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谢舒妍时不时往家里买新谷子,家里三天两头的吃着大白米饭,知道谢舒妍有门路,程大伯就起了心思,拿出了家里所以积蓄,让谢舒妍多买点回来囤着,就这情况,不管多贵都得囤。
程二伯得知了这事儿,也跟上大哥的步伐,拿着积蓄找到了谢舒妍。
谢舒妍没有拒绝,反正她稻子是自己空间种的,一点都不缺,他们这般主动,她都不用找借口往外拿了,只是这价格便宜的,程家两兄弟怎么想都觉得不合理,想着有可能是谢舒妍暗中补贴他们,也都将感激记在了心里,帮她张罗盖新房也越发卖力。
谁知道苞谷还没收完,这收税的官差就来了,在得知今年的税粮比去年多了两成时,天都塌了。
本来就收成不好,税粮还涨了两成,这百姓日子还怎么过?
他们村里还在哀嚎哭惨的时候,隔壁村已经开闹了,结果县衙直接派了一队官兵过来,闹事的全都抓去下了大牢,收税粮时也都派了官兵过来,挨家挨户自己上门强收。
这阵仗一闹,所有人都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程满堂胆子大又会来事儿,谢舒妍就给了他点银子让他去套近乎,还真让他打听到了消息。
却原来是靠北与他们相邻的府城闹了灾荒,地里基本上颗粒无收,他们这边税粮收上去就是为了解那边的燃眉之急。
谢舒妍听得就想到了一句话,拆东墙补西墙,也不知道哪个蠢货想出来的办法。
谢舒妍他们新房工地也只能暂时停工,大家都开始愁眉不展地忙秋收准备税粮。
倒是谢舒妍他们地里有一小片地的苞谷产量逆天,那苞谷棒子简直比丰收年的苞谷棒子还大,棒子上也是颗粒饱满,被程老爹发现后就态度强硬地收了起来,打算留着明年当种苞谷。
谢舒妍也才想起,她当初去地里除草的时候,有给其中几株玉米地里浇过灵泉,却没想那一片玉米都如此长势喜人,早知道她就多浇点了,程老爹他们也不用如此发愁。
这高昂的赋税,压的百姓喘不过气来,等交完了税粮剩下的那点粮食,除去种粮最多还能坚持一两个月,村子里家家户户差不多都这样,那之后整个村子都陷入了一片阴霾,每个人脸上也都愁云惨淡。
等交完了税粮再次开工,村里的壮劳力恨不得全部都涌了上来,有的甚至都不要工钱,给饭吃就行,反正能省一口是一口。
至于那点工钱,如今拿在手里怕是也买不到粮食。
谢舒妍也挺心烦这被无限拉长的工期,长期寄住在大伯家实在不方便,反正人多力量大,就干脆来者不拒。
程老爹见着谢舒妍自作主张答应了村民,那脸上的褶子都能夹死苍蝇,那么多人要吃掉多少粮食啊,就他们剩下那点粮食,都不够那么多人吃几天。
但是当天晚上,谢舒妍就带着程扬和程起推了两大推车的稻子回来,就是那种刚割完还没来得及从稻穗上脱谷的稻子。
程家人可能是见多了已经见怪不怪,倒是村里人见着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这谢氏到底去哪儿弄来了这么多稻穗!
就在当天晚上,谢家人都已经睡下,整个院子都安安静静,院子外面却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