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临想起昨夜姜嬛直击要害的建议,再看看眼前这群只会打嘴仗的大臣,一股无名火瞬间涌上心头。
他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冷冽。
“够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大臣都噤若寒蝉,垂首肃立。
“朕已决定,安置流民,以工代赈,户部、工部,三日内拿出具体章程!”
“吏治腐败,严查到底,吏部即刻选派得力干员,微服暗访,彻查赈灾粮款去向,凡有贪墨盘剥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霍临的声音如同寒冰,将姜嬛昨夜的建议稍加润色,直接变成了圣谕。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则脸色微变。
“皇上圣明!”以柳丞相为首的一派官员立刻躬身附和。
“皇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臣却站了出来,面带忧色,“以工代赈,耗费巨大,国库恐难支撑,严查吏治,牵连甚广,恐引起朝野动荡,还请皇上三思啊。”
霍临眼神一冷,目光如刀锋般扫过那位老臣。
“你的意思是,让流民饿死冻死在城外,让贪官污吏继续逍遥法外,让豪强劣绅肆意妄为,就不动荡了?”
“国库空虚那就开源节流,吏治腐败,那就更要查,查一个,办一个,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脑袋硬,还是朕的刀快。”
“至于人手不足......”霍临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众臣,“传朕旨意,今年科考提前,加开恩科,朕要广纳贤才,让那些真正有才学,肯做实事的年轻人,为朝廷效力!”
哼,这帮老家伙,占着茅坑不拉屎。
他早就想换一拨新人,像她那样有想法敢说话的。
那说话的大臣被霍临毫不留情的话语噎得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着,再也不敢多言。
“皇上圣明!”柳丞相再次带头高呼,声音洪亮。
“皇上圣明!”其余大臣也纷纷躬身附和。
霍临冷哼一声,不再看他们。
“退朝!”
他拂袖起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大臣。
姜嬛在御书房又小憩了一会儿,才在王德贵的护送下,慢悠悠地往未央宫走。
清晨的阳光洒在宫道上,暖洋洋的。
她心情不错,不过刚走到御花园附近,迎面走来一行人。
柳书瑶一身素雅的白月宫装,由两名宫女搀扶着,脚步虚浮,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
她看到姜嬛,脚步微顿,在宫女的搀扶下,微微福身行礼。
“妾参见庄妃娘娘。”
“妹妹免礼。”姜嬛停下脚步,微微颔首。
“谢娘娘。”柳书瑶直起身,动作有些迟缓。
然而,就在她起身的瞬间,身体突然晃了一下,脚下似乎被什么绊到,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前踉跄了一步,直直地朝着姜嬛撞了过来。
姜嬛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想伸手扶她,但柳书瑶冲过来的势头太猛,姜嬛被她撞得后退了半步,才勉强稳住身形。
“啊!”
柳书瑶低呼一声,脸色瞬间煞白如纸,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显然这一撞让她很不舒服。
“柳嫔娘娘!”她身边的宫女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七手八脚地扶住她。
“你没事吧?”姜嬛倒没什么事,站稳后便上前一步,伸手想帮忙扶她。
就在这时,只听啪嗒一声轻响。
一个药包模样的东西从柳书瑶的袖袋里滑落出来,掉在了姜嬛脚边的青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