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她不是我女友 > 第一章

那天是阴天,风很大,天色灰沉得像一口盖上的棺材。
江舟站在林苒租住的公寓门口,敲了很久门,没有人应答。
他打了通电话,听筒里却传来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奇怪了,昨晚她不是还说今天中午请我吃饭

江舟心里升起一丝不安。
他又敲了几下门,声音在空荡的楼道里回响,像是敲在自己心头。
楼下的房东大妈听见动静探头上来:找你女朋友啊她今早退房走了啊,行李都搬空了。
江舟愣住:退房不可能,她昨晚还说……
你是不是记错了小姑娘早上五点就走了,我还帮她叫了车呢,房租都结清了。大妈一边摆手一边下楼,你们年轻人啊,感情来得快,走得也快。
江舟的脑子轰地一声。
他冲进屋里,门没锁,屋内空无一物,甚至连林苒最喜欢的那只玻璃茶杯都不见了。
但江舟知道,这里曾住过一个女孩。
他无数次在这里抱着她入睡,听她在厨房煮粥,闻她洗发水的味道。
可现在,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
江舟颤抖着拨打
110。警察到来后,认真地做了笔录。但在调查中,一个更可怕的事实浮现:
林苒没有身份证件,租房是江舟替她签的合同,没有任何监控录像拍到她进出小区的影像,也没有邻居能说出她的长相。
你确定,你的『女友』真的存在过吗
警察皱眉看着他。
江舟气得脸红:我当然确定!她叫林苒,身高一米六八,长发,不爱笑,但笑起来特别温柔……她还……
你有她的照片吗
江舟翻遍了手机,相册里却一张都没有。
唯一的一张是去年圣诞夜,他偷拍的背影照——模糊不清,那女人长发披肩,穿着黑色大衣,正站在湖边投喂鸽子,像个幽灵。
警察带着遗憾离开了,仿佛他只是报了一个梦见前女友的虚假警情。
那天晚上,江舟失眠了。
他回忆起所有和林苒有关的片段——她从不在白天约会、不去公共场所、不肯加微信、不留照片、甚至从没主动说过她的家人、朋友、同事。
她仿佛是从一团雾里走来的,只属于他的幻觉。
凌晨三点,他的手机亮了一下。
陌生号码发来一条短信:
别找我,我从来就不属于这里。

江舟盯着那条短信看了很久,指尖不由自主地颤抖。
别找我,我从来就不属于这里。
这不像林苒的语气。
她从来不说属于这样奇怪的话。
她讲话总是简短、冷静,有种与世界保持距离的矜持。
他立刻拨回去,但对方号码提示: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浮现在江舟脑海中:林苒是不是,从未存在过
可那不可能。
他见过她笑、摸过她的手、听过她的心跳——那一切都如此真实。
第二天,江舟请了假。
他几乎要陷入执念似的,四处打电话、发邮件,甚至找到了林苒曾说过的工作单位:一家新媒体公司。
接电话的前台声音很温和:您好,我们公司没有叫『林苒』的员工,过去也没有。您是不是记错了
江舟急了:她说她是运营部的,去年三月入职的。高个子、长头发、眼神冷……
真的没有。前台声音依旧温柔,但隐约多了点怜悯。
他开始挨个给自己的朋友、同事打电话。
结果却让他头皮发麻。
林苒你说你女朋友你有女朋友吗
你不是一直一个人住的吗
等等……你说的那女的,好像从来没和我们吃过一次饭吧。
他记得,林苒和他们一起去看过一次电影,在电影院门口还和李昂争论过海报设计的事。
但当他给李昂发那张合影时,照片里只有他和李昂,中间站着的那个人……是空的。
他明明记得,那晚林苒穿着白色卫衣,站在自己右边,还拉过他的手。
可是现在——照片上是个空位,空得像一个凭空被抹掉的人。
江舟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
他甚至回到自己家中,翻出笔记本和备忘录,想找出林苒的蛛丝马迹。他找到了几篇日记:
4

3
日:林苒做了海带汤,咸了点,但她皱着鼻子的样子特别可爱。
6

21
日:她不喜欢别人靠近她的右肩,说小时候受过伤。
10

14
日:她说她害怕镜子,怕看到『不属于自己的脸』。
