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五下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刚改完的策划案,指尖敲了敲桌面,心里盘算着晚上去吃街角那家新开的火锅。
作为创想广告的资深策划,这个母婴产品的推广方案我熬了三个通宵,自信能拿下客户的年度合作。
陈默,到张总办公室来一趟。行政大姐的声音透过隔断传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我心里咯噔一下。
张总今天上午刚从总部开会回来,这种单独谈话多半没好事。
我拢了拢衬衫领口,强装镇定地走向总监办公室。
路过茶水间时,听见几个同事在窃窃私语,
听说总部要裁一批人……
咱们部门好像有两个名额……
推开门,张总正对着一份文件发愁,看见我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他指尖在文件上敲了敲,陈默,你也知道,大环境不好,公司要优化结构。
我的心沉到了谷底,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裤缝。
张总,我的方案……
方案很好,客户那边反馈不错。
张总叹了口气,递过来一份打印好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但总部给的指标,你是老员工,赔偿按最高标准算,N+3,再额外补两个月工资。
白纸黑字的解除劳动合同刺得我眼睛生疼。
我在这家公司待了五年,从实习生做到能独当一面的策划,去年还拿了年度优秀员工,怎么说裁就裁
为什么是我声音都带着颤音。
总部说你年龄大了,不如年轻人有冲劲。张总的目光躲闪着,而且……新来的李副总,他侄子正好想进策划部。
最后一句话像冰锥扎进我心里。
我明白了,什么优化结构,不过是给关系户腾位置。
我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抓起协议书签了字,笔尖划破纸张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收拾东西的时候,同事们都假装忙碌,没人敢过来搭话。
只有实习生小林偷偷塞给我一颗糖:默哥,你那么厉害,肯定能找到更好的。
我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抱着纸箱走出写字楼时,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
晚上躺在出租屋里,我翻出手机想找朋友倾诉,却在高中同学群里看到了刺眼的消息。
班长王浩发了条语音,带着炫耀的语气:兄弟们,周末聚聚啊,我刚提了辆宝马X5,就在咱们老地方锦绣阁,都来沾沾喜气!
下面立刻有人附和:浩哥威武!
还是浩哥混得好,不像我们还在底层挣扎。
我看着屏幕,心里五味杂陈。
王浩高中时就爱炫耀,仗着家里开小工厂,整天对同学呼来喝去。
现在听说他接手了家里的生意,确实春风得意。
正准备退出群聊,一条艾特我的消息弹了出来,是当年总跟在王浩屁股后面的赵磊:艾特陈默,怎么不说话是不是还在那个小广告公司打杂呢浩哥请客都不敢来
另一个同学跟着起哄:听说创想广告最近在裁员,陈默该不会被开除了吧
哈哈哈,毕竟没背景没资源,在大城市混不容易啊。
看着这些阴阳怪气的话,我气血上涌,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打:我确实离职了,但不是打杂的,是被裁的。周末聚会我会去,到时候让你们看看,离开那家公司我只会更好。
消息发出后,群里安静了几秒,接着王浩发了条语音,语气轻佻:好啊,欢迎来,正好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成功。
我关掉手机,把自己摔在床上。
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涌了上来,他们越是看不起我,我越要做出样子来。
我打开电脑,翻出自己这些年做的策划案和客户反馈,心里默默规划着下一步——与其再找工作看人脸色,不如自己创业!
第2章
周末的锦绣阁装修得金碧辉煌,水晶灯折射出炫目的光。
我穿着刚买的衬衫牛仔裤,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包厢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王浩坐在主位上,手腕上的金劳力士晃得人眼晕。
哟,陈默来了还以为你不敢来呢。赵磊阴阳怪气地说,引来一阵哄笑。
我没理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王浩端着酒杯站起来,环视一圈:今天召集大家,一是庆祝我提新车,二是咱们班毕业十年了,也该联络联络感情。以后谁有难处,跟我说一声,能帮的我尽量帮。
这话明显是说给我听的。
有人立刻捧场:浩哥就是仗义!
