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卫国正在埋头研究陈昂给的“女娲计划”初步构想图,闻言抬起头,有些不悦:“咋咋呼呼的,天塌下来了?”
“比天塌下来还邪乎!”张师傅把那两块金属“啪”地一声拍在桌上。
梁卫国扶了扶老花镜,定睛一看,瞳孔猛地一缩。那是一块银白色的t5钛合金,和一块黄澄澄的特种铜,被完美地焊接在了一起。焊缝处,两种金属的分子结构几乎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没有一丝一毫的裂痕或气泡,光滑得像是一整块天生的双色金属。
“这这是用电子束焊机焊的?”梁卫国拿起那块金属,声音都有些发颤。
钛和铜,由于熔点、热膨胀系数差异巨大,在传统焊接领域被认为是“不可焊”的。强行焊接,结果只会是焊缝开裂,或者材料报废。
“可不是嘛!”张师傅兴奋得满脸通红,“以前咱们不敢把那宝贝疙瘩的功率开足,怕电网不稳烧了机器。现在不怕了!我让小方(方华仁)把功率直接拉到了一百五十千瓦!那电子束打上去,就听‘滋’的一声,零点零一秒都不到,就成了!您摸摸,这焊缝,比姑娘的脸蛋还滑溜!”
梁卫国用粗糙的手指,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那道奇迹般的焊缝。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焊接。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将不同特性的尖端材料,随心所欲地“嫁接”在一起的能力。这是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制造火箭燃烧室、制造无数尖端设备梦寐以求的神技!
“好!好啊!”梁卫国猛地一拍桌子,眼眶都红了,“把厂里所有的技术员都叫来!开会!我们以前那些因为材料和工艺限制被毙掉的设计方案,统统给我从档案柜里翻出来!我们现在,要重新设计!”
如果说梁卫国这边是技术上的狂飙突进,那么孙建业那边,则是在上演一出金融版的“空手套白狼”。
冀北省,省会。人民银行省分行的行长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年近六旬的周行长,靠在宽大的皮质座椅里,慢条斯理地品着一杯龙井。他面前,坐着一脸谦卑笑容的孙建业。
“孙总,”周行长放下茶杯,语气不咸不淡,“你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你们未来科技,想申请一笔‘无上限、低利息’的专项技术贷款,用于一个叫‘女娲’的项目?”
他特意在“无上限”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和怀疑。
“是的,周行长。”孙建业腰杆挺得笔直,脸上却笑得像朵菊花,“我们这个‘女娲计划’,是响应国家号召,解决咱们国家在半导体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重点攻关项目。一旦成功,意义重大,不亚于当年的‘两弹一星’!”
他把陈昂教的话术,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周行长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孙总,你的心情我理解。你们未来科技最近风头正劲,又是环保技术,又是国家试点,我们银行也很看好你们。但是,金融有金融的规矩。‘无上限’的贷款,别说我这个省行,就是总行,也不敢这么批。你们总得有个具体的数额,以及,最重要的,你们拿什么来做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