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从县委书记问鼎权力巅峰 > 第81章  一箭数雕!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临界点上,江昭宁终于开腔了。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奇特的、近乎慵懒的漫不经心,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琐事,而非决定一个下属的命运和一场激烈的政治交锋。
“乔队,乔国良同志今天在谈话中……”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言语是有些冲。”
这平淡的开场白,却像一道无形的惊雷在众人头顶炸开!
书记竟然主动称呼“乔队”?!
这微妙的称谓变化,瞬间让紧绷的空气裂开了一道缝隙。
“但是,”江昭宁微微侧头,目光似乎没有聚焦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而是飘向了窗外,“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嗡!
整个会议室像是被投入了一颗震撼弹,所有人,包括已经做好最坏打算的刘博文,都猛地一震!
不敢置信地看向主位。
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刚才那剑拔弩张的气氛,李国栋喊打喊杀的态度,难道都是……错的?
江昭宁的语气依旧平淡,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说得不好听点儿呢,”他微微勾起唇角,那弧度很浅,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是犯上,是较劲,是认死理。”
“一根筋,不懂得拐弯嘛。”
他话锋一转,那平淡的语调似乎带上了一点温度,或者说是某种更深的意味:“说得好听一点儿呢?”
他环视了一圈,目光在每个人脸上短暂停留,仿佛在邀请他们思考,“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是……不屈服领导意志,只唯实,不唯上。”
“不唯上”三个字,被他用一种近乎咏叹的调子轻轻吐出,像羽毛般飘落,却又重重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刘博文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激动涌上胸膛,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
赵志更是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使劲眨了眨眼睛。
李国栋则如遭雷击,脸色瞬间由青转白,再由白转红。
一股巨大的羞恼和恐惧攫住了他——原来书记根本就没把“顶撞”当回事?
自己之前的表演,岂不是成了跳梁小丑?!
“那么,他的问题是什么呢?”江昭宁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淡,但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如同两把冰冷的解剖刀,精准地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他再次缓缓扫视在座的每一位党委委员。
那些刚才还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的面孔,此刻更是僵硬无比,眼神躲闪,仿佛被那目光灼伤。
“说有,也有!”江昭宁的语气加重了几分。
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刚刚放松的神经瞬间绷紧。
刘博文的心猛地一沉,难道……
“是什么呢?”江昭宁自问自答,声音清晰而冷冽,“是越权!是越俎代庖!是包办代替!”
这三个词,一个比一个重,像三记重锤,砸在会议桌上。
也砸在每个人的认知里。
“你治安大队的队长,”江昭宁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落在那个不在场的乔国良身上,“职责是什么?”
“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理打架斗殴、偷鸡摸狗、黄赌毒里的‘赌’和‘黄’!”
“你去管什么禁毒?去抓什么毒贩?”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严厉的质问,“谁赋予你的权力?程序在哪里?”
“依据在哪里?”
“否则,”他的语气又沉下来,带着一种冰冷的逻辑,“‘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八个字,是不是得从我们的规章制度里抠掉?嗯?”
他尾音上扬,带着强大的压迫感,目光如电,扫过李国栋、刘博文,两人立刻低下了头,恨不得钻进桌底。
“这不是不务正业是什么?!”
江昭宁拿起桌上的杯子,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似乎在给众人消化他话语的时间。
然后,他用一种近乎刻薄的、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比喻继续道:“种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思却飘到别人的田埂上,还惦念着去锄别人地里的草?”
他放下杯子,发出一声轻响,“当长工吗?”
他顿了顿,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讽刺更深了:“就算是当长工,给东家干活,锄了别人家的草,东家不会有意见?”
“就算没有意见,东家会多给你一分工钱吗?”
他目光扫过众人,“他乔国良的工资,因为这个,长了一分吗?”
“吃着碗里的,”江昭宁的声音陡然变得冷硬,“还看着锅里的?”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寂静。
紧张的气氛如同被戳破的气球,瞬间消散了大半,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混杂着敬畏、困惑和恍然大悟的复杂情绪。
原来,书记真正在意、真正要敲打的,根本不是所谓的“顶撞”和“冒犯”,而是乔国良破坏了规则,逾越了职权!
这比李国栋扣的“政治问题”帽子清晰、具体得多!
刘博文和赵志几乎是同时在心里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但这次是如释重负的冷汗。
刘博文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他偷偷抹了一把额角的汗珠,心中百感交集:原来如此!
书记并非不讲道理,也并非要置人于死地,他抓的是“规矩”这个根本!
自己的坚持,虽然尺度上与书记有差异,但方向没有大错!
赵志更是感觉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江书记没有追究他的口误,反而点明了问题的实质,让他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看向江昭宁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和后怕。
李国栋的心却沉到了谷底,一股冰冷的寒意包裹了他。
他彻底明白了!
自己借刀杀人的算盘完全打错了!
江昭宁不仅不想当他的“钟馗”,反而敏锐地察觉到了自己被利用的意图。
书记轻描淡写地将“顶撞”定性为“小事”,却揪住“越权”这个看似更专业、更客观的问题大做文章,这既展现了他的“胸襟”和“实事求是”,又巧妙避开了被利用的陷阱,更敲打了乔国良,还维护了整个班子的运行规则!
一箭数雕!
乔国良的“罪名”,不是不敬,而是“僭越”!
这给了李国栋巨大的腾挪空间和新的切入点——清除不行,但合理打压、限制,甚至“不升不降”的调离,此刻变成了贯彻江书记指示精神的最佳方案!
绝妙的理由已然递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