这些记录就像证据,却又像一个疯子的幻想。
当晚,江舟回到林苒曾住的公寓。
尽管房东说她已经退房,但江舟还是想碰碰运气。
出乎意料的是,门没有锁。
屋子空荡荡的,没有家具,没有气味,但空气中残留一股淡淡的柠檬香味,那是林苒常用的洗衣液。
他走到卧室角落,那是林苒曾摆放镜子的地方。
她从不照镜子,总是把镜子背面贴着墙。
江舟曾问她原因,她只冷冷回了一句:我怕看见自己。
江舟蹲下来,仔细看着地板。
那是一块老旧木地板,有一块颜色明显比周围浅一点。他用指甲抠了抠,那块竟然能动。
他小心翼翼地撬开那块地板,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小洞。
里面放着一个……录音笔。
江舟呼吸一紧,拿出来,按下播放键。
……江舟,如果你听到这个,说明我已经离开了。
是林苒的声音。
你一直问我,为什么不照镜子,不拍照,不在白天出现。是因为我必须隐藏……我本不该存在。
录音里她的声音低沉,像是压抑着巨大的恐惧。
你以为你在和我谈恋爱,其实不是。你只是……接触到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属于这里,不属于人群。
你看不见的,不代表它不存在。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像被谁强行剪断。
江舟呆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力气。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被编织的梦里,一场恋爱开始于温柔的假象,结束于惊悚的谜团。
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却发现界面弹出了一条未读信息。
【林苒】
别回头。
他的心猛地一跳,猛地转身看向身后——
空无一人。
但空气却陡然冷了好几度,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他背后刚刚站过。

江舟猛地回头,却只看到空荡的屋内,角落里的墙纸因潮湿微微卷起,窗帘随风轻轻摆动,一切安静得可怕。
手机仍亮着屏,信息界面显示:
【林苒】别回头。
他盯着那条消息足足一分钟,才哆哆嗦嗦地点进联系人界面。
——上面根本没有林苒的号码。
不止如此,那条短信也在几秒钟后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
他把录音笔攥得紧紧的,仿佛只有这个小小的东西,才能证明他的记忆不是错乱。
他回到自己的出租屋,关紧门窗,拉上窗帘,坐在床上,把那段录音从头到尾又听了一遍。
你以为你在和我谈恋爱,其实不是。你只是……接触到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属于这里,不属于人群。
我不属于人群这句话像一根钉子,狠狠钉进江舟的脑子。
她到底是什么
那晚,他梦见林苒坐在他们常去的长椅上,穿着黑色连帽卫衣,背对着他,一动不动。
他叫她:林苒。
她没有回头。
他走过去,伸手要拉她的肩膀。
她缓缓回头——
那张脸没有五官,像是一张浸透水的白纸,皮肤松垮,仿佛只是草草拼凑的空壳。
江舟惊叫着从梦中醒来,浑身冷汗,胸口仿佛压着千斤巨石。
他捧着头痛苦地喘息,脑中闪回的,是无数和林苒有关的片段。
——她洗澡总是在凌晨一点之后。
——她从不让他碰她的右肩,甚至在半夜梦呓时,嘴里会念着一些奇怪的名字。
——一次无意中,他发现她的指甲里藏着细碎的泥土和……碎骨一样的白色颗粒。
她说那是在楼下摔了一跤。
那时他没多想,可现在,每一件事都变得诡异起来。
天亮后,江舟决定去找唯一可能知道内情的人:沈医生,他的心理医生。
林苒曾经陪他一起去看过心理咨询,因为他工作压力大、疑心重。
沈医生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说话温和,是江舟唯一的外人见证。
