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玫瑰湾的午夜惊魂
玫瑰湾的海风,是悉尼最昂贵的呼吸,今夜却裹挟着浓得化不开的咸腥与来自太平洋深渊的、难以言喻的未知气息。凌晨3点27分,纽索斯海德路这条蜿蜒于富豪海岸线上的缎带,正被浓稠如墨的潮雾吞噬。星光早已湮灭,仅存的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在湿冷的、几乎凝滞的空气中,晕开一团团昏黄的光晕,如同溺毙者最后涣散的瞳孔,徒劳地照亮着咫尺之内的虚空。万籁俱寂,唯有海浪在悬崖下不知疲倦地低吼,像某种庞然巨物沉睡的鼻息。
死寂被骤然撕裂。
一声巨响,超越了金属扭曲的尖啸,更像是某种庞大灵魂被硬生生撕碎的哀嚎,毫无预兆地炸裂开来!一辆蒂芙尼蓝的劳斯莱斯幻影,如同从地狱深渊挣脱锁链的幽灵船,狂暴地碾过道路中央的隔离线,冲上逆行道。时间在那一刻被压缩、扭曲。下一秒,它便以毁灭性的姿态,将一辆刚结束送货、正准备驶离的银色奔驰面包车撞得离地而起,再狠狠掼回地面。
轰——咔嚓——滋啦——!
金属的呻吟、玻璃的爆裂、塑料的粉碎声交织成死亡的序曲。面包车像被巨手揉捏过的锡纸玩具,瞬间扭曲、坍塌,车体结构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浓烈刺鼻的汽油味混合着橡胶烧焦的气息,在冰冷的雾气中迅速弥漫开来,成为死亡降临前最不祥的预告。
劳斯莱斯的引擎盖狰狞地翘起,如同野兽张开的巨口,前挡风玻璃呈蛛网状碎裂,但驾驶舱结构奇迹般地保持了大体完整。驾驶座一侧的车门,在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中,被一只戴着鸽血红宝石戒指的手,从内部推开。
23岁的林晚(小说化名)踏了出来。镶满碎钻的细高跟鞋,鞋跟锋利如锥,精准地、毫不犹豫地踩在一片狼藉的碎玻璃碴上。咔嚓,清脆又冷酷的碎裂声,在这死寂得只剩下车辆残骸呻吟的凌晨,刺耳得令人头皮发麻。她周身毫发无伤,甚至那身当季最新款、剪裁完美得如同第二层皮肤的高定套装,都未曾沾染一丝皱褶、一粒尘埃或一滴油污。只有鬓边一枚镶嵌着硕大钻石的发卡,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微微松脱。她只是微微蹙了下精心描画的柳叶眉,抬手,用那戴着红宝石戒指的纤长手指,极其优雅地将发卡轻轻推回原位。钻石在昏黄迷蒙的路灯光下,折射出冰冷而璀璨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芒。
五十米外,面包车的残骸里,希腊裔司机乔治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混合着浓烈的血腥味,如同风中飘摇的蛛丝,微弱却顽强地试图穿透她周身的无形屏障。那声音里饱含的痛苦与绝望,足以让任何尚有良知的人心碎。林晚甚至没有朝那个方向投去哪怕一丝余光。她只是拿出手机,屏幕冷白的光瞬间映亮了她毫无波澜的眼眸,那眼神深邃得如同此刻吞噬一切的太平洋。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像是在高级餐厅预订一个靠窗的位置:王律师,New
South
Head
Road,按预案处理。立刻。
第二章:追猎幻影
重案组警探马克的指尖在冰冷的键盘上焦灼地敲击,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紧锁的眉头和眼袋下浓重的阴影,那是无数个在数据迷宫中徒劳跋涉的夜晚留下的印记。警局的中央数据库在他面前展开,浩瀚如宇宙,却也冷漠如荒漠。林晚这个名字,一个清晰可见的符号,投入其中,却激不起一丝涟漪。
没有社交媒体账号的蛛丝马迹——没有自拍,没有打卡,没有点赞,仿佛她从未存在于这个数字化的世界。税务记录一片空白,干净得像被最专业的清洁剂反复擦洗过。甚至那套位于悉尼港最昂贵地段、如同悬浮在云端、价值数千万澳元的顶层公寓,其产权也诡异地挂在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名为星辉资本的空壳公司名下。而星辉资本本身,又像一个精心设计的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其最终受益人隐藏在巴拿马、英属维尔京群岛更深的迷雾之中,深不见底。
