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锦妙春深:庶女 > 第5章 冷座听风语

冷座听风语
慈安院的紫檀木椅带着沁骨的凉意,苏一坐下不过片刻,便觉那股寒气顺着裙摆往上钻,冻得她指尖发麻。她悄悄将手缩进宽大的袖笼里,目光落在地上铺着的波斯地毯上——繁复的缠枝纹绕来绕去,像极了这侯府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老夫人闭目养神,佛珠在指间慢悠悠地转着,一声不吭。下首的柳姨娘和镇远侯夫人萧氏却没闲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看似家常,眼角的余光却总往苏一这边瞟。
“说起来,前几日宫里赏了些新贡的龙井,我让厨房用雪水沏了,老夫人要不要尝尝?”柳姨娘笑着起身,翡翠镯子在腕间晃出细碎的光。
老夫人眼皮都没抬:“罢了,我这牙口,喝不得那么浓的。倒是坎儿,他素来爱茶,你让人给偏院送去些。”
“哎,早备着呢。”柳姨娘应得轻快,话锋却忽然一转,“说起来,少夫人刚进门,怕是还没尝过这龙井吧?回头我让人给静尘院也送些去,虽说少夫人身子弱,偶尔喝口淡茶也无妨。”
这话听着热络,苏一却听出了弦外之音。萧坎爱茶,她却连尝一口的资格都要柳姨娘“格外恩准”,这不就是在提醒她,她在这府里,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摆设?
她端起面前的茶盏,温热的水汽模糊了视线:“多谢姨娘费心。只是太医嘱咐过,我需得忌茶,还是不劳烦了。”
萧氏在一旁冷笑一声,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连口茶都喝不得,这日子过得也太憋屈了。我说柳姨娘,你也别白费心思了,有些人啊,就是没福气消受好东西。”
柳姨娘假意嗔怪地看了萧氏一眼:“姑母说的哪里话,少夫人这是身子金贵。不像我们,粗茶淡饭惯了,倒也自在。”
“自在?”萧氏挑眉,“我可听说,前几日采买的那批云锦,被人动了手脚,好料子都送到柳姨娘院里去了,给旁的院子里的,都是些残次品。这要是传出去,还以为我们侯府苛待下人呢。”
柳姨娘的脸色微变,随即又笑道:“姑母这是听了谁的闲话?那些云锦都是按品级分的,少夫人院里的那几匹,虽说颜色素净了些,但料子都是上好的,我想着少夫人不爱张扬……”
“不爱张扬?我看是你看人下菜碟吧!”萧氏不依不饶,“苏一可是国公府的小姐,就算身子弱,也不能这么被欺负!”
苏一坐在那里,听着两人一唱一和,像在看一场拙劣的戏。萧氏明着是为她抱不平,实则是在敲打柳姨娘,顺便试探她的态度。而柳姨娘看似退让,话里话外却都在强调她的“病弱”,暗示她不配享用好东西。
她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这些人争来斗去,却没一个真正关心过她这个“当事人”的想法。
“姑母,姨娘,”苏一轻声开口,声音带着病后的虚弱,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其实姨娘说的是,我确实不爱那些花哨的料子。素净些的,反倒合我心意。”
她顿了顿,看向柳姨娘,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多谢姨娘l谅。只是府里的规矩不能乱,往后该按品级分的,还是按品级分,不必特意为我破例。”
这话既给了柳姨娘台阶下,又表明了自已的立场,不卑不亢。
柳姨娘没想到苏一竟然会这么说,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少夫人真是个明事理的。”
萧氏却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她本想挑拨离间,没想到苏一竟然如此沉得住气,反倒显得她有些小题大让了。
老夫人这时才缓缓睁开眼,看了苏一一眼:“你能这么想,很好。侯府不比国公府,规矩多,人也杂,你刚进门,凡事多忍让些,没坏处。”
“是,儿媳记下了。”苏一恭敬地应道。
老夫人又闭上了眼睛,屋内再次陷入沉默。苏一坐在冷硬的椅子上,听着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有柳姨娘和萧氏偶尔低声交谈的只言片语,心里渐渐清明起来。
这侯府的后院,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每个人都在里面挣扎、算计。老夫人看似不管不问,实则掌控着一切,坐看她们斗来斗去,好坐收渔翁之利。柳姨娘掌家多年,根基深厚,却也忌惮着老夫人和萧氏。萧氏虽已出嫁,却凭着老夫人的宠爱,在府里有着不小的话语权,处处与柳姨娘针锋相对。
而她自已,就像一叶不小心闯入漩涡的小舟,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她想起了萧坎。那个“病入膏肓”的新郎,那个深夜里眼神锐利、动作利落的男人。他是否也知道这后院的暗流?他又在这场纷争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苏一甩了甩头,把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去。她和萧坎只是合作者,有着一个沉默的协议,她不该对他有过多的好奇和牵扯。
不知过了多久,老夫人终于摆摆手:“行了,都散了吧。我也累了,要歇会儿。”
众人起身告辞。苏一跟在柳姨娘和萧氏身后,慢慢走出正屋。阳光洒在她身上,却没有带来多少暖意。
“少夫人留步。”柳姨娘忽然转过身,叫住了她。
苏一顿住脚步,看向柳姨娘。
柳姨娘笑了笑,语气亲昵:“少夫人刚进门,怕是对府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我说,别客气。”
“多谢姨娘。”苏一淡淡一笑,“我没什么需要的,静尘院挺好的。”
柳姨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温和的笑意:“那就好。少夫人慢走。”
苏一点点头,带着青禾转身离开。
走在回静尘院的路上,青禾忍不住说道:“小姐,柳姨娘这是在示好吗?”