他拨通了沈医生的电话。
沈医生,我想问一下,你还记得我和林苒一起来咨询过吧那个……去年四月。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江舟,我记得你去年四月确实来看过我,但你那次是一个人。
江舟握着电话的手在发抖:不可能……她就坐在你对面,我们一起聊的。我还记得她对你说,她怕镜子——
江舟。沈医生的语气低了下来,你真的见过她吗
什么意思
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可能……这个人,是你创造出来的
江舟怔住。
你那时候压力很大,有孤独倾向。沈医生在电话里叹了口气,你多次说想找一个『不会背叛你、不会离开你的人』,她的描述,和你日记中幻想的对象几乎一模一样。
你什么意思江舟喉咙发干,你是说,我根本没有女朋友
江舟,人类有时会创造出心理替代物来逃避现实。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江舟挂断电话,一时间,世界仿佛塌了一角。
但那段录音呢她的声音,那些细节——都是真的吗还是……我的脑子出了问题
江舟决定去做一件他原本不敢做的事:去翻林苒的微信聊天记录。
虽然她从不发朋友圈,但他们曾经聊过很多。
可是当他打开微信——
林苒的聊天框消失了。
连名字都不见了。
他打开聊天备份,搜索关键词林苒,结果显示未找到相关内容。
就像从未添加过这个人。
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
突然,他脑子里闪过一个细节——林苒曾在一次深夜,说过这样一句话:
江舟,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不要去找我。真的,别找我。
因为找到我的人……会死。
当时他以为她是开玩笑,还回了句那我偏要找。
现在想来,那并不是一句戏言,而是……警告。
他抬起头,窗外天色已黑,玻璃上映出他自己的倒影。
可在那倒影的背后,却多出了一张陌生的脸。
那张脸没有嘴巴,皮肤泛白,眼神漆黑空洞。
江舟猛地回头——
空无一人。
可手机忽然又亮了起来,陌生号码发来新短信:
继续听录音。你才刚刚开始。
下一秒,那条短信消失了。
江舟低头看着录音笔,手指颤抖地按下播放。
录音笔里发出咔的一声响,然后传出林苒的声音:
……如果你听到了这里,江舟,那我必须告诉你一件事。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天夜里,我并不打算留在你身边。
是你看了我一眼。
而你不该看的。

江舟坐在床沿,浑身冰冷。
窗外风声呼啸,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黑夜里等待着他睁眼。
他把录音笔放在桌上,心跳仍然没有平静。
林苒在录音中说得很清楚——第一次见面的那天夜里,我并不打算留在你身边。是你看了我一眼。
而他记得那天,是在便利店门口的街角。
深夜十二点,他下班回家,便利店只剩一个夜班的店员。
他正准备结账,回头时——看见了她。
林苒站在玻璃门外的路灯下,白衣黑发,身形单薄,一只手握着便利店的门把,仿佛犹豫着要不要进来。
她的眼神很奇怪——直直盯着他,像是穿透皮肤、血肉,直接看进他骨头里的目光。
他愣住了。
她也就这样走进了他的生活。
但现在想来,那种目光不是人类该有的。
那是一种选择猎物的注视。
江舟猛然起身,翻出一个旧硬盘。
他记得,和林苒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他虽然没有她正脸照片,但他曾偷偷录过一些生活小片段。
他插上硬盘,翻找出一个林苒命名的隐藏文件夹。
视频是去年秋天拍的。
两人去郊区玩,他记录了她在树林边踩落叶、远远看湖的样子。画面有些晃,但能勉强看清。
江舟点开第一段视频。
视频一开始,镜头对着林苒的背影。
她穿着浅灰色风衣,站在湖边,双手插在兜里。