不像某些人,混了十年还是一无所有。
我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淡淡开口:王总确实混得不错,但同学之间没必要这么阴阳怪气吧十年没见,格局还是这么小。
王浩脸色一沉:陈默,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好心请你吃饭,你还不领情
我领情,但不领你这施舍的情。我放下茶杯,我确实离职了,但我打算自己创业开工作室,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跟王总的公司合作。
创业赵磊夸张地笑起来,就你开个打印店都嫌费劲吧还想跟浩哥合作,你知道浩哥公司一年流水多少吗五百万!
五百万很多吗我拿出手机,翻出之前做的几个成功案例,我之前服务的母婴品牌,单场活动GMV就破了千万,我负责的策划方案帮客户提升了百分之三十的复购率。只要有好项目,五百万很快就能赚到。
王浩嗤笑一声:吹吧你就,有本事拿出证据来。空口说白话谁不会
我正想反驳,包厢门被推开了,服务员领着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走进来。
男人约莫三十岁,气质沉稳,眉眼间带着一股疏离感。
王浩看到他,立刻热情地站起来:李总,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所有人都愣住了,王浩对谁这么客气过
赵磊小声跟旁边的人说:这是李氏集团的副总李哲,听说他们家最近在拓展业务,浩哥想跟他们合作呢。
李哲礼貌性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包厢,在看到我时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
他径直朝我走来,伸出手:陈默好久不见。
全场瞬间安静了,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王浩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李总,您认识陈默
高中同学。李哲握住我的手,语气自然,我们当年是同桌,陈默那时候就很有想法,经常帮老师策划班会活动。
我也很意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李哲。
他高中时是个沉默寡言的学霸,总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没想到现在成了大公司的副总。
好久不见,你变化挺大的。
王浩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赶紧打圆场:原来你们认识啊,真是太巧了!李总快坐,我敬您一杯。
李哲却没动,看着我问:听说你要创业做什么方向
广告策划,主要帮中小企业做品牌推广。我简单解释道。
正好,我们集团最近在找合作的策划团队,负责新产品的线上推广。
李哲递给我一张名片,下周一把你的策划方案送到我办公室,我们可以聊聊合作。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接过名片,心里又惊又喜:好,我一定准时到。
王浩彻底傻眼了,端着酒杯的手都在抖。
赵磊和其他同学也不敢说话了,看我的眼神从嘲讽变成了敬畏。
聚会后半段,气氛变得很微妙。
王浩再也不敢炫耀,反而频频给我敬酒,想套近乎。
我应付了几句,和李哲聊了聊高中时的趣事,发现他虽然身份变了,但性格还是那么沉稳靠谱。
散场时,李哲主动说:我送你回去吧,正好顺路。
坐在李哲的车里,我忍不住问:你怎么会突然帮我
他笑了笑:不是帮你,是你的能力值得合作。高中时你帮我做的那个科技节策划案,拿了全市一等奖,我一直记得。而且,王浩这种人,早就该有人杀杀他的锐气了。
车子停在我出租屋楼下,我真诚地说:谢谢你,李哲。
不用谢,等你的方案。他看着我,创业不容易,但我相信你的能力。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随时找我。
看着车子消失在夜色中,我握紧了手里的名片,心里充满了力量。
被裁员的沮丧一扫而空,我知道,新的机会来了。
第3章
接下来的几天,我全身心投入到给李氏集团的策划方案中。
我租了个小小的办公室,简单装修后,注册了启航策划工作室。
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每天都干劲十足。
我仔细研究了李氏集团的新产品——一款针对年轻父母的智能育儿仪,功能很新颖,但品牌知名度不高。
结合之前的经验,我制定了一套内容种草+精准投放的推广方案,计划通过短视频平台打造话题,再结合母婴博主的测评,最后引流到电商平台。
周一早上,我穿着西装,拿着打印好的方案走进了李氏集团的大楼。
前台得知我是和李哲预约的,立刻热情地领着我去了副总办公室。
李哲的办公室简洁大气,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
他接过方案,认真地看了起来,时不时在上面做标记。