马克感觉自己不是在追查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在追逐一个由金钱、律师和离岸账户精心编织的幻影。每一次看似接近的线索,最终都消失在错综复杂的法律条文和跨国屏障之后。
他不得不转向最原始的方法——走访。林晚那栋顶级公寓楼的邻居们,非富即贵,但也并非铁板一块。然而,当马克出示证件,谨慎地询问关于顶层那位神秘年轻女住户的信息时,得到的证词却如同被同一只无形的手操控过的复读机,单调得惊人,却又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一致。
她一位衣着考究、牵着名贵犬种的女士,透过昂贵的墨镜瞥了马克一眼,语气带着上流社会特有的疏离,总是戴着能遮住半张脸的墨镜,超大那种,像明星躲狗仔。进出有专门的保姆车,黑色的,窗户全黑,直接开到门口地库,从不见她自己开车或者步行出来……像个幽灵。她顿了顿,似乎觉得这个词很贴切。
另一位正在阳台上修剪盆栽的家庭主妇,则指向对面顶楼那个如同空中宫殿的阳台:哦,你说那些小怪物她的语气里混杂着难以掩饰的羡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那些叫……Labubu对,色彩鲜艳的玩偶,排成一排,傻笑着看着整个海港。听我儿子说,那一整套限量版,每一个都贵得吓人,加起来……啧啧,能顶我丈夫半年的薪水呢。她摇摇头,仿佛在谈论另一个星球的事物。
马克抬头望去,在对面顶楼宽敞得如同小型广场的阳台上,一排造型怪异、色彩夸张的Labubu玩偶,在阳光下咧着大嘴,空洞的眼神似乎正嘲弄般地俯视着芸芸众生。那笑容,在此刻的马克眼中,充满了冰冷的戏谑。
嗅觉灵敏的媒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秃鹫,以惊人的速度围拢过来。《每日邮报》的头版标题像一记裹挟着公众愤怒的响亮耳光,狠狠抽在司法系统的脸上——天龙人少女与三亿保释金之谜:谁在凌驾法律之上!配图是林晚走出警局时那张精致无瑕、却冷漠至极的侧脸。
保释听证会的气氛肃杀得如同葬礼。法庭内座无虚席,空气仿佛凝固,无数双眼睛聚焦在被告席上那个纤细的身影。林晚的代理律师,王姓男子,一身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眼神锐利如鹰隼,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他从容起身,在法官、检察官、旁听席和无数摄像机镜头的注视下,优雅地从昂贵的真皮公文包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支票。他没有说话,只是用两根手指夹着它,如同丢弃一张无用的纸片,轻轻滑过光洁得能映出人影的长桌,精准地推到法官面前。
老法官扶了扶眼镜,低头瞥向那张支票。那一长串令人窒息的0,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住他的呼吸。七千万澳元!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个惊雷,足以在瞬间买下半个法庭,买下在场许多人心中的天平,甚至动摇某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原则。法庭内响起一片无法抑制的倒抽冷气声。检察官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有力的反驳。金钱的重量,在此刻压倒了所有未出口的控诉。
保释获准。
当林晚捧着一杯星巴克纸杯——杯身上甚至没有一丝污渍——在几名面无表情、体格健硕的保镖组成的铜墙铁壁簇拥下,穿过法院门口由闪光灯和记者歇斯底里的追问组成的狂潮时,她臂弯上随意挂着的那只稀有的、纹理完美的喜马拉雅鳄鱼皮铂金包,因保镖推搡记者的动作而微微倾斜。一支小巧精致的金色管状物,如同熟透的果实般,悄无声息地从敞开的包口滑落,嗒的一声,滚落在冰冷坚硬的大理石地面上。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小姐!你对受害者有愧疚吗
三亿保释金是否证明了司法不公
请回应一下‘天龙人’的称呼!
