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 第75章  与马二花纠纷

易中海这种人,给机会也难改。
不如见之即打,省得他恶心人。
离开易中海,李建设心情舒畅许多,但很快遇到两人,好心情顿消。
机关大楼一层走廊,贾张氏与贾东旭堵在政值处门口,向内乞求。
“戴主任,您可不能这样啊,马二花的工作本属贾家,因她嫁东旭成儿媳才给她。
如今离婚,工作理应归还。”
“这理到哪都站得住脚。”
彼时企业无人事部,人事调动皆由政值处负责,还掌干部提拔任命,乃单位重中之重。
贾张氏堵在政治处办公室门口,高声喧哗,迅速引来众人围观。
办公区的人员纷纷探头出门,围观这一场景。
政值处的戴主任倍感为难,耐心劝解贾张氏:
“张翠花,你家的情况我已明了,但很抱歉,这不属政值处管辖范畴。”
“你们贾家与马二花间的纷争,政值处不便介入,也无意插手。
我们只知道,该工人名额现属马二花,且手续齐全合法,还有你们贾家的签字为证。”
“故而,除非她自愿放弃,否则我们无权剥夺其工人身份。”
“你们不如直接与马二花沟通,让她主动归还工作,此乃最佳解决之道。”
此时代法律尚不完善,工厂工作继承更是无序。
规矩模糊,可帮可不帮。
但贾家与马二花均非善茬,戴主任不愿卷入其纠纷。
然而,贾张氏拒不离去。
无奈,戴主任只得派人去保卫科求助,不久,几名保卫科青年赶来,两人架起贾张氏双臂,两人抬起双腿,一人押着贾东旭,强行将他们带离。
李建设正于走廊旁观,贾张氏途经其身旁,见状剧烈挣扎。
“李建设,你是咱院的大爷,你得为东旭做主!”
“马二花的工作原属贾家,也是咱大院的,你不能不管!”
“李建设,你倒是说句话呀,昨晚我还支持你献爱心呢。”
“放开我,我要找李建设,他是咱院的壹大爷,放开我!”
贾张氏的声音渐渐远去,最终被保卫科人员送出轧钢厂大门。
保卫科科长当即下令,今后不许如此泼妇踏入轧钢厂一步。
戴主任也随之走出办公室。
见到李建设,戴主任的心情瞬间由阴转晴,先前的阴霾因贾张氏而起,此刻却因李建设的到来一扫而空。
“哎呀,李主任,好几日不见了。”戴主任主动迎了上去。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他关切地问。
李建设客气地回应:“还不是忙着筹备年货,今年上面拨的年货太少,我们采购处压力山大啊。”
“你身体如何?应该痊愈了吧?”戴主任作为政值处主任,也是那次会餐中毒的受害者之一。
戴主任笑答:“还好,就是饮食上的注意点。”
“这上头也真是的,年货说减就减,咱们厂一万多工人呢,万一因年货问题心生不满,最终为难的不还是咱们这些干部?”
“对了,刚才贾家的那两位,和您……”戴主任压低声音试探。
他暗自思量,若贾家真与李建设交情匪浅,或许得考虑对他们稍加照拂。
毕竟,李建设的采购能力有目共睹。
这年头,谁家都不宽裕。
戴主任虽在厂里威风八面,但年关将至,也得顾及亲戚间的走动。
若带回的年货太过寒碜,面上无光啊。
若李建设能助他一臂之力,这年便能过得滋润许多。
李建设淡然一笑:“他们与我无关,不过是院里的普通住户,平日里就爱惹是生非,我也挺烦他们的。”
此言一出,贾家的希望彻底破灭。
鉴于李建设与贾家关系疏远且抱有不满,戴主任便不再继续关于贾家的话题。
此刻,李建设忽然开口:
“戴主任,此刻可有空闲?”
“有点小事,想劳烦您出手相助。”
“若您方便的话,去您办公室详谈如何?”