我坐在对面,手心微微出汗,这是我创业后的第一个大项目,成败在此一举。
半小时后,李哲放下方案,点了点头:思路很清晰,预算也合理。尤其是针对年轻父母的痛点分析,很到位。
我松了一口气,刚想说话,他话锋一转:但有个问题,你们工作室刚成立,没有成功案例,我们集团的风控可能通不过。
我的心又提了起来:我可以拿出之前在创想广告做的案例,数据都能核实。
那是你在公司的成果,不算工作室的。李哲看着我,这样吧,我给你一个小项目试试水。我们旗下有个母婴社区APP,用户增长停滞了,你能不能做个活动策划,提升一下活跃度预算五万,如果效果好,智能育儿仪的项目就交给你。
这是个挑战,也是个机会。
五万块的预算做活动,还要提升活跃度,难度不小。
但我没有退缩:没问题,我一定拿出满意的方案。
回到工作室,我立刻开始研究那个母婴社区APP。
发现界面老旧,内容更新慢,用户主要是孕期妈妈,但互动很少。
我想了个新手妈妈成长计划的活动,通过线上课程+打卡任务+实物奖励的方式,吸引用户每天登录互动。
为了节省成本,我自己设计活动海报,联系母婴品牌赞助奖品,熬夜写课程脚本。
连续熬了三个晚上,终于把活动方案和执行细节敲定了。
活动上线的第一天,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几百个用户参与。
我急得团团转,反复检查活动流程,发现是APP的推送功能出了问题,很多用户没收到活动通知。
我赶紧联系李氏的技术团队,可他们总以忙为借口推脱,迟迟不解决。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活动参与度上不去,我心里越来越急。
如果这个小项目搞砸了,不仅智能育儿仪的大项目没了,我的工作室也可能撑不下去。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哲打来电话:活动数据我看了,不太理想。遇到什么问题了
我把技术团队不配合的事告诉了他。
他沉默了几秒:明天我让技术总监亲自对接你,必须在两天内解决问题。另外,我帮你联系了几个头部母婴博主,让她们免费帮活动引流,算是给你的支持。
挂了电话,我心里暖烘烘的。
第二天一早,李氏的技术总监就主动联系我,很快解决了推送问题。
那几个母婴博主也发布了活动推荐,带着粉丝参与进来。
活动第四天,参与用户突破了一万,社区的日活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很多妈妈在社区里分享育儿经验,讨论活动话题,氛围越来越活跃。
活动结束时,用户留存率比之前提高了百分之三十,远超预期。
李哲给我发来消息:干得不错,陈默。下周来签合同吧,智能育儿仪的项目交给你了。
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在办公室里跳了起来。
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成功,更是对我能力的认可。
我知道,创业路上的第一个坎,我迈过去了。
第4章
和李氏集团签合同那天,我特意穿了一身新西装。
站在签约室里,看着自己的名字落在合同上,心里感慨万千。
从被裁员的低谷,到拿到百万级的项目,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一切都值得。
项目启动后,我忙得脚不沾地。
组建团队、对接资源、跟进执行,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李哲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不仅介绍了很多资源,还在我遇到困难时及时指点。
我们的合作很顺利,短视频话题新手妈妈的智能助手很快登上了热搜,智能育儿仪的预售量突破了预期。
这天晚上,我难得早点下班,打开手机放松一下,发现高中同学群里又热闹起来。
王浩发了几张他公司年会的照片,配文:今年公司业绩不错,年终奖发了辆奔驰,兄弟们羡慕不
下面又是一片吹捧的声音。
赵磊阴阳怪气地说:有些人啊,整天说创业,结果连个影子都没见着,还是浩哥实在。
有人附和:就是,估计是创业失败,又去找工作了吧
当初还吹牛逼说要跟李氏合作,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
我看着这些话,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正好今天项目组刚发了庆祝预售成功的照片,我随手发了一张到群里,配文:还好没让大家失望,李氏集团智能育儿仪项目预售破千万,我的工作室负责全案策划。
照片里是项目庆功会的场景,背景板上清晰地写着启航策划×李氏集团
合作共赢,我站在李哲旁边,手里拿着合作奖牌。
群里瞬间安静了。
过了几分钟,赵磊发了条消息:这照片是P的吧陈默你能不能要点脸
是不是P的,问问李哲就知道了。我艾特了李哲的微信。
我们高中群里有他,但他很少说话。
所有人都等着看好戏,觉得李哲肯定不会理我。
没想到,李哲很快回复了:项目很成功,陈默的团队很专业。期待下次合作。
这个回复像一颗炸弹,在群里炸开了锅。
卧槽!李总真的回复了!