记者的狂轰滥炸被保镖隔绝在外。林晚目不斜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径直走向等候的豪华轿车。一名眼尖的摄影记者,凭借职业本能,在混乱中迅速俯身,用长焦镜头捕捉到了地上的物品。他小心翼翼地将照片放大、再放大。屏幕上,那支唇膏管身上的色号名称,在特写镜头下清晰得刺眼——权力红(Power
Red)。记者看着屏幕,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是讽刺,也是寒意。
第三章:云端之巢与深海暗流
马克警探终于拿到了那张来之不易的搜查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强烈的探求欲,踏入了林晚那座位于悉尼港云端之巅、奢华得令人窒息的顶层公寓。厚重的智能门锁无声滑开,一股混合着昂贵雪松、白麝香与某种难以名状的空旷感的冷冽气息扑面而来。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整个悉尼港的壮丽画卷,歌剧院洁白的贝壳、海港大桥钢铁的拱弧尽收眼底,阳光慷慨地洒满每一个角落。然而,这极致的美景和奢华,却透着一种博物馆般的冰冷与空洞,仿佛这里只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而非有人真正生活过的家。
马克的目光如同探针,扫过每一寸空间。意大利定制家具线条冷硬,当代艺术品价格不菲却透着疏离感,衣帽间里陈列的衣物鞋包如同奢侈品博物馆的展品,纤尘不染。这里的一切都完美得虚假。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书房巨大,一整面墙的书柜摆满了精装书,许多连塑封都未拆开,更像是一种装饰。
他的耐心在一个不起眼的、隐藏在书柜侧面的小抽屉深处得到了回报。抽屉里没有珠宝,没有现金,只有一叠纸张泛黄、边缘磨损的文件。马克屏住呼吸,轻轻抽出。首页抬头清晰地印着:西澳皮尔巴拉地区XX区块地质勘探最终报告。他快速翻阅,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撞击。报告的核心结论用加粗字体标注:铁矿砂平均纯度68%——全球罕见富矿,预估储量惊人。这份报告的价值,足以撼动矿业格局,是点石成金的魔杖。
然而,更让马克感到一股寒气从脊椎窜升的,是压在这份价值连城的勘探报告下面的一份复印件。纸张质地普通,印着简体中文。抬头是:XX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内容是关于某大型国有矿业企业海外投资合作的批复文件,落款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公章和一个同样难以辨认的签名。日期,赫然是数年前。跨越国界的隐秘关联,如同幽灵般浮出水面。这份批文,像一把钥匙,隐隐指向了那份富矿报告背后的权力来源。
与此同时,技术部门的攻坚也在进行。林晚那台被物理摧毁的私人电脑硬盘,如同被打碎的魔镜,专家们正试图从无数碎片中拼凑出幽灵的倒影。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努力,几封被匆忙删除、仅余支离破碎片段的加密邮件,如同深海中的荧光生物,在数据的废墟中被艰难捕捉。
邮件内容冰冷、高效,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黑天鹅号’船队,立即改道印尼勿里洞岛锚地。清关手续照‘老渠道’办理。务必确保轨迹不可追溯。最高优先级。阅后即焚。
邮件发送的时间戳,被技术专家用红圈重重标记出来——恰恰在林晚那场致命车祸发生前72小时。这仅仅是命运的巧合还是庞大计划中一个冰冷的时间节点马克盯着屏幕上那行冰冷的指令,黑天鹅号、勿里洞岛、不可追溯这些词语在他脑中盘旋,与那场惨烈的车祸现场画面重叠,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藤蔓般缠绕住他的心脏。
第四章:岛屿夜宴与沉默的代价
同一片深沉的夜幕,笼罩着南太平洋某个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标记的坐标点。一架线条流畅、涂装低调的湾流G650私人飞机,如同暗夜的蝙蝠,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岛屿深处一条被严密守卫的私人跑道上。跑道尽头,是隐匿在茂密雨林中的奢华别墅群。
林晚褪去了那些闪耀夺目的奢侈品光环,换上一件质地精良、剪裁完美的纯白丝质衬衫,下搭简单的黑色长裤。洗尽铅华,反而更显出一种不容侵犯的清冷气质。她走向悬崖边一栋视野最为开阔的别墅。巨大的无边泳池如同镶嵌在悬崖边缘的一块巨大黑曜石,倒映着南半球璀璨的星河,仿佛与大海和天空融为一体。池边,几个气质非凡、衣着看似随意却价值不菲的年轻人正举杯谈笑,气氛闲适,却弥漫着一种掌控世界的松弛感。
