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黄立国冷哼一声,眼神里闪过一丝嫉恨。他和刘建军同级别,但刘建军掌管的钢厂是上游产业,向来比他这个搞机械加工的腰杆子要硬,两人素来不睦。“他刘建军的手,还能伸到我们机械行业里来?我倒要看看,他能护到什么时候!”
黄立国眼珠一转,一个阴损的念头浮上心头。
“小李,你马上去技术科和安监科,挑几个信得过的人,组成一个调查组。”他靠在宽大的椅子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声音阴冷,“就以‘技术安全审查’的名义,去一趟青阳。给我好好查查那个‘神农一号’!我倒要看看,一个乡镇小厂,闭门造车搞出来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安全隐患!”
他特意在“好好查查”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秘书心领神会,立刻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三天后,一辆挂着省城牌照的吉普车,耀武扬威地开进了红旗农机厂。
车上下来四个人,为首的是黄立国的心腹,技术科副科长,张建。
张建揣着手,挺着啤酒肚,一副钦差大臣下凡的傲慢派头。他看都没看前来迎接的孙建业,直接就奔着车间里的“神农一号”去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所谓的“技术安全审查”,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鸡蛋里挑骨头。
“这个焊接点,不牢固!有安全隐患!”
“这根管线布局不合理!容易磨损,造成泄漏!”
“发动机的噪音太大!不符合环保标准!”
张建带人围着一台“神农一号”,拿着小本子,这里敲敲,那里看看,嘴里振振有词。
孙建业和钱解放等老师傅跟在后面,气得浑身发抖。他们说的那些问题,要么是无中生有,要么就是吹毛求疵。谁都知道,他们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来找茬的。
“孙厂长啊,”张建最后拍了拍机器的外壳,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你们这个产品,创新精神是可嘉的,但是,技术很不成熟,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啊!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着想,我们调查组认为,有必要对你们的产品进行封存,并将相关的技术图纸带回省里,让我们的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改进。”
“技术共享”,这四个字他没说出口,但那贪婪的嘴脸,已经把“明抢”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你们你们这是欺人太甚!”孙建业气得嘴唇都在哆嗦。
他知道,图纸一旦被带走,那“神农一号”就再也不是他们红旗厂的了。
“怎么?孙厂长对我们省厂的决定,有意见?”张建的脸瞬间沉了下来,手里的行政大棒高高举起,“还是说,你想抗拒调查?”
就在调查组的人准备拿出封条,强行封存机器,带走图纸的时候,一个平静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
“张科长是吧?”
众人回头,只见陈昂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那里。
他没有跟张建争辩,也没有发怒,只是拿出了一样东西,晃了晃。
那是一台小巧的,在这个时代显得极为科幻的录音机。
然后,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拨通了省钢厂刘建军办公室的电话,并按下了免提键。
电话很快接通,刘建军洪亮的声音从听筒里传了出来:“喂?是陈昂小同志吗?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材料又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