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肃的不安
徐镇只是一个京卫指挥使,却有如此不凡的身手,而且他最终也并非是以此出名的,而是凭着自己统领一军的本事。
这就说明他也并非是个头脑简单的莽夫,而且看那肩宽腿长,风采斐然的样子,换上常服的时候,要是不说,还以为是哪家清贵公子呢。
他一步步走下来,众人摄于他的威慑力,竟然不自觉地让出了一条道,明明徐镇现在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指挥使,但这一刻却是让人不自觉生出了敬畏之心。
好像这种人天生就该手握重权,杀伐决断,迟早会凌驾于他们头上。
“东西收好,技不如人没什么,但记住你是京卫的一员,同样杀敌卫国,并不会比任何人低人一等。”
在鸦雀无声中他已经来到了京卫营聚集的角落,将手中的长枪朝那个诚惶诚恐的小兵丢过去。
然后众人就听到了他这么一句掷地有声的训诫。
“是!谨遵指挥使大人的教诲!”
京卫的那一干兵士,原本在这样人才济济的演武场他们都只是尽量降低存在地缩在角落的,此时却都被徐镇的话激得热血沸腾,一个个挺直了腰板大声回应道。
这里的热闹让场中众人纷纷侧目,然后从身旁知情人的口中飞快知道发生了什么。
等看到那个被两个军医抬着下来的锦衣卫副使,大家才不自觉地把说话的声音都压低了,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恐惧。
这一个小插曲让校场中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本是随着皇帝去检阅士兵的皇帝也目睹了这一幕,笑着对身后的百官说:“朕就说,此子有大将之风。”
他当初提拔徐镇本也没有想这么多,但是随着这段时间里对这个徐家子弟的观察,他发现徐镇虽然年轻,但心思缜密,行事稳妥,而且又不失锋芒,不会轻易屈服于皇权。
这是很难得的品质,随着他年纪越大,江上国祚也迟早会更迭,昭帝并不希望皇家的动荡导致整个江山的混乱。
只可惜现在最得势的两个皇子都不是那种仁善之辈,可能并不会将自己所想放在心上,如果自己百年之后兄弟阋墙该怎么办?
如果到时候朝局动荡,最终得到那个位置的是一个暴虐之君,还会有谁来制约他?
所以他必须要做好完全的准备,为可能发生的动乱留下预防的措施。
徐镇,就是他看好的牢笼,能够把景王的软弱,宣王的嚣张束缚起来的牢笼。
所以只有他是个纯臣,自己才放心扶持,放心培养下一个能够托孤的近臣,就像当年的徐长忠那样。
“京卫不会是束缚他脚步的地方,他迟早会一飞冲天的,虞朝是时候出一个能够震慑三军的人物了。”
皇帝最后幽幽说着,声音虽不大,但是却让身后跟着的一干内阁辅臣心中震惊。
看来圣上对这个徐镇小辈非常的看重啊,只怕以后少不了锻炼的机会,假以时日更是会青云直上,说不定很快就能和他们平起平坐。
不过这其中也有嗤之以鼻的,尤其是程肃,他现在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觉得这终究是自己的女婿,再如何也舍弃不了安平伯府的烙印。
一方面,他却是对程容珈和徐镇对程家的态度感到不安,觉得这两人迟早会做出什么六亲不认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