其中一个面容英俊、略带玩世不恭神情的男子,正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一颗东西。那东西在泳池反射的星光和别墅柔和的灯光下,折射出令人心悸的猩红色光芒——一颗鸽卵大小、未经切割的原始血钻。那浓郁得如同凝固血液的红色,在他修长的手指间流转,散发着原始而危险的美。刚果的新玩具,成色还行。他随口说道,仿佛在谈论一颗普通的石子。
另一个斜倚在躺椅上的年轻人,滑动着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展示着一个界面复杂的加密货币钱包。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最近市场波动不小,不过总算把‘小目标’挪稳了。屏幕上那一长串不断跳动的、以比特币和以太坊计价的数字,其价值足以让一个小国的央行行长心跳骤停。
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温文尔雅、笑容如同精心计算过弧度的男人,轻轻晃动着手中的水晶杯。杯中琥珀色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冰块撞击杯壁,发出清脆而规律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的目光投向刚刚走近的林晚,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父亲们对最近的风向有些担忧。需要更干净的‘壳’,更顺畅的‘管道’。他抿了一口酒,视线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林晚,比如……你撞废的那辆劳斯莱斯——多么完美的消耗品。它从一开始就从未真正属于你,不是吗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在某个时刻,像一张用过的纸巾一样被丢弃,抹去痕迹。他的话语如同毒蛇的信子,冰冷、精准,带着致命的优雅,揭示着这场看似意外背后冰冷无情的逻辑。
第五章:破碎的躯壳与消失的证据
城市的另一端,乔治的苦难才刚刚开始。他的右腿在车祸中遭受了毁灭性的粉碎,经过长达九个小时如同炼狱般的手术,最终没能逃脱被截肢的命运。当麻醉药效如同退潮般缓缓散去,钻心刺骨的剧痛和巨大的、足以吞噬灵魂的绝望感瞬间将他撕裂。他躺在惨白的病床上,浑身被冷汗浸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全身的痛楚神经。墙壁上悬挂的电视,正兀自播放着新闻。屏幕上,林晚那位王姓律师正面对着镜头,表情沉痛而严肃,发表着声明:
…我的当事人林晚女士长期遭受严重的网络暴力和不实指控,身心俱疲,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此次事故纯属意外,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我们呼吁公众保持理性,尊重司法程序,避免对当事人进行二次伤害。同时,我们对乔治先生的遭遇深表同情…
乔治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张精致、无辜、仿佛饱受委屈的脸庞。律师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同情理性身心俱疲一股无法遏制的、混合着滔天怒火和刻骨屈辱的洪流,冲垮了他最后的理智堤坝。他喉咙里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野兽般的嘶吼,用尽全身残存的力量,猛地抓起床头柜上的电视遥控器,用尽全身力气,狠狠砸向那张虚伪的脸!
哐当——哗啦!
遥控器在屏幕上撞得粉碎,塑料碎片四溅。他刚刚安装不久、还带着金属寒意的机械义肢,也因这剧烈的动作失控地重重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刺耳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屏幕闪烁了几下,林晚律师那张脸扭曲变形,但声音仍在继续,冰冷而流畅,仿佛病房里这场无声的、源自灵魂深处的崩溃从未发生。乔治颓然倒下,粗重地喘息着,泪水混合着汗水滚落,巨大的无助感像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
