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万籁俱寂的几秒钟里,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
江昭宁清晰地看到中年城管跪在那里,背脊挺得笔直,深蓝色的制服裤子因这突然的跪姿绷紧了裤线,沾上了地面的浮尘。
他脸上没有表演式的悲情。
只有一种近乎笨拙的诚恳和深切的焦急。
老农仰起布满沟壑的脸,浑浊的眼睛里蓄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一滴浑浊的老泪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砸在滚烫的柏油路上,瞬间洇开一小片深色。
他那双死死攥着城管裤腿的手,指头一根根僵硬地松开,微微颤抖着,悬在半空,仿佛不知该往哪里放。
“陈队……”人群外围,一个年轻的协管员低低唤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惶惑。
被称作陈队的中年城管没有回头,只是定定地看着老农,再次伸出双手,坚定地扶住了老农的臂弯:“大爷,起来吧,地上烫。”
“咱这就挪车,我推着,您扶着点就行。”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老农的身体被那股温和而坚定的力量托扶着,迟疑地、试探地站了起来。
他佝偻的背似乎挺直了一点点,茫然地看了看城管,又看了看周围黑压压的人群。
最后目光落回自己那辆满载西瓜的三轮车上。
陈队随即站起身,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转身走到三轮车后,双手稳稳地抓住了锈迹斑斑的车斗边缘,摆好了推车的姿势,扭头对老农说:“大爷,您前头掌着点车把,咱慢慢走,找个好地方。”
黄毛青年这时才像被解了穴道,猛地回过神来,脸上的狂喜早已被一种被愚弄般的恼怒取代。
他眼珠一转,立刻调整策略,对着手机镜头拔高音量,试图重新点燃气氛:“家人们看到了吗?事情有反转!城管跪了!这波操作666!但该罚还得罚吧?”
“这里面有没有猫腻?双击屏幕……”
然而,他的煽动这次像是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墙上。
围观人群没有如他预期般再次骚动。
几个原本跟着起哄的年轻人,看着城管推车的背影和老农茫然又带点感激的侧脸,默默收起了手机。
一个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用方言低声嘀咕着:“唉,都不容易啊……”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开。
气氛悄然转变,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在人群中弥漫开来——有惊愕后的释然,有看戏落空后的无趣。
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这意外转折所触动的沉默。
林夕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感觉后背衬衫已经湿透,紧紧贴在皮肤上,一片冰凉。
他飞快地瞥了一眼江昭宁。
江昭宁脸上惯常的温和沉静已经恢复,只是眼神深处,还残留着一丝风暴过后的余悸和锐利的审视。
他没有说话,目光如无形的探针,紧紧锁定在那推车的中年城管身上。
陈队推着沉重的三轮车,脚步沉稳。
车斗里的西瓜随着颠簸轻轻滚动,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他后背的蓝色制服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颜色更深。
他一边用力推车,一边微微侧头,对身边亦步亦趋、仍旧有些手足无措的老农低声说着什么,神情专注。
老农不住地点头,偶尔抬手抹一下眼角。
人群如同被推开的潮水,自动让开了一条通道。
三轮车吱呀作响,缓缓驶离了那个混乱的路口,也暂时驶离了舆论的风暴眼。
黄毛青年不甘心地举着手机追拍了几步,但镜头里只剩下两个推车远去的背影和一众沉默的看客。
他悻悻地放下自拍杆,嘴里不甘地嘟囔着,显然明白这“爆款”的潜力已经大打折扣。
一场足以引爆网络的危机。
似乎被那突如其来的一跪,硬生生地按下了暂停键。
那中年城管最后深深回望的一眼,平静之下分明涌动着复杂的暗流——那绝非仅仅是一个基层执法者面对突发状况的急智。
更像是在千钧一发之际,精准地扑向了一场即将吞噬整个城市的舆论山火。
这份责任和担当……
江昭宁站在原地,感受到夕阳余温渐渐从皮肤上撤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来自心底深处的滚烫,无声蔓延。
江昭宁目光依旧追随着三轮车消失的方向,仿佛还能看见那个深蓝色的、推车时微微弓起的背影。
这背影与记忆中无数或疲惫、或敷衍、或强硬的基层执法者形象截然不同。
终于,他缓缓侧过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探寻意味,问身边的林夕:“你认识这位陈队吗?”
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但林夕敏锐地捕捉到了书记眼底深处那抹尚未散去的审视与郑重。
林夕立刻上前半步,微微躬身,压低声音回答,带着一种确认后的笃定:“书记,刚才他回头时,我看清了。“
“他叫陈向荣,是咱们县住建局的副局长,同时兼任城管大队的大队长。”
林夕顿了顿,补充道,语气里也带上了几分由衷的感慨:“今晚这事……处理得确实……嗯,是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
江昭宁没有立刻接话,脸上也看不出特别的赞许或否定,仿佛林夕的评价只是掠过耳畔的一缕风。
但他的行动却清晰地表露了内心的波澜。
他从口袋里取出通讯录。
他的手指在写满名字的纸页上平稳滑过,目光锐利而专注。
很快,“陈向荣”三个字跳入眼帘。
这个名字后面,原本只简单地标注着“住建局副局长/城管大队长”的职务信息。
江昭宁的目光在“陈向荣”这三个字上停留了片刻。
眼前浮现的,是刚才路口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老农卑微下跪时他铁青的脸,黄毛叫嚣时他眼中瞬间的痛楚与决绝,以及那毫不犹豫、同样沉重的一跪,那恳切洪亮的解释,那转身推车时沾满灰尘的裤线和被汗水浸透的后背……
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危急关头的真实模样。
他用水芯笔在“陈向荣”名字旁边的空白处,手腕沉稳有力,郑重地画下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一个坚实稳固的三角(△),象征着根基与支撑,紧跟着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这便是他通讯录里代表最高层级认可的“勤勉担当”符号。
这个符号看似简单,却重若千钧,凝聚着一位县委书记对一个基层干部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政治品格、应变能力和为民情怀的最高肯定。
画完最后一笔,他指尖在符号上轻轻顿了一下,才缓缓合上通讯录。
江昭宁心中,关于陈向荣的认知,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才刚刚掀开新的一页。
两人继续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