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今日厚颜,恳请殿下、娘娘金口玉言,为犬子与罗二小姐赐婚,以成秦晋之好!”
他字字清晰,将这门婚事推到了御前。
青慈阳心中一动。
来了!顾砚声与杨苒苒的私情犹在,这边却已求娶高门贵女。
还真是精彩。
荣王看了一眼顺怡皇后,见她神色平静无波,便朗声大笑:“这是天大的好事!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本王准了!赐婚!”
“谢殿下隆恩!”顾尚书大喜叩首。
顺怡皇后亦含笑开口,“既得殿下赐婚,本宫也添份喜庆。婚期可定了?”
“回娘娘,已请高人合过庚帖,定于下月十八,乃是上上大吉之日!”顾尚书连忙回禀。
“下月十八,好日子。”顺怡皇后颔首,转而对身侧的李嬷嬷吩咐道,“去将库里那套羊脂白玉雕的‘十二观音妙相’取来,赐予顾尚书,添作新妇的妆奁,佑其夫妻和睦,家宅安宁。”
“是。”李嬷嬷领命而去。
不多时,十二位身着宫装的侍女手捧覆着红绸的托盘,鱼贯而入,在殿中一字排开。
托盘上的红绸揭开,里面赫然是十二尊小臂高的白玉观音像。
玉质温润如凝脂,雕工精湛绝伦。每一尊观音妙相庄严,或持净瓶,或托莲花,神态慈悲祥和,衣袂飘然若动,一看便是出自前朝大家之手,价值连城。
“臣叩谢娘娘天恩!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顾尚书激动得声音发颤,连连叩首。
这份殊荣,足以让顾家在盛京风光无两。
殿内众人无不艳羡赞叹。
青慈阳的目光却停留在了其中一尊手持莲花的观音像上。
那玉像通体莹白,唯独观音手持的那朵莲花,花心处似乎沁着一抹极不自然的暗红。
像晕开的朱砂,又似凝固的血痕。
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猛地攫住了她!这抹异色她一定在哪里见过类似的。可念头如同滑溜的鱼,一时竟抓不住源头,只留下心头一丝莫名的心慌。
觥筹交错,酒足饭饱。
宫宴结束,青慈阳并未随皇后回凤仪宫,而是与父亲青宏义一同告退出宫,归家小住几日。
她选择此刻离宫,不因有他。
顾尚书今日御前求赐婚,荣王金口玉言已下,顾砚声与罗家小姐的婚事便是板上钉钉,再无转圜。
这意味着杨苒苒那场精心编织的美梦,以及杨晁最后的指望,都已彻底化为泡影。
青慈阳踏上归府的马车,望着宫门在身后缓缓闭合,眼中一片沉静的冰寒。
杨氏这条线上的所有蚂蚱,也该到彻底清算的时候了。
杨苒苒,杨晁,以及青璞瑜
她一个都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