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仁扶了扶眼镜,淡淡一笑:“甘不甘心,不都这么过来了吗?人啊,到了这个年纪,就得知足。什么大项目,我见得多了。不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画图、写报告,最后成果是领导的,黑锅是自己的。没意思,真没意思。”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疲惫和辛酸。
孙建业见状,赶紧上前一步,满脸堆笑:“方专家,您误会了。我们陈总说了,只要您肯来,给您成立独立的材料实验室,给您配最好的设备,给您最高的权限!年薪这个数!”
他伸出了五根手指。
方华仁眼皮都没抬一下:“五百?还是五千?卫国,带你的人走吧。我这人,不值这个价。”
梁卫国和孙建业面面相觑,第一次感觉到了挫败。他们准备好了一万种说辞,却没想到对方根本油盐不进,连听下去的兴趣都没有。
就在气氛陷入僵局的时候,资料室的门被推开了。
陈昂走了进来。
他没有看方华仁,而是径直走到了那堆积如山的资料架前,饶有兴致地翻看着那些泛黄的期刊和报告。
“苏联的《金属学与热处理》、德国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美国的《先进材料》,方专家,您的外语功底,应该很不错吧?”陈昂开口了,声音不大,却让方华仁的身体僵了一下。
方华仁转过头,审视着这个年轻人。他能看出来,这个人才是正主。
陈昂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用黑色绒布包裹着的小东西,轻轻地放在了方华仁面前那张布满灰尘的桌子上。
“方专家,我不是来跟您谈钱的。钱,是对人才的尊重,但不是对科学家的收买。我知道,能打动您的,只有一样东西。”
他缓缓地揭开了绒布。
绒布下面,是一块只有指甲盖大小,通体漆黑,却在灯光下反射出奇异的、如同星空般深邃光泽的金属片。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拥有生命一般,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超越现有物理法则的质感。
方华仁的瞳孔,瞬间收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猛地扑了过去,几乎是抢一般地拿起了那块金属片。他先是放在眼前仔细观察,接着又用手指轻轻摩挲,感受着那不可思议的光滑度和硬度。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这这是什么?!”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这种晶体结构这种原子排列不可能!这不可能是地球上现有技术能制造出来的东西!它的密度它的韧性天哪!”
他像个疯子一样,在资料室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落满灰尘的显微镜和一个简陋的硬度计。他笨拙地操作着,嘴里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梁卫国和孙建业都看傻了。他们不知道那块小小的金属片是什么,但他们能看到,方华仁那双原本死气沉沉的眼睛里,此刻重新燃起了火焰,那是求知和探索的火焰,是科学家见到神迹时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