戴主任正为无法助李建设一臂之力而苦恼,不料李建设即刻给他提供了一个转机。
他连忙应允:
“当然,李主任请,我们办公室细说。”
二人抵达戴主任的办公室,此处为单人空间,虽不宽敞却也足够舒适。
进门后,戴主任随即关门,请李建设落座,并亲自递上茶水。
“李主任,有何事,此刻但说无妨。”
戴主任坐回自己的位置,面向李建设说道。
只要是力所能及之事,他皆愿尽力而为。
对官场中人而言,积累人情往往比赚取金钱更为关键。
李建设微笑回应:
“戴主任,其实并无大事,只是今年结婚开销颇大,几乎耗尽了我多年的积蓄。
眼下年关将至,手头拮据。”
“近期为厂里采购年货,有些物品购置稍多,厂里需求量有限,我又不想转手他人,免得落下投机倒把之名,平添麻烦。”
“因此想询问戴主任,您对年货有无需求?”
“比如:烟、酒、糖、茶,以及一些饼干等。”
“当然,若您需要肉类和蛋类,我也能单独为您收购。”
戴主任本以为李建设有所求于他,却不料全然不是。
这年头物资稀缺,往往是有钱难买,而非有货难销。
尤其是烟酒糖茶这类紧俏商品,每日抢购一空,上架即罄。
李建设此举,哪里是求助,分明是送礼来了。
戴主任经验丰富,一眼便洞悉了李建设的来意,知晓他是为了助自己筹备年货而来。
李建设确是位杰出人才,兼具能力、洞察力与胆识,年轻轻轻便能担任采购处主任一职,不足为奇。
“李主任,多余的话我不说,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助力,定当竭力。”戴主任身为政值处主任,能提供的帮助自然不在少数,此言一出,其价值远超一份工作。
“那就先谢过戴主任了。”李建设感激道。
“戴主任,您还未提及具体所需呢,过年总不能两手空空吧?”李建设笑问。
戴主任朗声大笑:“确是如此,这年头谁家也不宽裕。
既然李主任手中有余货,那我就不客气收下了,烟酒糖茶各备一些,再有猪肉、鸡肉更佳。”
“所需费用我先预付,取货时告知我便可。”
戴主任需求不少,这也意味着李建设将收获更大的人情。
李建设不仅换得了钱财,还赢得了宝贵的人情,此番交易极为划算。
离开戴主任处后,李建设继续走访其他科室主任。
货物充裕,换成钱财后行事更为便捷,赠人年货,亦能累积人情,何乐而不为?
各科室主任对李建设的举动感激不尽。
尽管他们身为高级干部,但在这个时期,送礼之风并未盛行。
多数人连温饱尚难自给,更别提送礼之物。
即便是生活条件稍好的,也缺乏送礼的意识。
为官者生活并不宽裕,补贴略高于工人,部分干部薪资甚至不及高级工人,唯有厂长、副厂长等高层干部生活稍好。
李建设的此举,让他在轧钢厂的干部群体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等来年正式转正,障碍定会少许多。
傍晚,李建设未早退,与工人们同离轧钢厂。
他骑自行车,速度远超众人。
归至四合院,工人们皆未归,连常守门的阎埠贵也未到。
李建设推自行车至中院,未入门,便闻贾张氏谄媚之声。
“壹大爷,您回来了。”
“这么晚归,定是辛苦了。”
昔日因站队易中海,贾张氏与李建设关系不和。
虽易中海已离院,两人关系也未缓和,鲜少交谈。
今贾张氏突来亲近,李建设知其来意。
“贾张氏,你家之事我已知晓,连戴主任都无能为力,寻我亦无用。”
“我劝你速与马二花商议,或许能复婚,工作亦能回归你家。”
李建设欲速战速决,言辞直白。
但贾张氏不为所动,依旧嬉笑靠近。
“李建设,你聪明,定有办法帮我家要回工作,对吧?”