就在那个充斥着痛苦、绝望和愤怒的夜晚,一个匿名的海外账户,如同幽灵般向乔治的银行账户打入了一笔巨款。冰冷的银行通知短信亮起屏幕:两百万澳元。备注栏里,只有三个字,像淬了剧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他残存的自尊:
沉默费。
这笔钱滚烫得灼人,沉重得足以压断他本就摇摇欲坠的脊梁。是封口费是补偿还是对他未来残破人生的终极嘲讽乔治盯着手机屏幕,那串长长的数字和那三个字,像恶魔的契约,让他浑身冰冷。
马克警探动用了国际刑警的资源,艰难地追踪到这笔汇款的原始IP地址。线索指向了东方赌城——澳门,某家顶级赌场最私密的贵宾厅。马克的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亲自飞赴澳门,带着国际协作文件。然而,当他满怀期待地要求调取该时段贵宾厅的监控录像时,迎接他的是赌场经理那张职业化、无可挑剔却冰冷如大理石的笑容:
非常抱歉,警探先生。我们对此深感遗憾。您要求查询的那个时间段,贵宾厅的监控存储硬盘……非常不幸,就在昨夜,发生了无法修复的物理损坏。我们已尽力抢救,但数据……彻底丢失了。经理摊开手,表情带着恰到好处的无奈和同情。
又是物理损坏!巧合如同跗骨之蛆,再次上演。
更凌厉的反击紧随其后。林晚的律师团队在法庭上,如同变魔术般祭出了更具毁灭性的证据。一份由享誉国际的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DNA毒理学检测报告被高调展示。报告白纸黑字地宣称:在车祸发生后第一时间采集的林晚血液样本中,未检出任何酒精及常见违禁药物成分。这份报告,如同一把重锤,瞬间将警方之前高度怀疑的酒驾指控彻底推翻。
紧接着,律师出示了另一份看似无可辩驳的关键证据——某家顶级私人俱乐部当晚的监控录像片段。画面清晰度极高,显示时间正是车祸发生前几小时。画面中,林晚独自坐在吧台,姿态优雅,与调酒师交谈了几句。调酒师递给她一杯清澈的、点缀着薄荷叶的饮料。律师指着画面强调:正如各位所见,我的当事人林晚女士当晚在该俱乐部,仅饮用了一杯无酒精的莫吉托。
证据链似乎瞬间被强行扭转。矛头指向了警方的偏见和不专业。马克警探感到一阵眩晕,他马不停蹄地赶到那家位于岩石区深处、会员制森严的俱乐部。当他出示证件要求查看完整的、未经剪辑的原始监控录像时,迎接他的经理脸上,挂着与澳门赌场经理如出一辙、无可挑剔的歉意微笑:
万分抱歉,警探先生。我们对此事感到极度震惊和遗憾。就在昨夜,我们的安保系统遭遇了不明来源的恶意网络攻击。非常不幸,您要求查询的相关时间段的监控存储硬盘……在攻击中彻底损坏了,数据完全无法恢复。他的语气充满了真诚的惋惜。
巧合!又是该死的巧合!这些接踵而至的巧合,不再是偶然,而是精心编织的武器,锋利无比,招招致命,将马克辛苦构建的调查路径斩断、抹平。
第六章:蒸发
庭审因关键物证(车辆残骸的深度分析报告因技术原因延迟)、关键证人(俱乐部调酒师突发疾病无法出庭)以及最核心的监控证据意外灭失,最终陷入了无解的僵局。检方的指控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在对方律师团队娴熟的辩护和林晚本人无懈可击的冷漠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法官在巨大的压力下,无奈地敲下法槌,以现有证据不足,无法排除合理怀疑为由,宣布案件无限期延期审理。这几乎等同于宣告林晚无罪。
判决落锤的那个夜晚,悉尼港的雾气浓重得如同化不开的灰色裹尸布,沉沉地压在歌剧院和海港大桥之上,吞噬了所有的星光和灯火。一艘名为幽灵号(Phantom)的巨型豪华游艇,如同其名,无声地滑出海港大桥巨大的钢铁拱影,向着歌剧院贝壳状轮廓驶去。船上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仿佛一场盛大的默剧。
林晚独自倚在船尾的栏杆上,海风带着湿冷的咸腥味,撩起她乌黑如瀑的长发。她手中把玩着一枚小巧的U盘。那U盘材质奇特,通体由整块温润的黑玉雕琢而成,表面刻着一个古老繁复、充满神秘感的家族徽章,在游艇昏暗的舷灯光下流转着幽暗的光泽。这里面装载着什么是那份西澳富矿报告的完整版是开曼群岛层层嵌套的股权结构图是黑天鹅号改道的秘密指令还是无数个像乔治一样被碾碎的普通人的命运
她眼中没有任何留恋,没有一丝愧疚,甚至连一丝尘埃落定后的疲惫都没有。只有一片深海般的、绝对的漠然,仿佛刚才离开的不是法庭,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茶话会。她纤细的手腕轻轻一扬,动作随意得像拂去一粒尘埃。那枚承载着无数秘密与罪证的黑玉U盘,便在空中划出一道微弱的、几乎看不见的弧线,悄无声息地坠入漆黑冰冷、深不见底的太平洋深处,向着马里亚纳海沟那永不见天日的深渊沉去。
几乎就在U盘消失于海面的同一秒,她随意放在一旁柚木吧台上的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经过重重加密的信息简洁地浮现:
