得留着钱。这9万,是救命钱,不能拿去‘赌’。
这不是赌!林晓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是国家政策,是社保局担保的,肯定靠谱!我同事张姐去年就给她爸妈补缴了,现在每个月能多领600,张姐说她妈现在敢买苹果了,不用总等着她寄!
别人是别人,咱们是咱们。林建国转过身,眼睛里满是林晓看不懂的固执,张姐爸妈是老师,退休工资本来就高,家底厚。咱们跟人家比不了——你爸我没文化,你妈没工作,这辈子就靠攒这点死钱过日子,不能冒险。
2
养老金的抉择
林晓看着爸爸的眼睛,那里面有疲惫,有焦虑,还有她从未读懂过的恐惧。她突然觉得自己说的话像隔着一层玻璃,她在这边急得跳脚,爸妈在那边却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她抓起沙发上的包,转身就走。门砰地关上,把王秀兰的叹息和林建国的沉默都关在了里面。
走在小区的路上,晚风有点凉,吹得她眼睛发疼。她掏出手机,翻出张姐的微信,手指有点抖。张姐,我跟我爸妈说补缴养老金的事,他们不同意,咋整啊
别急,老一辈都这样。张姐很快回复,还加了个抱抱的表情,他们不是舍不得钱,是怕钱打水漂,也过惯了苦日子,总觉得手里攥着现金才踏实。你别光跟他们算经济账,得跟他们讲实在的——比如带他们去社保局问问,或者找个补缴了的邻居跟他们聊聊,让他们亲眼看到好处。
林晓看着手机,心里稍微松了点。或许,她真的太急了,没跟爸妈好好说清楚。她想起小时候,她想要一个洋娃娃,爸妈没买,她哭了好几天,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家里连电费都快交不起了。她总是这样,只看到自己想要的,却没看到爸妈背后的难处。
第二天是周末,林晓没去公司加班——领导昨天还问她要不要趁周末赶个方案,能多拿500块奖金,她拒绝了。她早早地回了家,手里拎着两袋水果,是爸妈爱吃的橘子和苹果,特意挑了软一点的,怕他们牙口不好。
推开门,看见王秀兰在厨房包饺子,案板上摆着一碗韭菜馅,绿油油的,还撒了点虾米——那是妈妈昨天特意去菜市场买的,知道林晓爱吃。林建国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报纸是楼下超市免费送的,他翻得都快起毛边了。气氛比昨晚缓和了点,至少没有那么僵。
妈,我帮你包。林晓走过去,洗手,拿起一张饺子皮。饺子皮是妈妈自己擀的,边缘有点厚,却比外面买的有嚼劲。
王秀兰没说话,把调好的馅往她面前推了推,又递过来一双筷子。厨房里静悄悄的,只有筷子碰到碗的声音,还有妈妈偶尔咳嗽的声音——那是冬天扫楼道时冻的,一到换季就犯。
爸,昨天我跟你们说的事,不是我一时冲动。林晓先开了口,声音放软了点,像怕惊扰了什么,我查了政策,是咱们省社保局官网发的,还有文件编号,肯定靠谱。我还问了社保局的电话,昨天打过去问了,工作人员说,这个政策是长期的,不会变,而且以后养老金还会逐年上调,你们以后领的钱会越来越多。
林建国放下报纸,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手指在报纸边缘捻着:政策这东西,谁说得准以前你爸我在工厂,说好了干满三十年给退休工资,结果工厂倒闭了,啥也没捞着。我跟你妈这辈子,被骗怕了。
林晓捏着饺子皮的手顿了顿。她知道爸爸下岗的事,可她那时候还小,只记得那段时间家里很少吃肉,妈妈总是煮白菜土豆。她不知道,爸爸下岗那天,在工厂门口坐了一下午,回来的时候,眼睛是红的,却跟她说没事,爸以后给你赚更多的钱。
爸,现在不一样了。林晓把饺子馅放进去,捏出整齐的褶子——那是妈妈教她的,说饺子捏得紧,日子过得稳,现在是国家统筹的养老金,不是工厂自己发的,肯定不会黄。你看隔壁李爷爷,他是退休教师,每个月养老金都按时到账,从来没断过。
李爷爷是教师,跟咱们不一样。王秀兰把包好的饺子放进盘子里,摆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咱们是居民养老,跟职工养老不一样,万一以后没钱发了,咋办我跟你爸都老了,经不起折腾了。
林晓看着妈妈手上的皱纹,还有指关节上的老茧——那是常年做家务、干零活磨出来的。妈妈以前在社区做保洁,冬天要用水冲楼道,水溅到手上,很快就冻成冰,她的手裂了好几个口子,渗出血来,就用创可贴包着,接着干。夏天顶着大太阳扫地,汗湿透了衣服,贴在背上,她也舍不得买瓶矿泉水,就带个水壶,装着凉开水。
妈,我不想让你们再受苦了。林晓的声音有点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现在能赚钱了,我想让你们享点福。你看张阿姨,她补缴了养老金,现在每个月能领700多,她跟我说,现在每周都能跟老伴去吃顿饺子,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舍不得花钱。
享啥福啊。王秀兰叹了口气,拿起一张饺子皮,手指有点抖,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那9万,是我跟你爸攒了十年的钱。你爸下岗那年,咱们家连米都快买不起了,是你奶奶把她的养老钱拿出来,才帮咱们渡过难关。从那以后,我跟你爸就知道,钱不能乱花,得留着应急。