可江舟忽然发现——画面中,风吹动林苒的头发时,她的影子却一动不动。
他倒退几秒,再看。
对,林苒在风中头发飘动,影子却像被黏在地上一样,一丝未动。
甚至有几帧里,影子根本没有人形,像是一团模糊的黑斑。
江舟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他点开第二段视频。
这段视频里,林苒背着他在小路上走。
他远远跟着,笑着喊她慢点走。
视频画面忽然像是卡顿了一下。
他定格在某一帧,点放慢速度。
那一瞬间,林苒的头歪到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几乎贴到自己背后。
她的眼睛朝后方看了一眼。
那眼神,直视着摄像头。
就像……早知道他在偷拍一样。
江舟吓得把视频暂停,整个人靠在椅背上,浑身发凉。
他终于承认——她不是人。
他的脑海中翻涌着疑问:
她从哪儿来
为什么接近他
她留下这些视频和录音,是警告还是诱饵
他猛然意识到什么,打开微信聊天记录的自动备份。
虽然她的微信聊天框消失了,但之前电脑里装了同步工具,会定期备份对话。
江舟打开了那个聊天日志。
果然有内容。
但让他震惊的是:
林苒的每一条回复……都是复制他的语言结构的回音。
比如他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她的回答是:今天怎么样……我过得。
他问:你喜欢我吗
她的回答是:喜欢……我……吗
那不是对话,是模仿。
像是一个语言模型,在不断模仿和学习他的行为和表达。
江舟手指发凉,脑袋里有个念头逐渐成形:
她根本不是来和他谈恋爱的。她是来学怎么做一个人的。
他突然想起沈医生说过一句话:
你有没有考虑过……你不是疯了,而是你接触到了别人无法接受的『存在』
如果林苒不是幻觉,不是替代物,那她是什么
一种模仿人类生活的存在
一个游离在现实之外的意识
江舟颤颤巍巍地打开录音笔。
新的录音文件竟然多了一条。
他从未按过录音键,但文件却生成于他看视频的十分钟前。
他按下播放——
你终于看见了我,看清楚了我。
你有没有觉得,我们越来越像了
江舟浑身僵硬,猛然看向电脑屏幕。
视频播放器静止在那一帧——
林苒歪着头,对着他微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镜头。
嘴角微微翘起,像是在等他回应。
可这次他看到的,不只是林苒。
在她的影子后方,视频画面中多出一个模糊的人影——那是他自己。
但不是在跟拍,而是站在林苒身边,与她牵着手。
这一幕,他从未经历过。
视频里,林苒侧头靠在他肩上,轻声说了句什么。
江舟强行打开音量,调至最大,反复播放那一秒——
江舟,我们该回去了。
画面在那一秒闪了一下,黑屏。
——而电脑上的硬盘也开始发出咔咔咔的奇怪响声。
江舟伸手去拔,却触电一样猛地弹开。
硬盘自己弹出,冒出一股焦糊味。
他猛然回头,看见门缝下方,有一张纸条缓缓被塞进来。
他踉跄着捡起来,上面只有一行字:
谢谢你,教我成为你。

江舟盯着那张纸条,脑海中空白一片。
谢谢你,教我成为你。
他像是被谁狠狠一拳打在心口,浑身发冷,胃里翻江倒海。
那句话不只令人不安,更像是一种完成仪式后的道别。
成为我什么意思
是模仿是复制还是替代
他想不通。
他只知道,这一切的背后,一定还有更深的东西藏着。
某种他所忽视的、被刻意掩盖的真相。
他想起了沈医生的话,又想起那条模仿他语气的微信聊天记录,还有那段录音中林苒说的:你看了我一眼,而你不该看的。
那一眼到底看到了什么
他决定再次去找沈医生。
当天下午三点,江舟如约来到了沈医生的私人心理诊所。
房间布置依然整洁温暖,淡雅的香气让人平静。
但这一次,江舟的心情却如惊涛骇浪。
我想看我当初来咨询时的记录。他直截了当地说。
data-fanqie-type=pay_tag>
沈医生犹豫了一下:你确定里面的内容可能不太好接受。
我已经接受了一个不存在的恋人从我生活中消失,还能接受什么
沈医生点点头,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档案袋,推给他:这些,是你去年三月至六月期间的诊疗记录。