原来陈默真的和李氏合作了!
预售破千万这也太厉害了吧!
王浩的脸估计都绿了,半天没说话。
赵磊赶紧改口:默哥深藏不露啊,以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其他之前嘲讽过我的同学也纷纷发来道歉和恭维的消息。
默哥,求带飞啊!
我公司最近想做推广,能不能找你合作
我看着这些反转的态度,心里没什么波澜。
真正的成功不是靠别人的认可,而是自己的成长。
我回复道:谢谢大家支持,工作室刚起步,以后有机会可以合作。另外,做人还是低调点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这句话明显是说给王浩听的。
他终于冒泡了,发了个尴尬的表情:默哥说得对,是我之前太浅薄了。改天我做东,给你赔罪。
不必了,大家各自安好就行。我说完,退出了群聊。
关掉手机,我走到窗边,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
创业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我充满了信心。
被裁员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新的方向。
这时,手机响了,是李哲打来的。
看到群里的消息了他笑着问。
嗯,没想到你会回复。
本来不想掺和这些事,但看不惯他们欺负你。他顿了顿,对了,周末有个行业峰会,带你去见见世面,认识些大佬,对你工作室发展有好处。
我心里一暖:谢谢你,李哲。
我们是同学,也是合作伙伴,应该的。他的声音温和而真诚,加油,我相信你能把工作室做得越来越好。
挂了电话,我握紧拳头,心里充满了力量。
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照亮了墙上的启航策划招牌。
我知道,属于我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启航。
第5章
行业峰会上,李哲把我介绍给了很多广告圈和投资界的大佬。
他们听说我刚创业就拿下了李氏的大项目,都对我很感兴趣。
一位投资经理主动递来名片:陈默,你的策划思路很新颖,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聊聊融资的事。
这对我来说是意外之喜。
融资能让工作室快速扩张,承接更大的项目。
我和投资经理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下周详谈。
峰会中场休息时,我在茶歇区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女孩穿着米白色连衣裙,正在给嘉宾递资料,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
是高中时的学习委员林溪,当年她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窗边看书,是全班男生心中的白月光。
林溪我试探着喊了一声。
她转过头,看到我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惊喜的笑容:陈默真的是你!好久不见。
你也在李氏集团工作我看着她胸前的工牌,上面写着市场部专员。
是啊,我去年从国外回来,进了李氏。她笑着说,刚才就看到你了,跟着李总到处介绍,没想到你变化这么大。
我们聊了起来,才知道她大学学的市场营销,毕业后去英国读了硕士,回国后通过校招进了李氏。
你创业的事我听说了,太厉害了,我们部门都在夸你的策划案呢。林溪眼里闪着真诚的光芒。
被曾经的女神夸奖,我心里有点不好意思:运气好而已,多亏了李哲帮忙。
才不是运气,高中时你就很有才华,那次校庆晚会的策划多精彩啊。
她眨了眨眼,对了,我最近在负责一个公益项目,想做个推广策划,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当然有!我立刻答应下来。
能和林溪合作,还是做公益项目,简直是两全其美。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林溪因为工作频繁接触。
她做事认真负责,总能提出很多新颖的想法,我们配合得十分默契。
休息时,我们会聊起高中趣事,说起当年偷偷传的小纸条、晚自习后的星空,总有说不完的话。
一次加班到深夜,我送林溪回家。
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忽然停下脚步:陈默,其实高中时我就很佩服你,你总能把普通的事情变得很有趣。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鼓起勇气说:其实……我高中时就喜欢你了,只是那时候太胆小,不敢说。
林溪的脸颊泛起红晕,低着头小声说:我知道。
原来她早就知道我的心意。
那晚的风很温柔,我们并肩走着,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彼此都明白,有些东西正在悄悄改变。
和投资经理的洽谈也很顺利,他们看中了工作室的发展潜力,决定注资五百万。
有了资金支持,我租了更大的办公室,招了更多优秀的员工,启航策划逐渐在业内打响了名气。
李氏集团的智能育儿仪项目最终销售额突破了五千万,成为年度爆款。
张总和那个挤走我的李副总听说后,特意打电话来想跟我合作,被我直接拒绝了。
当初你们觉得我没用,现在也没必要再来找我。我语气平静,心里却无比畅快。
项目庆功宴上,李哲举起酒杯:今天要特别感谢陈默,没有他的精彩策划,就没有项目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让我看到了坚持和才华的力量。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溪站在我身边,眼里满是骄傲。