苏一摇摇头:“是试探。她想看看我会不会仗着国公府的名头,跟她争什么。”
“那您刚才的态度……”
“我们现在根基未稳,不宜树敌。”苏一轻声道,“柳姨娘掌家多年,府里的下人大多是她的心腹,我们若是跟她闹翻了,日子只会更难过。”
“可镇远侯夫人……”
“萧氏不过是想利用我敲打柳姨娘罢了,她并不会真心帮我。”苏一淡淡道,“我们谁都不能靠,只能靠自已。”
青禾点点头,似懂非懂:“小姐,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忍。”苏一吐出一个字,“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只能忍。”
回到静尘院,苏一才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她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方才在慈安院的一幕幕,不断在她脑海中回放。老夫人的冷漠,柳姨娘的精明,萧氏的刻薄,都像一根根刺,扎在她的心上。
“小姐,喝杯茶吧,刚沏好的。”青禾端来一杯热茶。
苏一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让她稍微放松了一些。她轻轻啜了一口,目光落在窗外。静尘院很安静,与慈安院的压抑截然不通。可她知道,这份安静只是暂时的。那些人不会轻易放过她,往后的日子,怕是会更加艰难。
“青禾,”苏一忽然开口,“你去打听一下,府里除了柳姨娘和镇远侯夫人,还有哪些人是我们需要留意的。”
“是,小姐。”青禾连忙应道。
苏一放下茶杯,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她不会坐以待毙,既然躲不过,那就只能迎难而上。这侯府的内宅之争,她怕是不得不卷入其中了。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小厮匆匆跑了进来,恭敬地说道:“少夫人,偏院的管事让小的来问一声,侯爷今晚想喝您亲手炖的燕窝粥,不知您身子方便吗?”
苏一愣住了。萧坎?他怎么会突然要喝她亲手炖的粥?
她和他明明说好,各不相干的。
青禾也有些惊讶:“小姐,这……”
苏一沉吟片刻,说道:“告诉管事,我知道了,稍后便送去。”
小厮应声退下。
青禾不解地看着苏一:“小姐,您真要去给侯爷炖粥啊?您忘了你们的协议了?”
“没忘。”苏一淡淡道,“但他既然开口了,我若是不应,反倒显得我心虚。”
她顿了顿,眼神幽深:“而且,我也想看看,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苏一亲自去了小厨房,炖了一碗燕窝粥。她动作生疏,好几次差点烫到手。青禾想帮忙,却被她拦住了。
“我自已来就好。”她说,“这碗粥,必须是我亲手炖的。”
燕窝粥炖好后,苏一亲自端着,带着青禾,朝着偏院走去。
偏院比她想象中还要安静,门口守着两个健壮的小厮,见到苏一,恭敬地行了个礼。
“少夫人,侯爷在里面等着呢。”一个小厮说道。
苏一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房门。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萧坎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看起来确实病得不轻。他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
苏一轻轻走上前,将燕窝粥放在床头柜上。她看着萧坎沉睡的脸,忽然想起那晚他在院中利落的身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他到底是真病,还是装病?如果是装病,他为什么要装得这么像?
就在这时,萧坎忽然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依旧锐利,像鹰隼一样,紧紧地盯着苏一。
苏一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粥炖好了?”萧坎开口,声音沙哑,带着病后的虚弱。
“嗯。”苏一点点头,“侯爷趁热喝吧。”
萧坎没有动,只是看着她:“今日去给老夫人请安,还顺利吗?”
苏一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愣了一下,才说道:“挺好的。”
萧坎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是吗?我怎么听说,姑母又刁难你了?”
苏一的心沉了一下。他果然什么都知道。
“姑母只是随口说说,没有刁难我。”苏一低声道。
萧坎看着她,眼神深沉:“苏一,你不必在我面前伪装。在这侯府里,没人比我更清楚她们是什么样的人。”
苏一沉默了。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碗粥,我不喝了。”萧坎忽然说道,“你拿回去吧。”
苏一愣了一下:“侯爷……”
“我只是想看看,你会不会来。”萧坎打断她的话,眼神复杂,“看来,你比我想象中更能忍。”
苏一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他让她来炖粥,不是真的想喝,而是想试探她的态度,想看看她在遭遇了那些刁难后,会不会退缩,会不会向他求助。
“侯爷放心,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苏一拿起燕窝粥,转身就要走。
“苏一。”萧坎忽然叫住她。
苏一顿住脚步,回头看他。
“在这侯府里,光忍是没用的。”萧坎看着她,语气认真,“有时侯,该反击的时侯,还是要反击。”
苏一看着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说完,她转身走出了房间。
走在回静尘院的路上,苏一的心情有些复杂。萧坎的话,像一颗石子,在她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光忍是没用的。
她知道。可是,反击谈何容易?她现在势单力薄,根本没有反击的资本。
但她也知道,萧坎不会无缘无故说这句话。他或许……是在提醒她什么。
苏一握紧了手中的托盘,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不管萧坎的目的是什么,她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忍让了。她要在这侯府里活下去,而且要好好地活下去。
夜色渐深,侯府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寂静。苏一站在静尘院的窗前,望着偏院的方向,久久没有动。
她知道,从今晚起,有些事情,可能要不一样了。而她与萧坎之间,那份沉默的协议,似乎也悄然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