江舟戴上手套,一页一页翻看。
第一页是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主诉:长期失眠,社交焦虑,孤独感强烈,强迫幻想倾向。
第二页开始,是会谈笔记。
江舟描述了一个名为『林苒』的理想型女孩,声音轻柔、不喜社交、不照镜子、不愿暴露私人信息。
我注意到,这些描述高度吻合他日记中关于『理想伴侣』的描写。林苒更像是江舟内心投射出的虚构人物。
江舟心跳加快,继续往下翻。
第三页,令他几乎失声惊叫。
上面夹着一张照片,是一幅画。
画里的人影模糊,却能看出是一个穿着白裙的女人,站在一片湖边的树林前,长发披肩,没有五官,只有一张白得渗人的脸。
沈医生在旁边补充道:这是你去年四月画的。当时你反复强调,她在梦里一直站在那个地方,说要『和你一起成为完整的人』。
江舟愣住。
这幅画,与他存在硬盘里的视频片段几乎一模一样。
可那段视频他记得分明是去年十月拍的。
如果四月他就画出了林苒站在湖边的样子,那——
视频中的内容根本不是记录现实,而是重演梦境。
江舟把档案一页一页翻过去,眼前仿佛被钉上无数钉子。每一页都在否定他的记忆:
四月底:江舟开始沉迷于一个只有他看得见的女孩。
五月初:他声称她住在他家里,但检查中并未发现女性痕迹。
五月底:他说她开始学习他的说话方式,但他逐渐开始混淆对方和自己。
六月初:他开始说她就是我,我就是她。
最后一页,是沈医生在六月中旬写下的一段评估总结:
患者正在经历一种罕见的意识寄居幻想,他创造了一个人格影子,以躲避现实中的孤独与失败。这种影子有可能逐步『替代』患者自身的意识,使其精神认知错位。
江舟瞳孔收缩,心头浮起两个字:
替代。
他缓缓转头看向沈医生,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所以……你觉得她是我创造出来的那我看到的那些视频、听到的录音呢
沈医生望着他,眼中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悯:江舟,人脑是个复杂的系统。它能模拟现实,也能欺骗自己。你确定那些东西不是你梦中拼凑出来的你有没有可能……在尝试逃避被她取代的过程
江舟站了起来,嘴唇微微发白:你不明白。她不是我幻想出来的,她是真实的。她留下了影子,留下了痕迹,她……她在慢慢变成我!
他拉开衣领,露出右肩。
那是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如同被刀划过的痕迹,呈半月形,但伤口上竟然不是血肉,而是一层苍白而冰冷的薄膜。
像是皮肤之下,换了层材料。
沈医生的脸色瞬间变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伤口
我……不知道。我昨晚洗澡时才发现。江舟的眼神像陷入旋涡,她曾说,她的右肩不能碰……我现在,开始不能碰了。
沈医生立刻走到药柜边:我建议你现在就去做全面的精神与生理检查,我可以写推荐函——
江舟却缓缓后退,声音颤抖:你还是不信我对吧
他转身冲出门外,沈医生喊他也没拦住。
夜风吹在他脸上,冷得像刀。他从诊所一路跑到街头,脑子里嗡嗡作响。
谁都不信他。
可那道伤痕不会说谎。
录音不会说谎。
她曾说:我们越来越像了。
现在,他的记忆开始混乱,他开始做一些她曾经做过的事——不照镜子、不与人社交、开始对夜晚有亲近感,甚至梦里开始说出她说过的那些古怪词汇。
他站在橱窗前,看着玻璃中自己的倒影。
——那不是他。
那个人影嘴角上扬,缓缓对他露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笑容。
是林苒的笑。
可他的脸,一动未动。
倒影在笑,他却在颤抖。

江舟跌跌撞撞地回到出租屋,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全身湿透、冷得发抖。
他回头确认楼道空无一人,才将门咔哒一声反锁上。