“之前捐款助郑娟,我可是力挺你。”
“现在轮到你帮我,壹大爷不会如此绝情吧?”
李建设无奈:
“贾张氏,你听不懂人话吗?”
“我再言一遍,你家之事我管不了,亦不想管。”
“此乃厂内之事,非大院之事。”
“我不可能因你,去厂里攀关系。”
“我还要生计,你找别人去吧。”
言罢,李建设欲进屋,贾张氏却猛然挡在他面前。
“李建设,不帮也行,我家欲申请大院之人献爱心,此乃大院之事了吧。”
“工厂之事你不便参与,但我家的募捐你总该出面了吧。”
李建设未曾料到贾张氏会想出此计。
然而,他断不会协助贾张氏募捐。
他直截了当地拒绝:
“贾张氏,此事你想都别想。
以你家现状,怎能让人心甘情愿捐款?”
“若真想募捐,先把家中缝纫机卖了才是。”
此时,院中之人闻听贾张氏与李建设的对话,纷纷从屋内走出。
“对呀,贾张氏,你家尚有缝纫机,那可是咱院首台。”
“虽东旭失了工作,但那缝纫机变卖,也能得不少银两。”
“实在不行,去街道办低保,一月尚有五块呢。”
许有德步伐匆匆,下班归家,恰经中院。
闻听贾张氏与众人之语,亦开口相劝:
“贾张氏,你家孤儿寡母,东旭又眼有残疾,低保定能申请,现成的钱不拿,何故募捐?”
旁边住户纷纷应和:
“没错,贾张氏,薅街道羊毛岂不美哉,莫要连累我们。”
“我们比你穷多了,若要募捐,大家岂不都得捐。”
李建设亦望向贾张氏。
“贾张氏,你也听见了,众人皆在为你出谋划策。
以你家现状,低保几乎是囊中之物,我看你还是别想着募捐了,速去街道询问,早一日申请,早一日得钱。”
“胡说!”
贾张氏红着脸怒斥:
“别以为我没读过书,便不懂算账。
我早已找人算过。”
“昨日郑娟共收捐款二百四十块零五毛,若按年计,平均每月便是二十块零几分。”
“低保才几块,五块而已。”
“你们难道真以为我不清楚,20与五块之间的差距吗?”
贾张氏确实对数字不敏感,但贾东旭明白。
稍一计算,他便明白捐款更为划算。
“我妈言之有理,别小瞧我们贾家无人算数。
今日若不组织捐款,日后我和我妈若没了饭吃,便上你家去;若没了住处,也去你家挤一挤。”
“即便死,我也要死在你们家门口。”
“除非你们能帮我把工作找回来,那捐款之事便作罢。”
贾东旭也从家中踱步而出。
他平日里总是躲在贾张氏身后,今日也是急了,才不得不站出来。
但他与贾东旭所求不同,他不求捐款,只想要回自己的工作。
毕竟,工作才是长久的生计。
有了工作,他才有资本向郑娟提亲。
否则,自己和母亲仅靠低保度日,郑娟又岂会看上他?
贾东旭身为男子,自然也为郑娟所倾倒。
“壹大爷,您看能不能帮帮贾东旭?”
“是啊,贾家也不容易,娶了个媳妇却什么也没落下,反而把工作丢了。”
“只要您帮贾东旭找回工作,捐款之事便不必再提。”
一听贾东旭找回工作便无需捐款,住户们立刻转变态度,转而向李建设施压。
李建设尚未开口,阎埠贵的声音便从前院传来。
“你们这些妇道人家懂什么?轧钢厂的人事调动,岂是壹大爷能决定的?你们这是在害他!”
“我还告诉你们,李建设的事与你们息息相关。
别忘了咱们院子定下的一年之内天天吃肉的目标。”
“若李建设因贾东旭之事被厂里处分,你们还想天天吃肉?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阎埠贵一直憧憬着能跟随李建设享受每日肉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