我看着她,又看了看台下朝气蓬勃的团队,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第6章
半年后,高中同学群里再次掀起波澜。
王浩的工厂因为管理不善和产品老化,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四处求借无门。
他在群里发了很长一段文字,说自己如何不容易,希望老同学能伸出援手。
曾经簇拥他的那些人,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找借口推脱。
赵磊更是直接说:浩哥以前那么风光,怎么会缺钱别开玩笑了。
王浩没办法,竟然私聊我,语气卑微:默哥,看在老同学的份上,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我的工厂快撑不下去了。
我想起他当初的嚣张和嘲讽,心里没有快意,只有一丝感慨。
我回复他:我可以帮你做品牌升级和产品策划,但这是商业合作,需要付费。而且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你自己的决心。
王浩立刻答应了:没问题!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救活工厂。
我让团队对他的工厂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他们的产品质量不错,但包装老旧,营销方式落后。
我们重新设计了品牌形象,优化了产品包装,制定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方案,重点突出传统工艺+现代设计的卖点。
王浩这次很配合,完全按照我们的方案执行。
三个月后,他的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火了起来,订单量激增,工厂终于起死回生。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王浩特意敬了我一杯,红着脸说:默哥,以前是我不对,狗眼看人低。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靠炫耀,而是靠实力和人品。
我笑着和他碰了杯: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大家都是同学。
看着王浩真诚的眼神,我知道他是真的变了。人总会犯错,能改正就好。
赵磊后来也找过我,想让我把他弄到工作室上班,被我拒绝了:我们只招有能力的人,你要是真有本事,可以投简历,通过正常流程面试。
他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在群里阴阳怪气了。
工作室在我的带领下,又接了几个大项目,和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一年后,启航策划获得了年度最佳新锐企业奖,我作为创始人上台领奖。
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的林溪和李哲,还有我的团队,我感慨万千。
从被裁员时的迷茫无助,到如今的行业精英,这一路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但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庆幸在关键时刻遇到了贵人,更庆幸自己抓住了机会。
领奖结束后,林溪跑过来抱住我:陈默,你真棒!
我紧紧回抱住她:这也有你的功劳。
李哲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恭喜你,陈默。我说过,你一定会成功的。
后来,我向林溪求婚了。
在我们第一次约会的那家咖啡馆,我拿出准备已久的戒指:高中时没能说出口的喜欢,现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用一辈子来证明吗
林溪含泪点头,周围响起了掌声。
原来李哲早就悄悄安排了我们的高中同学来见证,王浩和赵磊也来了,真诚地为我们祝福。
婚礼那天,阳光明媚。
我看着穿着婚纱的林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婚后,我和林溪一起经营着工作室,生活忙碌而充实。
我们的故事也在高中同学群里传为佳话,曾经被嘲讽的失败者,如今成了所有人仰望的对象。
有一次,小林实习生——现在已经是部门主管了——好奇地问我:默哥,你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什么支撑你走过来的
我看着窗外的阳光,笑着说:是不服输的劲儿,是对梦想的坚持,还有那些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温暖。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也永远不要放弃自己,你不知道下一秒会有怎样的惊喜等着你。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时的落后不代表永远失败。
只要不放弃奔跑,总有一天能超越那些曾经嘲笑你的人,跑到属于自己的辉煌终点。
而那些曾经的嘲讽,最终都会变成仰望的目光,见证你所有的努力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