西澳矿权已安全转入文莱皇室信托。新身份及文件在苏黎世UBS金库保险箱,密码:Labubu1907。幽灵永存。
三个月后,一个平淡无奇、阳光慵懒的午后。马克警探的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案卷和报告之间,多了一张色彩鲜艳的明信片。邮戳显示它来自摩纳哥。画面是蒙特卡洛赌场灯火辉煌、纸醉金迷的夜景,霓虹闪烁,豪车云集。前景,一个女子模糊的背影凭栏而立,面朝那片璀璨的赌场和不远处深沉的海洋。她的面容、衣着都看不真切,只是一个融入奢华的剪影。
唯一清晰的,是在她脚边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板上,随意放着一个东西——一个咧着夸张大嘴、笑容诡异而灿烂的Labubu玩偶。那鲜艳的色彩,那空洞眼神中透出的戏谑,那咧到耳根的笑容,在马克布满血丝的眼中,充满了赤裸裸的、冰冷的、居高临下的嘲讽。
马克缓缓翻过明信片。背面,没有手写的问候,没有署名。只有一行用标准打印机打出来的、冰冷的小字,如同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
真正的财富,是成为世界上不存在的人。
马克捏着这张薄薄的纸片,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失去血色,变得惨白。他抬起头,目光下意识地、沉重地望向办公室墙上。那里并排贴着两张照片。左边,是乔治在车祸前几周,站在他那辆擦得锃亮的面包车前,搂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露出的憨厚而满足的笑容,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充满了平凡生活的温暖。右边,则是车祸后,马克在病房里拍下的特写——乔治空荡荡的、被冰冷金属和复杂机械装置替代的右腿裤管。那刺眼的空荡,像一个永不愈合的、无声呐喊的伤口。
一股巨大的、几乎将他撕裂的无力感和愤怒攫住了他。那是对庞大无形的资本怪兽的愤怒,是对特权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愤怒,是对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如此彻底地抹去、而正义却束手无策的愤怒。这愤怒如同岩浆在他胸腔里奔涌,却找不到任何喷发的出口。
就在这时,他面前那台连接着新南威尔士州警察局中央数据库的电脑屏幕,毫无征兆地疯狂闪烁起来!刺眼的、不祥的蓝色光芒瞬间吞噬了整个屏幕,如同电子世界的癫痫发作!
怎么回事!马克的心猛地一沉,警铃在脑中尖啸。
几秒钟后,蓝屏消失,系统界面似乎恢复了正常。但一种冰冷的直觉攫住了马克。他猛地扑向键盘,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疯狂地敲击,输入那个早已刻入骨髓的查询指令:Lin
Wan。
屏幕上,光标如同垂死的心脏,徒劳地、微弱地闪烁了几下。然后,一个冰冷的、毫无感情色彩的白色提示框,像最终的审判,无情地弹出:
查询失败:目标记录不存在或已被永久删除。
马克僵住了,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他不信邪,再次输入,手指因用力而敲得键盘啪啪作响。结果依旧。他尝试关联查询:车牌号、公寓地址、王律师的名字、那辆蒂芙尼蓝劳斯莱斯的车架号……所有与林晚这个名字曾经产生过关联的信息节点,都如同被投入强酸的冰雪,迅速消融、瓦解。
Lin
Wan——她的照片、指纹、DNA记录、出生证明副本(如果曾经存在过)、税务记录(那一片空白本身也是记录)、与这起案件的关联、甚至仅仅是在数据库中作为一个名字存在的痕迹——所有的一切,都在刚才那几秒诡异的蓝屏中,被一只无形的、来自深渊的巨手,从浩瀚的数字洪流中精准地、彻底地抹去。瞬间化作一片虚无的电子雪花,消散无踪。
办公室窗外的悉尼港,夜雾依旧浓重,翻滚着,吞噬着歌剧院和海港大桥的轮廓。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电子湮灭从未发生,又仿佛这浓雾本身,就是那吞噬一切的巨兽,刚刚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狩猎。
只有墙上乔治那空荡裤管的照片,像一个永不愈合的、流淌着无声控诉的伤口,在惨白的日光灯下,默默诉说着这场资本与特权对正义实施的、完美无缺的谋杀。
>
**幽灵法则:*当资本学会穿墙遁形,法律的网便千疮百孔;而终极的权力,是让自己从这张网的每一根经纬中彻底蒸发,如同从未存在过的幽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