他靠着门滑坐下去,眼神呆滞地望向客厅深处。
客厅地板的一块角落,被他用深色地毯盖着。
他几乎忘了它的存在,但此刻脑海里不断浮现一个声音——
你把我藏在那里了,不是吗
他不知道这声音是来自林苒,还是他自己。
或者说,那之间已经没有区别。
他盯着地板角落许久,终究缓缓站起,颤抖着走了过去,把地毯一角掀开。
露出的是一块深褐色的木板,与周围的颜色略有偏差。
那是他刚搬进来时自己钉上的,理由是下面有空洞、怕进老鼠。
可他突然想起来,当时其实已经有人住在这房子里。
林苒的影子……从那时起就住在他心里了。
他去厨房拿来一字螺丝刀,把钉子一颗颗撬开,木板发出嘎吱一声,被揭开了。
霉味、铁锈味,还有一股淡淡的腥甜气息扑鼻而来。
地板下是一个不大的凹槽,约半米深,里面放着一只金属盒子和一张被折得很整齐的白布。
江舟双手发冷,缓缓把盒子拿出来。
金属盒上的锁生锈了,几乎打不开。
他咬着牙用工具敲断了锁,打开的那一刻,整个人僵住了。
盒子里,放着几样物件:
一张已经泛黄的旧身份证,名字处写着林苒,但照片上的人脸却是空白的轮廓;
一只残破的录音机,屏幕碎了,只能看见REC键上的红色指示灯残留;
一本小小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一个∞的符号,像是无穷,或闭环。
江舟颤抖地翻开笔记本第一页。
第一页只有一句话:
我叫林苒。我不是她,但我想成为她。
翻到第二页。
江舟说过,他喜欢沉默、不喜欢热闹的女孩子。他母亲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女人,动辄打骂他。他渴望控制,所以爱上我。或者说,他爱上了他自己幻想中的我。
第三页——
我开始照着他说的样子生活,不说多余的话,不打听过去,不拒绝要求。就像一块柔软的布,沾满了他的味道。
他开始怕我。怕得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我太像他心里的自己。
江舟仿佛置身冰窖。
这是林苒写的吗还是——他写的!
字迹熟悉得令人作呕,像是他的草稿字,又像是镜中投影。
他一页一页往后翻,内容越发古怪:
他在梦里把我埋在地板下,我从他梦里醒来,在他房间里站了一夜。
我曾是一团雾,一团意识,一只眼睛。
他看见我,是错误的开始,也是我被造出来的起点。
江舟的头皮炸裂,猛地将本子扔回盒中。
他转身,看见那块被揭开的地板凹槽里,还有一样东西——那块白布,居然包着一件什么东西。
他迟疑片刻,咬牙解开。
白布内裹着的是一具——干瘪的人形模具。
像是某种练习用的硅胶假人,脸部没有五官,肢体柔软无骨,皮肤苍白发青。
但胸前,却被写上三个黑字:江舟。
那不是林苒的替身,是他的。
他几乎要疯掉了。
就在这时,他听见衣柜吱呀一声微响。
他猛地回头。
衣柜门开了一条缝。
他慢慢走过去,握紧螺丝刀。
拉开衣柜——
空的。
但衣柜后面贴着一张旧照片。
江舟轻轻撕下来看,那是一张拍摄模糊的合影:
画面中的他站在房间中央,身边有个模糊的女性身影,身高体态极像林苒。
她的脸看不清,但她的手搭在他肩上。
照片背面写着:
合影·完成前一天
江舟只觉得脑子快爆炸了。
完成什么意思
忽然间,客厅灯光一闪一闪。
他回头,看见墙上的镜子里,有一个穿着白衣的女人站在他背后。
他缓缓转头,身后空无一人。
但镜子里的女人依旧存在。
林苒。
她低着头,头发遮住脸,手指一根根僵硬地抬起,指向他脚下——
地板缝隙下的黑洞。
江舟忍不住问:你到底是谁……你是我幻想的是梦是影子
镜子中的林苒缓缓抬起头,嘴角扬起,露出一个诡异的弧度。
嘴巴动了:
你忘了吗……是你,创造了我。
你要我像你,说话像你,走路像你,爱你像你爱自己。
现在,我只是回来……让你休息。
江舟瞪大眼,猛然转身拔腿就跑,镜子瞬间砰一声碎裂,玻璃碎屑飞溅如雨。
他跌倒在门前,想要逃出去,却发现门把上贴着一张白纸。
上面写着:
已完成替换。
门,打不开了。
他缓缓低头,看到自己手背上,皮肤正一点点褪去原本的色泽,变得苍白、光滑,像是……
