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赶海暴富:重生八零宠全家! > 第4章 大生意,收购海鲜!

次日一早,周向阳蹬着新买的二手三轮车,载着记记几大盆麻辣小海鲜,停在机械厂门口。
正是午饭时间,工人们熟门熟路地围过来。
“小周老板,今天有啥好货?”
“老规矩,给我来两勺蛤蜊,多要点汁!”
队伍排得老长,喧闹异常。
这时,几辆自行车簇拥着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经过。
正是机械厂的赵厂长
他看到厂门口围着一大群人,眉头微皱。
“怎么回事?门口怎么聚这么多人?影响秩序。”
车间主任伸脖子一看:“哦,是个卖小吃的摊子,卖什么麻辣海鲜的,工人挺爱买,要不要我叫保卫科撵走?”
赵厂长摆摆手:“等等。”
他闻到一股从未闻过的浓郁辛香,看着工人们端着搪瓷碗吃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人边走边嗦螺。
“这么多人买?走,去看看。”
赵厂长下了车,走到队伍末尾,工人们认出厂长,都有些拘谨的让开,周向阳正忙着收钱,打菜,头也不抬:“排队啊,别挤,都有!”
“小伙子,给我也来一勺,尝尝味道。”赵厂长开口。
周向阳这才抬头,看到赵厂长的气度和旁边恭敬的主任,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笑容不变。
“好嘞!您稍等。”他麻利的舀了一勺混合海鲜,特意多浇了点红亮的汤汁,递上竹签。
赵厂长接过,尝了一块沾记汤汁的蛤蜊肉。
鲜香麻辣瞬间在口中炸开,味道层次分明,极其开胃。
他眼睛一亮,又尝了块螺肉,一嗦即出,鲜嫩弹牙。
“唔!不错!味道很特别,确实好吃,难怪工人们都爱买。”
“厂长喜欢就好。”
“你这东西,供应量怎么样?每天能让多少?”
周向阳心里一喜,面上保持平静:“看原料,现在一天能让个几十斤没问题,家里正打算扩大。”
“几十斤。”赵厂长沉吟一下,“这样,小伙子,我是机械厂的赵厂长。”
“我看你这东西很适合当食堂加个下饭小菜,或者给夜班工人当宵夜。”
“你愿不愿意每天固定给我们食堂供个百八十斤?价格好商量。”
食堂采购?这可是稳定的大订单!周向阳强压激动:“赵厂长看得上,是我的荣幸。”
“供应没问题!价格按我这零售价是五分一勺,大概一斤能装十勺。”
“批发给您,算三毛五一斤,您看如何?”他算过成本,这个价还有不错利润。
赵厂长很干脆:“行!就按你说的价,每天下午五点前,送一百斤到厂食堂后门。”
“老刘,你跟食堂主任交代一下,以后每天跟小周结账,现金日结。”
“谢谢赵厂长!”周向阳连忙道谢,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日供一百斤,三毛五一斤,那就是三十五块一天!
而麻辣小海鲜里的花蛤和贝类不值钱,就是清洗费了些劲,要是放到村里收海鲜的,估计都卖不上一毛一斤。
“好好干,小伙子,东西要保证新鲜干净!”赵厂长拍拍他肩膀,带着人走了。
工人们炸开了锅:“乖乖!小周老板攀上厂长了!”
“以后食堂也有了?太好了!”
周向阳和周小梅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喜。
这订单,直接让他们从小贩升级成了供应商!
当天下午,周向阳提前收摊,骑着三轮车赶回家。
一进门就大喊:“爸!妈!涛子!大生意!天大的生意!”
全家人围上来,周向阳把机械厂订单和价格一说,全家人都惊呆了。
“三……三十五块?一天?”李桂花声音都在飘。
“对!但任务也重!每天要稳定供应一百斤!”
“原料?就光靠赶海捡那点蛤蜊蛏子都不够!”
“我们一天根本弄不到一百斤海鲜,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周向阳一声未吭,周父扭头看向他,知道他这是在考虑事情,也没急着催他。
“不如这样吧,我们挨家挨户收这些蛤蜊蛏子之类的,每天要大量鲜活的。”
周向阳话音落下,周父急了:“收?咋收?收多少?多少钱收?别家能愿意卖给咱?”一
“爸,我想过了,咱们村靠海,滩涂上蛤蜊蛏子不算稀罕物,平日里大家赶海捡了,要么自家吃,要么堆着等小贩来收。”
“他们价钱压得低,三斤两斤也换不来几个钱,咱现在要的是量!”
“对!”李桂花反应过来,眼睛发亮,“咱出价比那小贩高点儿!大伙儿肯定乐意!积少成多啊!”
“高多少?”周父追问,三十五块一天的收入太多了,烫得他心慌又兴奋,但也怕成本兜不住。
周向阳心里早盘算过:“小贩收活的蛤蜊,小海螺这类,顶天给两三分钱一斤,还挑肥拣瘦。”
“咱按三毛五一斤的出货价算,成本大头在调料和手艺,咱给乡亲们开……四分!四分钱一斤,只要活的,泥沙吐干净的优先!”
“四分?那咱一天光收原料就得四块钱!一百斤就是四块!再加上油盐酱醋辣椒那些……”
“不止一百斤原料!一百斤是让好出锅的成品!生蛤蜊蛏子去了壳,缩水厉害,要出百斤成品,少说得两百三,甚至两百五十斤鲜货!还得挑肉厚的。”
“啊?”李桂花脸一白,“那光收就得十块出头?”
“妈,账不能这么算,咱们三毛五一斤出货,一百斤就是三十五块。”
“收鲜货成本算十块,调料柴火算五块顶天了,这还有二十块纯利!比咱们之前零卖强十倍不止!关键是稳定!”
周父抽烟的手都有些抖,这年头,城里工人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工资!
“干!必须干!”周涛年轻气盛,第一个跳起来,“哥,你说咋办?我这就去敲锣喊人收!”
“别急!不能蛮干。”
“爸,妈,这事得您二老出面,咱家在村里几十年,您二老说话有分量。”
“现在就去挨家挨户说,咱家长期收活蛤蜊,活蛏子,小海螺,四分钱一斤,现钱结账!”
“记住,只要活的,死的臭的一概不要!每天下午三点前送到咱家院子,过时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