我记得。林晓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滴在饺子皮上,晕开一小片湿痕,那时候我上小学,放学回来就问‘妈妈,今天吃红烧肉吗’,你总是跟我说‘明天吃’,可明天还是白菜土豆。有一次我发脾气,把碗摔了,你没骂我,自己躲在厨房哭。
王秀兰的眼圈也红了,她别过头,用围裙擦了擦眼睛:那时候妈对不起你,让你跟着受苦了。所以现在,我跟你爸想多攒点钱,万一你以后有难处,我们还能帮你一把。你在城里上班不容易,房租贵,吃饭贵,以后还要买房、结婚,都得用钱。那9万要是补缴了,我们啥也帮不了你了。
林晓愣住了。她一直以为,爸妈不同意是因为舍不得钱,却没想到,他们是怕自己以后有难处,想把钱留着帮她。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她着想,从来没想过自己。
爸,妈,我不用你们帮我。林晓吸了吸鼻子,把眼泪擦干,我现在工作稳定,每个月能攒点钱,以后买房结婚,我自己能搞定。你们的钱,就该花在你们自己身上,让你们晚年过得好点,这才是我想看到的。
你这孩子,咋就不明白呢林建国有点急了,站起身,膝盖又响了一声,钱在手里,才踏实。你以为赚钱那么容易你在公司加班到半夜,受领导的气,妈都知道。万一你以后失业了,或者生病了,我们手里有钱,还能给你搭把手。要是把钱补缴了,我们啥也帮不了你,心里不踏实。
林晓看着爸爸,突然觉得他老了。以前他在她眼里,像座山,什么事都能扛。可现在,他的头发白了大半,背也驼了,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没以前有力气了。她突然意识到,爸妈不是固执,是他们太爱她,太怕给她添麻烦。
要不,咱们去社保局问问林晓提议,声音里带着点恳求,明天我休息,咱们一起去,让工作人员跟你们说,这样你们也放心。要是你们还是不同意,那我就再也不提这事了。
林建国和王秀兰对视了一眼,没说话。过了一会儿,王秀兰点了点头:行,去问问也好。咱们心里有底了,也省得你总惦记。
3
社保局之行
第二天早上,林晓特意起了个大早,给爸妈做了早餐——煎蛋、牛奶,还有她昨天买的包子。她怕爸妈路上饿,还装了几个橘子在包里。去社保局的路上,林建国一直攥着宣传册,那是林晓打印出来的,上面用红笔标了重点。王秀兰坐在旁边,时不时地问:社保局的人会不会骗咱们啊林晓总是笑着说:不会的,妈,那是国家单位,肯定靠谱。
社保局大厅里人不多,一个穿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小姑娘很热情,脸上带着笑,给他们倒了杯水。
大爷大妈,你们想了解补缴养老金的政策是吧工作人员拿出一张宣传册,递到他们手里,你们看,这个政策是针对2019年以后参保的城乡居民,提高缴费档次,最高每年8000,补缴之后,退休后的月领取额会大幅提高。像阿姨这个年龄,今年55岁,要是按最高档补缴,60岁以后每个月能领1050,大爷按次高档补,每个月能领820。
那这个钱,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吗不会断吧王秀兰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她把宣传册拿得紧紧的,手指都有点发白。
肯定能按时领,这是国家统筹的,由社保局统一发放,每个月15号之前肯定到账。工作人员笑着说,而且咱们省的养老金已经连续18年上调了,以后随着经济发展,还会继续涨,你们以后领的钱会越来越多。
林建国皱着眉头,手指在宣传册上划过:那要是我们没领几年,人不在了,剩下的钱咋办这不就亏了吗
这个您放心。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要是参保人去世,个人账户里没领完的钱,会全额退给家属,还会有丧葬补助金,大概是3600块。相当于你们存的钱,要么自己领了,要么留给家人,不会亏。
林晓看着爸妈的表情,明显比刚才放松了点。王秀兰把宣传册递给林建国,小声说:听起来还行。林建国没说话,却把宣传册翻得更仔细了,连角落里的小字都没放过。
从社保局出来,阳光很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王秀兰走在前面,脚步比刚才轻快了点,还跟林晓说:前面有家卖油条的,咱们买几根回去,中午熬点粥喝。林建国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宣传册,时不时地翻一下,嘴里还念叨着:每个月1050,一年就是12600,十年就是12万6,好像是挺划算。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晓笑了,知道他们心里的顾虑正在慢慢消失。她挽着妈妈的胳膊,说:妈,咱们买两根就行,爸血脂高,不能多吃。王秀兰点点头:对,听你的,少吃点没关系,解解馋就行。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没再提补缴的事。她每天下班回家,都会陪爸妈聊聊天,听他们讲以前的事。爸爸说他年轻时在工厂,为了赶工期,连续加班一个月,最后拿到奖金,给她买了个洋娃娃——那是她第一个玩具,她玩了好几年,直到玩具的胳膊掉了才舍得扔。妈妈说她以前在社区做保洁,有个老奶奶经常给她送水果,说她辛苦,后来老奶奶搬家了,还特意跟她告别,让她心里暖了好长时间。