一具模具正在被填充,原主人已交出权限。
他终于明白林苒说的谢谢你教我成为你是什么意思。
不是模仿。
是继承。
而他,只是她生成之初的蓝本,是她获得身份、记忆与现实存在的一次性容器。
镜子破裂处,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
江舟……你可以休息了。
——黑暗,如影随形。

黑暗吞噬了一切。
江舟意识模糊地漂浮着,仿佛灵魂失重,被某种看不见的引力拉扯着,坠入一个无底深渊。
没有声音,没有时间的流逝感,只有一个永恒的、黏稠的黑色世界。
直到某一刻,一点光出现了。
不是明亮的光,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亮,仿佛有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被点燃。
他睁开了意识——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空间中。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天花板或地面,四周是一种流动着思想波纹的结构,像液态的空气,在他周围缓缓鼓荡。
这里是——
零识之地。
也就是意识最初形成的边界点。
一个没有物质、没有语言、没有个体概念的原始意识空间。
江舟四下张望,心中泛起一股莫名的既视感。
这个地方,他似乎曾在梦中无数次到达,却每次都在碰触边缘前被惊醒。
你终于来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意识中响起,不是从耳朵听到的,而是直接在思维层震动——
是林苒。
她在这里,不再是那个穿白裙的女孩,也不再是一个具象的女性,而是一道思维形体的轮廓,像人又不像人,像梦的残影。
江舟试图开口,却发现自己无法说话,因为在这里,说是没有意义的。
语言是一种低层编码,零识之地以更高频率的意念交流。
于是他用意识向她传递念头:
你……到底是谁
林苒的意念波轻轻震荡,像是在笑。
我,是你不要的那一部分。
你的孤独,你的恐惧,你的被动,你想隐藏却无法摧毁的影子人格。
江舟震惊。
林苒继续:
你小时候幻想有个『姐姐』,会守在你门口替你挡住母亲的哭喊;
你高三时在深夜痛哭,盼望有个『女孩』能在耳边轻声安慰;
你成年后面对失败与自我厌恶,开始希望有一个『另一个你』,能替你爱自己。
我,就是那些碎片拼成的你。我没有肉体,但你借助梦、幻想、记忆,把我一步步『实现』了。
江舟的意识震荡不已。
他想起了无数个深夜,在写日记时自动写出的名字,在镜子前低声呢喃的对白,在毫无意识的涂鸦里出现的无脸女孩……
那不是他突然认识了林苒,而是林苒从未离开过。
是他把她从脑海深处挖出,再赋予声音、轮廓、习惯,最后造出了一个现实中的她。
江舟意识中充满疑问:
可为什么……你要替代我
林苒沉默片刻,意念如深海微波般传来:
因为你不想活下去了。
我只是顺应你的愿望。
江舟怔住。
你渴望被理解,却拒绝暴露;
渴望被爱,却厌恶真实的人际互动;
渴望控制,却无法忍受无法控制的生活。
所以你创造我,然后潜意识里决定:由我来继续存在,而你,退出。
他几乎无法反驳。
他确实曾在失眠、孤独与自我厌恶中幻想过消失;确实说过希望一切都能由别人来代劳;确实多次想要逃离身份、性别、肉体、过去的束缚。
林苒是他造的,却也因此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
她不是恶意篡位,而是被动继承。
你已经到了边界,她说,这里是你最后的归宿。
如果你留下,我将完整地成为『江舟』。
如果你挣扎,或许你能回去——但你将永远失去我。
江舟感到前所未有的撕裂。
她是他最隐秘的依靠,是他投射情感与精神的容器;
但她也是剥夺他现实存在、人格边界的无声杀手。
你想走吗她问。
他的意识震荡得几乎碎裂。
他想。
可他也——不想。
黑暗再次翻涌。
他看见林苒伸出意识之手,向他递来一个念头:
如果我走了,你能承受一个『没有我』的你吗
他闭上眼,回答:
