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绚丽的晚霞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山坡上徐徐吹来轻风带走了白日酷热。
秦俞和严格正在调试烤架,魏锐把户外移动电源从车下储物间找了出来,陶小参拿着串灯站在一旁等他。
石砚和兆池把折叠桌椅板凳全都撑开,摆放好,王玄月坐在一个板凳上穿烤串。
这些烤串都是魏大厨照着教程一步一步腌制的,朏朏蹲坐在玄清的躺椅边,陪她看夕阳,时不时用毛绒的肉掌,端起透明的玻璃壶,给玄清的杯子里续上柠檬蜂蜜水。
在他们四周的草地上,放了好几个被挖空的柠檬,柠檬的顶端缓缓冒出,带有艾草气味的白烟,驱赶着四周的蚊虫。
远处的林子里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或者鸟儿归巢的叫声,不多时,山坡上边传出带着孜然的肉香味。
而在山林中,一行十人的考古队伍也在一处开阔的空地扎起了帐篷。
一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拿着手中照片激动地对身旁的中年男子说“守业,你看!这石门看着原山石差不多,可纹理却不一样,还有这石门的边缘明显是人为切割的,那扇石门后面,很有可能就是墓道,嘿嘿嘿,这个村民口中的将军墓,还真让咱们给找到了!”
郑守业递给李国远一杯水说“国远,我劝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一切等明天开了石门再说,万一是个疑冢,你这心里该有多大的落差”
李国远接过水杯说“你就不能别在这个时候讲这些触霉头的丧气话,打从大学认识你那会儿起,你就老爱泼人冷水,现在都这岁数了,还是这样,唉,也得亏是咱俩一组带队,换个人来都要骂你两句”
李国远和郑守业是老同学,也是这支考古勘察小对的队长和副队长,两人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合作最默契的同事。
考古勘察工作并没有大众想象中的那么有趣好玩,反而带有极高的危险性,他们通常会戏称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因为古墓往往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各种危险可想而知。
“李队,郑队吃饭了,两位是在帐篷里吃,还是去外面吃”
李国远说“去外面吧,这帐篷里太热了”
“好”
考古队员们都是轻装简行,带的食物也都是方便又管饱的速食品,他们都晚饭并不算丰盛,一人一个肉罐头,一人一碗压缩饼干加水煮的粥,就是他们的晚餐。
记录员苏萍见两名队长都出来了,赶紧给两人盛粥。
“李队,郑队,给”
两人接过碗,道了一声谢,在附近找了个石头原地坐下,边吃饭,边和队员们商讨明天的工作事宜。
“明天,咱们还要去石门那,再仔细查看下,我觉得应该会有机扩类的机关,用来启动石门,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只能向上级申请爆破了,对了,石门上的图案拍下来了吗?”
苏萍回答“拍下来了,但是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和文献都没有找到类似的图案,它既像文字,又像图腾,实在看不出来具体的含义”
石门上的图案,李国远和郑守业也都没见过,其中有些笔画像是上古文字,仔细看好像又有些不同,属实繁杂难懂了些。
考古队员林立扶了扶眼镜,瞟了李国远几眼说“李队,我对那个图案倒是有些看法”
李国远端着碗看向林立说“哦,是吗,小林,那你说来听听”
林立手指扣着碗沿,犹豫了一下说“我说了,您可别训我”
李国远一听这话,眼睛里满是不解“你提供线索,是为了我们进一步了解这处古墓,我怎么会训你,放心,大胆地说!”
“那这可是您说的,那我就讲了”
“讲!”