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穿越小说 > 家师方孝孺,开局就被诛十族? > 第2章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下意识的,方孝孺脱口而出。
李子城正在思考如何苟住自己的小命呢,谁曾想方孝孺竟然站在了他的身前冷不丁的来上了这么一句。说实话,李子城是有点懵的。
只是那声音入耳,李子城暗骂一声,废几把话,老子能特么不怨吗?
穿越大明已经够悲催了,谁知道更悲催的是刚穿越过来就成了你方孝孺的弟子,好处还没来得及拿呢,结果全家被连累来了一出消消乐。
是!你方孝孺是文人表率,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你清高,你有骨气。
可老子招谁惹谁的?
李子城满腹怨气,只是面对方孝孺的问题,他却不能反喷回去。
哪怕是现代人,李子城也知道在古代尊师重道的重要性,俗话说,天地君亲师,除了老天爷以外,就只剩下君亲师了。忤逆师长,可跟大不孝没啥区别。
朱老四暂且不谈,拜师如认父这可不是说来听听就行了的。
何况,
李子城比谁都清楚,自个儿要想要苟住自己的小命还得从眼前的倔老头入手才行,否则的话,就算他有八个头都不够朱老四砍的。
不过开口劝?
小之以情,动之以理?
那必须不能够,对于这个曾经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倔老头,李子城纵然不通历史也清楚这老小子那是出了名的倔。说来也是,一个敢正儿八经敢拿自个儿的头盖骨去顶暴君屠刀的主儿,但凡他能劝得动,也不至于个被诛十族的下场。
纵然他李子城有八张嘴,张张都能舌灿生花,但遇见方孝孺这种反社会人格那也得歇菜。
但就这束手就擒,等着人家朱老四登基称帝后献出自个儿的脑袋?
那绝对不可能。
坐以待毙不是他李子城的风格。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反其道而行了。
李子城捏了捏下巴,他眼瞧着身前的方孝孺朝着他投来愧疚的目光,眼中登时灵光一闪。而后,李子城吸了口气,随即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拱了拱手道:“回老师的话,学生不怨。”
不怨?
一听这话,方孝孺呼吸一滞,瞬间呆愣。
他万没想到此时此刻,竟然会从这个最小的学生口中得到这样的回答。
说实话,这大大超出了方孝孺的预料之外。
于是,方孝孺再问:“为何不怨?子城莫要说那些宽慰的话与老师听,此番终究是老师牵连了你们,老师心中的惭愧啊。”
“燕王殿下倒行逆施,已经攻下了这应天府。老朽身为陛下的托孤之臣,愧对先帝的遗愿,未能帮助陛下保住这正统江山。”
“燕王大权在握,声势如龙,继位登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老师执意不予那逆贼起草登基文书,已经是死路一条,以燕王的脾气,未必做不出株连十族的事情来。”
“子城,你是老夫最小的弟子,本该有大好的迁途,无限的未来,如今被老师连累成了这阶下之囚,不日就要问斩,老师对你不住哇。”
方孝孺说着,一瞬间老泪纵横。
舍生取义,说得简单,但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慷慨赴死?
如此做,他方孝一身铮铮傲骨固然对得起已经逝去的洪武大帝,也对得起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
但株连十族,每一族可都是赤裸裸的人命啊。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方孝孺也不例外,纵然他已经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但在他的心中,连累了自己的亲眷子侄,朋友兄弟,乃至于李子城刚刚舞象之年的学生都要陪他一起共赴黄泉。
他才十五岁啊。
方孝孺如何能够不心怀愧疚?
谁知,李子城摇了摇头,他吸了口气,而后目光在厅中的一众方家人面上扫过最终目光落下,定格在了额方孝孺的身上:“老师不必如此,俗语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子城虽然刚及舞象之年,却也承蒙老师教诲,分得清是非黑白。”
“老师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次,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而学生以为,老师此番无惧燕王殿下,慷慨赴死,绝不仅仅是泰山的重量。”
李子城吸口气,继续道:“子城虽然年幼,却知晓此番若是能与老师一起共赴黄泉,乃是为了我大明的黎民百姓,纵然一死,学生又有何惧?”
“您曾经教导过我,我辈读书人,该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既绝学,为了万世开太平。学生深以为然,并谨记于心。”
“燕王倒行逆施,穷尽四年之功,发动靖难成功,这才独占了应天府。只是在学生心中,纵然燕王殿下登基称帝,虎视八方,却也未必压的下我辈读书人心中的傲气。”
“所以,学生愿随老师慷慨赴死,心甘情愿。”
李子城有感而发,说的那叫一个振聋发聩。
直至他话音儿落下,偌大的厅中一瞬间针落可闻,就算是方家人都惊愣的看着眼前这个刚过舞象之年的少年,满眼都是被震惊过后的羞愧。
我辈读书人,该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既绝学,为了万世开太平。
身为大儒方孝孺的亲眷,他们自然知晓这一句是北宋年间大儒张载所著的横渠四句,其言虽断,却言简意赅,历代传诵不衰。
可以说,这一句抵得上天下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而此刻,
一个刚及舞象之年的少年竟然有此等报复,发出之声当真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让人自惭形秽。
“好,好,好,不愧是我方孝孺的学生。”
方孝孺也被惊住了。
似乎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此等铿锵之音竟然会从自己这个最小的亲传弟子口中说出来,可随即,方孝孺心中便是亢奋,便是狂喜。
这何止是学生,这是真正的知音呐。
“子城,有此赤子之心,老师我深感欣慰,未曾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的大义和胸怀。真叫老师我心中喜悦,奈何此时我等为阶下之囚,否则当浮一大白啊。”
“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哇。”
方孝孺神态癫狂,简直是欢喜到了骨子里。
能够在自己的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的时刻,有这样一位和他有同样追求的弟子结伴而行,方孝孺心中的沮丧都被冲淡了不少。
闻声,李子城差点都要骂出声来。
狗屁的吾道不孤。
老子他妈只是单纯的不想跟你一起挨刀子而已,你个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不过既然话说到这儿了,李子城眼中滴溜溜一转,他躬身到底,行了一个书生礼节:“恩师,此番我们慷慨赴死,必定青史留名,只是学生才疏学浅,尚有一事不明,恳请恩师能帮学生解惑。”
一句话,
图穷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