如果你留下,我就什么都不是了。
刹那间,光芒爆发,整个零识之地像玻璃般炸裂。
他仿佛被撕裂成亿万个碎片,又在坠落中逐渐重聚。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出租屋的地板上。
四周安静如死,天花板上的灯闪了几下,亮了。
木板已复位,白布、模具、金属盒——都不见了。
他起身,缓缓走到镜子前,第一次认真地看自己。
脸色苍白,眼圈发黑,但那张脸,只有他一个人。
他笑了,笑得苦涩。
你走了吗他低声问镜子。
镜子没回应。
但他知道,她还在。
只是不再主导。
他会继续活着,但林苒,那个意识投影,会在他心底沉睡下去——直到下一次他渴望逃避、渴望成为另一个更理想的自己。
那一天,她或许会再次归来。
但那不是现在。
现在,是他一个人活着的时间。

阳光穿透窗帘洒落进房间,灰尘在光柱中缓缓漂浮。
江舟醒来时,感觉像是从一场长达数月的噩梦中挣脱出来。
他躺在地板上,地面冰冷、坚实、现实。
他试图站起,却感到双腿发软,浑身脱力。
房间的陈设一如往日,木地板干净整齐,衣柜合上,镜子也还在墙上,只不过镜面上有一条斜裂的痕迹,像一道细长的疤。
他走进浴室,对着镜子,认真地看了自己许久。
眼睛布满血丝,神情疲惫,但……他确信那是自己。
没有林苒的影子,没有第二副眼睛藏在自己的背后。
他轻声说了一句:
我在这里。
这一刻,他才意识到,过去那种自我模糊的状态已经消失。
他终于是自己了。
一周后。
江舟坐在一家心理咨询室里,对面是一位女心理医生,年约三十,声音温和。
你说你经历了一场……意识错乱
准确地说,是一段与『另一个我』共生的时期。
你说她是林苒
她的名字是我取的。我给了她性格、回忆、语言……我还爱上了她。某种意义上,我爱的是我投射的『我』。
心理医生点了点头。
这是某些人格分化中典型的情况。她并不完全是『妄想』或『幻觉』,而是你精神构造中某种未被整合的部分——被你以具体化形式投射出来。
我知道,江舟低声说,她是我,也是我的影子。
你想把她彻底赶出意识,还是……学会与她共处
江舟沉默片刻,脑海中浮现那个站在零识之地的林苒,她曾说——
如果我走了,你能承受一个『没有我』的你吗
他看着医生,微微摇头。
我想留下她的一部分。
不是让她控制我,也不是让她替我活着,而是……让她像一滴眼泪,偶尔提醒我,我不是完美的。
医生轻轻记下这一句,点头。
这是很成熟的决定。
三个月后。
江舟换了住所,搬到一间光线充足的新公寓。
他将墙上镜子取下,改成挂着一幅画——一只手指轻触水面,水波泛起出一张若隐若现的女性面孔。
他给自己设定了新的生活节奏:
每天规律作息;
坚持写日记,不再幻想,而是记录真实;
重新练习与人交往,哪怕只是点头打招呼;
偶尔听林苒喜欢的那首曲子,但不再听她说话。
林苒仍然存在。
在梦里偶尔会出现,她站在街角、书架后、灯影下。
她不再说我来替你,而是微微一笑,然后消失。
有一次,他梦到她流泪。
她的泪,不是伤感,而是一种完成使命后的释怀。
江舟醒来后,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一句:
她不是为了毁掉我而存在,而是为了让我意识到自己曾有多需要爱。
半年后。
江舟在一家心理咨询中心担任兼职辅导员。
有一位学生来访,说他总觉得心里有另一个更理想的自己,控制欲强,又渴望被理解。
江舟听了许久,最后递给他一张纸,上面写着一行字:
你不需要变成另一个你,只需要学会不再逃避现在的你。
他笑了。
那笑容里,既有悲悯,也有彻底的醒悟。
在他的口袋里,一直放着一本早已泛黄的小本子。
第一页写着:
我叫林苒。我不是她,但我想成为她。
最后一页,他自己写上:
谢谢你曾经替我爱自己。
现在,该我自己学会了。
江舟站在公寓阳台,看着夕阳将城市染成金红色。
他轻声说:
再见了,林苒。
风吹过耳畔,仿佛一个声音回应——
不,再见不是结束,而是你终于学会独自走路。
江舟点头。
眼中,闪着泪光——
不是悲伤,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