那些琐碎的小事,像一颗颗珠子,串起了爸妈平凡又坚韧的一生。林晓以前总觉得,爸妈的世界很小,只有柴米油盐,可现在她才知道,他们的世界里,装满了对她的爱。
周末的时候,林晓带爸妈去了趟公园。正好碰到妈妈的老邻居张阿姨,张阿姨也是补缴了养老金,现在每个月能多领500。张阿姨手里拎着个鸟笼,里面有只画眉鸟,正叽叽喳喳地叫着。
秀兰,你咋没补缴啊张阿姨拉着王秀兰的手,声音洪亮,我现在每个月能领700多,比以前多了500,我跟老伴现在每周都能去吃顿饺子,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舍不得花钱。上次我想买件新棉袄,以前总犹豫,现在直接就买了,花了300多,穿着可暖和了。
我还在想呢,有点舍不得钱。王秀兰笑着说,眼神里却有点动摇。
舍不得啥呀!张阿姨拍了拍她的手,这钱花得值!你想啊,咱们现在年纪大了,手里有笔稳定的收入,心里踏实。以后孩子们不在身边,咱们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不用给他们添麻烦。我儿子一开始也让我补缴,我也犹豫,后来去社保局问了,才知道划算。你看我现在,想买点啥就买啥,多好。
王秀兰听着,点了点头,还问张阿姨:那你补缴了多少钱啊每个月真能按时领吗张阿姨一一回答,还拿出手机,给她看养老金到账的短信:你看,这是这个月的,720块,准时到账。
林晓在旁边看着,心里有点高兴。有时候,别人的例子比自己说一百句都管用。
4
心结终解
回家的路上,王秀兰突然说:晓啊,要不咱们就补缴吧
林晓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眼睛都亮了:妈,你想通了
张阿姨说得对,咱们手里有稳定的收入,心里踏实,也不用给你添麻烦。王秀兰看着林晓,眼神里满是温柔,你爸也跟我说了,以前总想着给你留钱,可仔细想想,咱们晚年过得好,不让你操心,才是真的帮你。你在城里上班不容易,我们不能再让你为我们的事担心了。
林建国在旁边点了点头,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那是他的记账本,上面记着每一笔开销,几分几毛都清清楚楚。他翻到最后一页,说:我跟你妈算了算,咱们手里有5万2,补缴5万,还剩2000,够应急的。你出4万,咱们凑够9万,正好。
林晓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她知道,爸妈终于理解了她的苦心,而她也终于明白了爸妈的顾虑。他们不是固执,只是太爱她,太怕给她添麻烦。
爸,妈,谢谢你们。林晓抱住他们,声音哽咽,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王秀兰拍了拍她的背,像小时候哄她睡觉那样:傻孩子,谢啥呀,咱们是一家人。
5
缴费凭证的温暖
一周后,林晓带着爸妈去社保局办理了补缴手续。工作人员帮他们算了金额,林建国补缴5万,王秀兰补缴4万,林晓拿出自己攒的4万,凑够了9万。办理手续的时候,王秀兰一直盯着工作人员操作,生怕出什么错,直到拿到缴费凭证,她才松了口气,把凭证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里,像宝贝一样。
走出社保局的时候,夕阳正好,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王秀兰手里攥着缴费凭证,脸上带着笑容,还跟林建国说:晚上咱们去吃红烧肉,再买个西瓜,庆祝庆祝。林建国点点头:行,听你的,再给晓买瓶她爱喝的酸奶。
林晓挽着爸妈的胳膊,走在回家的路上。风吹过来,带着夏天的味道,很舒服。她知道,以后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分歧,还会有矛盾,但只要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心,始终紧紧地贴在一起。
回到家,王秀兰把缴费凭证放进了老抽屉里——那里放着爸妈以前的账本,上面记着每一笔开销,几分几毛都清清楚楚。现在,缴费凭证和账本放在一起,像一对老朋友。王秀兰看着它们,笑着说:以后啊,咱们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省了,每个月都有1000多块进账,日子能松快点了。
林建国坐在旁边,喝着菊花茶,点了点头:是啊,以后咱们也能像张阿姨那样,偶尔去吃顿饺子,买件新衣服了。
林晓看着爸妈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个老抽屉里,不仅放着账本和缴费凭证,还放着一家人的爱与希望。以后的日子,会像这暖黄的灯光一样,温暖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